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区,在日照是很独特的存在。日照只有两区两县,除了主城区东港区,另外一个就是岚山区。这里是日照的工业区,山钢主产区就在这里,想必污染应该不小。但是听说这里的海鲜非常便宜,是吃海鲜的好地方。
从岚山的区位来看,它在日照最南端,濒临黄海,南邻江苏连云港。商代时曾为纪国都城,明代时设有四大卫之一的安东卫。
岚山最有名的景区是多岛海景区。多岛海坐拥延绵6.5公里的海岸线,面朝黄海,背靠阿掖山,隔海相望连云港市,是国内不可多见的南向临海岸线。
走进风帆广场,“大爱岚山”题字的巨石矗立眼前,与碧海蓝天汇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千帆远航的雕塑群矗立在广场正中央,百舸争流的景象仿佛再现着彼时渔港的忙碌。
风平浪静的海面上,远处若隐若现的建筑和渔港码头,不知道是否就是连云港。
景区规划设计以水为灵魂,以岛为载体,利用潮汐把海水引入水系,面向大海,塑造东西两个岛。
每个岛上塑造若干个小岛,依次环绕,形成水绕岛转,城在岛中的亲水格局。两个岛上各矗立着一座灯塔,和零星散落的雕塑相映成趣。
这里绿草如茵,松青柏翠。远望碧海茫茫,近闻涛声阵阵,绵延6.5公里的海岸线上,有滩缓浪静、水清沙细的天然海水浴场。
游客们在此不仅可以享受沙滩浴、海水浴、日光浴,还可以尽情体验赶海拾贝的乐趣。
走进多岛海赶海园,它拥有鲁东南沿海地区退潮早、涨潮迟的万亩潮间带。潮起潮落间,有孕育着几十种贝类和蟹类、物产丰富的赶海滩涂,阳光从云层照射下来,打在滩涂,泛起银色的光芒。
海上碑是一处明末清初的海上摩崖石刻。始刻于清顺治乙酉年间(1645年),碑身坐南面北,设计巧妙。可立于岸边面朝大海观赏碑文。南为背面,可抵御海潮对碑文的侵蚀。因此历经三百多年的沧桑,依然字迹如初。文中意境与海景交融,引发游人遐思,不禁令人赞叹。
碑刻东西长4米、高4米,刻有题字皆为楷书。西部为横书,上有明末监察御史苏京所书的“星河影动”、“撼雪喷云”,下有清代安东卫守备阎毓秀所题的“难为水”;东部为竖书,为明末礼部尚书王铎所书,上有“万斛明珠”,下有“砥柱狂澜”。
海上碑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历史价值。一是其具有独特性,为我国北方万里海疆难得一见的海上摩崖石刻;二是苏京、王铎均为明清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其题字保留至今无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三是这一碑刻对于研究明末清初动荡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价值取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岚山的海,潮平两岸阔,适合赶海拾贝。同时岚山濒临海州湾渔场,鱼类资源丰富,盛产多种海鲜。岚山区拥有全国八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湾渔场。
回程中,我们导航搜索到一处:顺风阳光海上牧场,七拐八拐却进入了一个渔港。正好是台风的休渔期,渔港里停满了渔船。
远洋的渔船都停在渔港的外侧,这些船看起来更大更气派。听船上的工作人员说,再过两天他们就出海了,一般短途要3-5天,长途就要10天半个月,也许渔民们的生活注定就是辛苦。早上3-4点钟,归来的渔船就开始卖海鲜了,不过都是边上那些短途的渔船,主要是蟹子。
后来发现边上正是彼海洋牧场,不过满眼破败的景象,我们也没有参观的兴趣,就打道回府了。
回程的路上,看到了圈起一片天地的钢铁厂的硕大园区和雄伟的建筑,以及架在空中连绵数里的港口传送带,亦或是星罗棋布的现代化工业园区与创业园,与没落的渔港、渔村交相辉映,仿佛是时空的交融与争夺。不过,这种经济的蓬勃是我在东港区没有看到的,这点也让我这对日照产业担忧的心情有所平复。
回来的路边看到了刘家湾赶海园,这是日照最大的赶海园,平时收费,但是今年日照景区免费,它也不例外,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从门口的雕塑来看,还是很不错的,我们着急吃饭就没进去。
短暂的岚山区旅游,看到了多岛海美丽的海岸线,感受到了海上碑令人惊叹的历史,也看到了古渔港和现代工业的交融,岚山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让我体会到了它的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