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惠州广播电视台】
破解老年人“吃饭难”,是推进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记者日前从市民政局获悉,《惠州市老年助餐服务三年提升行动方案(2025-2027 年)》开始实施,进一步完善我市老年助餐服务体系,让老人在家门口吃上放心饭。

今年4月20日起,年满60周岁的老人,无论是不是惠州户籍,只要常住惠州,都能享受“长者食堂”专属福利。每餐可享不低于5元的助餐补贴。中午时间,在惠城区祝屋巷社区幸福食堂,住在附近的老人陆续前来就餐,大家围坐在餐桌旁,吃着热乎的饭菜,聊着家常。其中,老邓夫妇跟随子女从湖南到惠州养老已经十几年了,在享受长者饭堂提供的优惠——每人每餐5元的补贴后,二老的午餐共花了约20元。
邓叔叔:不管是外地户口还是本地户籍的,惠民政策就是一律平等,都享受政府每餐5元的餐费补贴,是一个很好的惠及百姓的政策,对长者很关心。

记者发现,到长者食堂就餐的外地户籍老人可不少,交谈声中既有带着江浙一带的口音,也有讲东北话。不少老人跟记者反映,虽然自己的户籍并不在惠州,但也能可以享受跟本地老人一样的助餐补贴,而且食堂的菜品越来越丰富,各种口味都能选择,对惠州特别有归属感。
翟阿姨:我们是江苏无锡的,来惠州两三年了,在惠州定居了。感觉惠州很好,生活各方面很方便。食堂的品质确实不一样,吃得出来它的油、调料都很好,非常满意。

设施方面,食堂设施的方方面面都体现了适老化,食堂顶部安装了柔和的LED灯带;暖黄色的防滑座椅不仅美观,还特意加装了扶手和靠背,方便老人起身落座;贴在取餐区的大字菜单,也让老人对每天的菜品一目了然。
惠城区祝屋巷社区幸福食堂目前每天约有200人次的街坊前来就餐,这当中约20%是外地户籍的老人。为了让老年人吃得营养,吃得健康,食堂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邀请营养师参与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有慢性基础病的长者可以吃到减油、减糖、减盐的菜品。
惠城区祝屋巷社区幸福食堂负责人 黄丽丽:会请专业的营养师来搭配有低脂低盐的特色餐,包含患者餐、长者餐等营养餐。也添置了两台炒菜机器人,当设定好菜品,它就可以程序式地去制作餐,可以做到精准掌控。

小饭碗装着大民生。长者食堂建设连续两年纳入我市十件民生实事。近年来,惠州积极推进长者饭堂建设,已累计建成长者饭堂125个。《惠州市老年助餐服务三年提升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提出,到 2025 年底,中心城区 15 分钟、外围城区 25 分钟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初步构建,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充分保障,老年助餐服务广泛开展。到 2026 年底,老年助餐服务进一步扩面提质,在覆盖城镇社区基础上,进一步覆盖有需求、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老年人就餐便利性达到较高水平。到 2027 年底,着力提升老年助餐服务质量和水平,形成规范化、多元化、品牌化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

在老年助餐点的布局上,在未来的三年中,惠州将坚持需求导向,科学规划布局长者饭堂和助餐点。城镇社区原则上每个社区设立 1 家以上长者饭堂或助餐点,形成“中心城区 15 分钟、外围城区 25 分钟” 助餐服务圈。农村地区结合实际,在有较大需求、有基础条件的村设立长者饭堂或助餐点。
为了便于长者就近找寻老年助餐点或养老服务机构,市民政局还开发了“养老服务地图”,市民可通过“惠州民政”微信公众号的“养老服务地图”,点击“长者助餐”,即可查询附近助餐点。首次到助餐点用餐:惠州户籍年满60周岁的老人需携带身份证,提供手机号码即可享有助餐补贴;非惠州市户籍年满60周岁的老人需携带居住证,提供手机号码即可享有补贴。
本文来自【惠州广播电视台】,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