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荷兰
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的荷兰,濒临北海和英吉利海峡,国土总面积4.15万平方公里,这其中有约1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海拔高度低于海平面,另有1.3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海拔基本与海平面持平,这也让荷兰成为了世界上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为了抵御海水的侵袭和倒灌,早在13世纪时荷兰人就开始修建大型拦海工程,同时填海造陆,他们抽干海水、筑起高坝,将近海的浅水区改造成圩田,经过数百年的努力,荷兰人成功将瓦登海海湾变为了自己的内湖,同时还在海洋上扩展了约5200平方公里的土地;荷兰全国总体的地形以低地为主,只有东、南两侧有少许的低矮丘陵存在,全国的海拔最高点在其最南端,即位于荷兰、德国、比利时三国交界处的瓦尔斯堡山,海拔高度仅为321米。

2、丹麦
丹麦位于欧洲大陆的北部,其三面环海,处在北海和波罗的海两大海域之间,面积4.2万平方公里,是一个由半岛和海岛组成的国家;丹麦国土的大部分在欧洲大陆的日德兰半岛上,半岛内地势平缓,平均海拔不过40米,整体属波德平原的一部分,中部有低矮的丘陵带贯穿而过,丘陵内散布着零星小山,其中就有丹麦本土第一高峰,海拔173米的于丁山;海岛部分有西兰岛、菲英岛等大小400多座岛屿,这些海岛基本都是靠近大陆海拔较低的陆间岛,其中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就建在西兰岛东部的海积平原上,这座“童话之城”平均海拔高度只有12米,市内最低洼处仅高出海平面约1米。

3、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位于欧洲大陆的中东部,面积20.76万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内陆国;白俄罗斯地处东欧平原之上,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森林覆盖率很高,因境内有万条大河和万座湖泊,所以白俄罗斯也被誉为“万湖之国”;白俄罗斯国内地形基本呈中间高、四周低的态势,全国平均海拔约120米,最低洼处为西北部的聂曼低地和南部波列西耶低地中的普里佩特沼泽,地势较高处为中部的明斯克和奥尔沙两处高地,其中明斯克高地内的白俄罗斯垄岗地势最高,其主峰为海拔345米的白俄罗斯第一高峰捷尔任斯克山,而作为一个身处四战之地且一马平川的国家,白俄罗斯也选择将首都放在了“高海拔”地区的明斯克。

4、立陶宛
位于欧洲中东部波罗的海沿岸的小国立陶宛,国土面积6.53平方公里,是波罗的海三国中最大的国家;立陶宛地处波德平原与东欧平原的过渡带上,国内平均海拔49米,其中最西部沿波罗的海的库尔斯沙嘴地区地势最为低洼,立陶宛总体地形以丘陵为主,其西部和东部分别是平均海拔98米的热迈科高地和平均海拔111米的梅迪宁凯高地,其中梅迪宁凯高地主峰尤奥扎皮内斯山,海拔292米,为立陶宛第一高峰。

5、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位于欧洲大陆的东北部,其东、南两面与俄罗斯、拉脱维亚两国接壤,西、北濒临波罗的海、里加湾与芬兰湾,国土面积4.53万平方公里,是波罗的海三国中面积最小、位置最靠北的国家;爱沙尼亚整体处在东欧平原之上,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国内最低洼处为西部沿波罗的海的西埃斯托尼亚地区,平均海拔不足20米,高处则为北部的潘迪维石灰岩高地,海拔约50至100米,东南部的奥泰派高地和哈尼亚高地是全国的“屋脊地区”,平均海拔在100米以上,其中与立陶宛边境处的大穆纳迈吉山(大蛋山)海拔318米,是爱沙尼亚国内第一高峰。

6、拉脱维亚
位于东北欧的拉脱维亚,陆上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四国相邻,海上则濒临里加湾和波罗的海海域,国土面积6.45万平方公里,是波罗的海三国中拥有陆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与另外的两个兄弟一样,拉脱维亚也是坐落于东欧平原之上,其国内地势平缓、河网密布、湖沼众多,森林覆盖率位居欧洲前列;拉脱维亚总体地势东高西低,西部平原和低地平均海拔不超过80米,东部主要以维泽梅和道加瓦两大石灰岩高地为主,高地内有零星的冰碛分布,国内最高峰为维泽梅高地的主峰,海拔310米的盖津纳山。

7、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位于欧洲东部,国土面积3.38万平方公里,是一个夹在罗马尼亚和乌克兰之间的内陆小国;摩尔多瓦地处欧亚草原与东欧平原之上,境内遍布丘陵与河谷,德涅斯特右岸、季格、波多尔、丘卢库里四大丘陵区占据了国内80%以上的地区,因此摩尔多瓦也被称为“丘陵之国”;摩尔多瓦整体地势西高东低,东南部的布贾克、巴尔茨两处河谷冲积平原地势最低,西部与罗马尼亚交界处的科德雷山脉海拔最高,其主峰为海拔429米的巴拉涅什特山。

8、匈牙利
地处欧洲中部腹地和心脏地带的匈牙利,国土面积虽然只有9.3万平方公里,却拥有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奥地利、乌克兰等7个陆上邻国,是名副其实的“四战之国”;身处喀尔巴阡盆地中的匈牙利地势平坦,国内60%以上是平均海拔约100米的平原,横跨整个中东部的匈牙利大平原和多瑙河中游平原面积辽阔,西部是阿尔卑斯山余脉的外多瑙河山,主峰为海拔704米的科里什峰,北部是喀尔巴阡山余脉马特劳山,主峰是匈牙利全国的制高点,海拔1015米的凯凯什峰。

9、比利时
位于西北部北海沿岸的比利时,国土面积3.06万平方公里,是西欧著名的低地国家之一;比利时地处盎格鲁·比利时盆地中,全国60%以上为低地和丘陵,国内的地势整体呈阶梯状分布,自西北至东南逐渐升高,西北部和北部为沿多佛尔海峡的佛兰德平原,这也是比利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带,中部为那穆尔丘陵,东南端是与德国相邻的阿登高地,这也是比利时海拔最高的地区,高地上有10多座500米以上的低山峰,其中海拔559米的布尔格普拉茨山和海拔694米的博特朗日峰为这片高地的主峰。

10、波兰
地处波德平原与东欧平原交界处的波兰,国土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国内90%以上的土地是平原和低矮坡地,全国平均海拔只有约140米,是一个低于欧洲平均海拔高度的平原国家;波兰南高北低,北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地势低洼,最低处基本与海平面持平,中部是海拔200至300米左右的小波兰高地和罗兹托切高地,南部和西南部与德国、捷克等国边境地区则是中海拔的西喀尔巴阡山和苏台德山脉,其中西喀尔巴阡山脉海拔相对较高,波兰的最高峰(有争议)雷瑟峰(海拔2499米)和巴比亚峰(海拔1725米)均在该处山脉中。

11、芬兰
位于欧洲大陆东北角的芬兰,国土面积33.8万平方公里,因地势低洼,境内遍布泥沼和湖泊,芬兰也被称为“万湖之国”,据统计其境内的大小湖泊总数超过18万个;芬兰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全国平均海拔在150米附近,其北部是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这里有芬兰第一高峰,海拔1328米的哈尔蒂山,它同时也是挪威和芬兰两国的界山,东部与俄罗斯之间是贯穿南北的迪曼塞尔凯冰碛丘陵,西部和南部波罗的海沿岸则是低洼的平原和低地,在古代时这里是洪水泛滥的冻土带和泥沼地。

12、法国
法国位于欧洲大陆的西端,濒临大西洋、地中海和英吉利海峡,国土面积55万平方公里,是欧洲西部最大的国家;法国地处西欧平原之上,全国60%以上为平原和低洼盆地,整体地势为东高、西低和南高、北低的格局,自东向西呈阶梯状向下分布,从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至西北角英吉利海峡沿岸的布列塔尼半岛,海拔落差超过1500米,其大陆部分平均海拔高度约350米,海岛部分(科西嘉岛)海拔则在600米以上,2700米的钦托峰是岛上第一高峰;法国国内总体来说山地并不多,主要是东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和南部的比利牛斯山脉,山地面积只占法国总面积的约1/10,位于法国东南部与意大利边境地区的勃朗峰,海拔4807米,是欧洲西部和法国国内的第一高峰。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