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他的前半生改革变法,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政策。但是后半生却沉迷修道,二十多年不上朝。但是朝政却牢牢的掌握在他的手里
这里我们的解析只是对剧中的人物给出自己的看法,不代表历史上的真实人物
在本剧中嘉靖皇帝的帝王御人之术可以说运用得可以说是炉火纯青,剧中所有的人物可以说几乎没有那个能逃脱他的算计和掌控,所有的人和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鄢懋卿南巡带回两淮的盐税330万两银子后开始严嵩可以说也是比较开心的,可是开心没多久他突然回过味来了,他们拿的钱竟然比皇帝的还多,这能逃脱嘉靖的眼睛吗,肯定是不能的,事实上嘉靖此时也在为了此事在大发脾气。严嵩知道嘉靖在等他嘉靖也知道严嵩在等嘉靖宣他入宫。
嘉靖凭什么能把朝政给牢牢的掌握在手里呢,一个字“”钱“”!除了修道嘉靖只有对钱感兴趣了,严党需要钱去笼络人心,清流也需要钱去为国为民。每年的财政预算都要经过他才行。
嘉靖也深明帝王平衡之道的皇帝,在裕王妃献上张真人血写的两部真经后嘉靖要为张真人敬上封号并命群臣上表庆贺,结果
只有一半的人上表,另外一半是严党的人,这说明朝臣一半是清流,一半是严党。这也说明了视乎他对人事任免似乎不上心但是所有的一切都逃不过他的手心
在嘉靖的手里不仅有严嵩严世藩这样的佞臣,也有徐阶高拱张居正这样的忠诚,地方上不仅有郑必倡何茂才这样的贪官,也有胡宗宪这样为国为民的能臣忠臣镇住地方安抚百姓,不让地方发生暴乱。
同时其实嘉靖也是一个很知道搞钱的皇帝,只是他的搞钱方式就有点简单粗暴了,首先是同意了严党的改稻为桑,虽然他知道里面必然会有腐败,但是这个时候还没有到黄河泛滥的时候。真正让嘉靖动了倒严念头的事情应该是毁堤淹田的事情,按照严嵩的说法这是做了天孽,皇帝作为天子自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但是亏空还得补,所以他掉赵贞吉来到了浙江。如果赵贞吉真能填补国库的亏空,那么嘉靖就会除去严世藩。要是填补不了亏空,那就只能继续任用严党的人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后面嘉靖派鄢懋卿南下巡盐的原因。也没有追查严世藩的原因。

只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严党没有收敛,捞得竟然比嘉靖还多,这嘉靖就忍不了了。但是就算是这样嘉靖还是没有心急,想这过年的时候他们一定能大捞一笔,到时候还不都是他的。
倒了严世藩之后又有谁能为自己搞钱享受呢,这个时候嘉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依靠徐阶他们,但是1300多万的赃款徐阶却只给了嘉靖150万,这让嘉靖非常的不满意,他必须得扶持一个人出来帮助自己,这个时候他看中了陈洪司礼监二把手,手段狠辣,刚好这个时候吕方有了退意。嘉靖皇帝顺势就让陈洪替代了吕方。徐阶他们在知道后没感犹豫马上给嘉靖皇帝的宫观增加了预算你就说嘉靖皇帝的手段高不高吧
至于很多人说明朝的衰败是在嘉靖的时候埋下的祸根我认为是不对的。我认为封建王朝的衰败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是土地的兼并百姓没有了土地如果在遇到灾荒就会变成流民。流民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团体,有吃的还好,没吃的时候他们就会铤而走险去偷去抢,最终引发暴乱。所以历代有作为的皇帝都很注重土地兼并的问题,出台政策打击豪强,到了清朝雍正更是推出了摊丁入亩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兼并

不过明朝的土地兼并又和别的朝代不大一样,他们兼并的主体不是士绅,而是藩王,所以就使得明朝的土地改革变得更加困难,嘉靖皇帝也看到了这点,所以剧情的最后他把没有继承人的藩王的土地分给了佃农
剧中的嘉靖皇帝不是一位圣君,但是也绝对不是一位昏君,在他的治理下国家虽然没有大治但是也没有大的暴乱,而且倭寇也在他的支持下被胡宗宪镇压了下去,所以小编认为嘉靖皇帝是能君,不是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