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广州市超生罚款多少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8 12:25:06    

广州市超生罚款的标准如下:

城镇居民超生一个子女

对夫妻双方分别按当地县(市、区)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上年城镇居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额为基数,一次性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

如果本人上年实际收入高于当地县(市、区)上年城镇居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其超过部分还应当按照一倍以上二倍以下加收社会抚养费。

超生二个以上子女的,以超生一个子女应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为基数,按超生子女数为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

农村居民超生一个子女

对夫妻双方分别按当地县(市、区)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上年农村居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一次性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

未办理审批手续生育第二个子女

由女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区、县级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处以一百元的罚款。

如果女方常住户口不在本市,系随夫生活的,则由男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区、县级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前款规定予以处罚。

符合再生育条件但未办理生育证生育

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征收社会抚养费,征收后补办生育证。

违法多生育一个子女

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二至六倍征收,其中重婚生育或者与配偶之外的人生育的,按照六至八倍征收;每再多生育一个子女的,依次增加三倍征收。

综上所述,广州市超生罚款的金额主要依据当地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额,以及违法生育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超生一个子女的罚款在30万元左右,具体金额会根据实际收入和超生子女数有所调整。建议咨询当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文章
超生3胎罚款多少

超生3胎罚款多少

超生三胎的罚款金额主要参考当地的人均纯收入,并以3倍为基数进行征收。具体罚款金额如下:一般情况 :超生三胎的社会抚养费大约为当地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倍。特殊情况符合再生育一个子女条件但未取得生育证生育的,按照其上年度总收入的30%征收。符合再生育一个子女条件,未达到规定的再生育年龄或生育间隔提前再生

离婚要给小孩多少费用

离婚要给小孩多少费用

离婚后给小孩的费用主要包括抚养费,其数额的确定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子女的实际需要 :包括生活费用、教育费用和医疗费用等。例如,日常饮食、衣物、学费、书本费、课外辅导班费用、日常看病及医疗保险费用等。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有固定收入的父母,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

法律抚养费一个月多少

法律抚养费一个月多少

法律上关于抚养费的规定如下:有固定收入的情况抚养费一般可以按照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如果负担两个以上子女的抚养费,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具体数额通常在800至2000元/月。无固定收入的情况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

离婚支付抚养费是多少

离婚支付抚养费是多少

离婚后支付抚养费的数额通常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子女的实际需要:包括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考虑父母的收入水平、财产状况等因素。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参照当地居民的消费水平、物价等因素。具体计算标准如下:有固定收入的父母: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

广州市超生罚款多少

广州市超生罚款多少

广州市超生罚款的标准如下:城镇居民超生一个子女对夫妻双方分别按当地县(市、区)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上年城镇居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额为基数,一次性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如果本人上年实际收入高于当地县(市、区)上年城镇居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其超过部分还应当按照一倍以上二倍以下

死亡时间去哪里开

死亡时间去哪里开

死亡证明的获取地点主要取决于死亡发生的地点和具体情况:医院死亡如果死亡发生在医院,那么死亡证明通常由医院出具。《死亡医学证明》是医院在患者死亡后出具的正式文件,用于证明患者的死亡事实。家中死亡如果死亡发生在家里,那么死亡证明可以由当地的居(村)委会或卫生站(所)出具。这些机构会提供一份证明文件,用于

哪个地方买房就能落户

哪个地方买房就能落户

2024年,全国至少有13地出台了购房即可申请落户的相关政策,包括:惠州市:持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的非户籍人员,本人或其配偶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申请迁入户口,其配偶、子女、父母可以随迁。成都市:购买商品住房(已交付使用)或二手住房的人员,可在住房所在地申请本人落户,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老年父母符合投靠条件

子女包括哪些人

子女包括哪些人

子女通常包括以下几种人:1. 婚生子女:即通过合法婚姻所生的子女。2. 非婚生子女:即未经过法律婚姻手续所生的子女。3. 养子女:即通过法律程序被他人合法收养的子女。4. 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即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形成了法律上认可的扶养关系。这些定义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中有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