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办好新专业要在 四个方面下功夫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07:40:00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设置新专业,推动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对促进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应对全球性挑战意义重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新专业建设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才能促进学科专业分类发展、特色发展、跨越发展,更好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深化产教融合,把握新专业建设方向。专业受两头的影响:一头来自学科和知识创新,一头来自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办好新专业既要尊重学科的知识逻辑,让学生掌握系统的专门知识,又要满足职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让学生找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岗位。产教融合是联结学科知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以深化产教融合把握新专业建设方向,有利于根据产业急需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对接生产实践动态调整课程内容,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提升实践能力,借助产教融合联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等组织整合发展资源。

办好新专业,要促进新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衔接,破除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两张皮”现象。第一,高校要紧密对接产业变革趋势设立新专业,大力发展产业急需、社会急需、国家战略急需的学科专业。第二,高校要联合行业企业,定期做好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毕业生就业反馈预警及人才使用情况评价,及时根据产业发展实际优化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三,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行业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新专业的发展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

促进学科交叉,形塑新专业建设特色。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知识、方法和技术的交叉融合,有利于生成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的新专业,使高校在特定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人工智能、生物信息、交叉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医工学、智能农业等交叉学科专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未来方向,是新专业的主力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特色学科专业充分涌现,才能为打造一流新专业提供坚实基础。一方面,要瞄准前沿领域,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围绕新专业建设学科集群,做强优势学科专业,形成人才培养高地;另一方面,要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资源、信息和制度壁垒,着力解决教师跨院系合作、交叉研究学术评价、资源共建共享等制约学科交叉发展的关键难题。同时,还要创新组织形态,加快推进新专业学科交叉的组织团队建设,推动高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共建交叉学科战略联盟,高质量建设交叉学科研究院,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和文化环境。

强化资源统筹,夯实新专业建设基础。建设新专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严格遵循学科专业建设的一般规律,警惕“一窝蜂”乱象。高校要严格按照学科建设的基本要素和制度流程,制定科学、规范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课程体系,配齐配强教师队伍,保障经费投入、教材建设、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教学条件,建立完善的专业建设与管理制度。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等新兴专业,学科门槛较高,人才培养方案更要科学论证,以高水平的优势特色学科、师资队伍、实验室等作支撑,有相对成熟的课程和教材。

教师是专业建设的第一资源。办好新专业,要避免“团队大拼盘”,提前规划师资的配备和引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选好专业负责人,加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补强实验员等教辅人员。办好新专业,教学是根本。要扭转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及时将学科前沿知识纳入课程内容,打造“金课”“金教材”。

优化体制机制,守住新专业建设的质量底线。质量是专业建设的生命线。办好新专业关键在于创新和完善质量保障机制,避免形式化和空心化。一要完善新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定期开展质量评价并发布教学质量评价报告,推动高校动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二要发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专家组织作用,重点开展对新专业建设的指导与质量监督。三要定期开展新专业建设质量检查,对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低下的专业,要求及时限期整改。

(陈星系浙江师范大学高质量教育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林一钢系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3月20日 第03版

作者:陈星 林一钢

相关文章
绵阳三年引才达八万六千名 人才吸引力获评四川省第二

绵阳三年引才达八万六千名 人才吸引力获评四川省第二

原标题:三年引才达八万六千名,人才吸引力获评四川省第二(引题)“人才热土”如何炼成(主题)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紫鑫人才工作看亮点引才●“人才十条”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流入超1.5万名用才●高端人才助中玖闪光医疗1年突破射线源关键技术●农技人才指导猕猴桃种植,助力猕猴桃每公斤

一线调研丨不沿边不靠海 湘西小城如何成为外贸新“通道”?

一线调研丨不沿边不靠海 湘西小城如何成为外贸新“通道”?

湖南怀化位于湖南省西部偏南,是一座不沿边、不靠海,被群山环绕的城市。目前这里正成为中国实施RCEP的“新桥头堡”。2024年,怀化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37.6亿元,同比增长32.9%。这座湘西小城如何成为外贸新“通道”的呢?来看总台记者的一线调研。记者走进怀化国际陆港,这里正一片忙碌,龙门吊起降不停

文博会茶阅世界分会场开幕 品茶、看茶、斗茶来这里

文博会茶阅世界分会场开幕 品茶、看茶、斗茶来这里

国际茶日吸引多国友人参观、鼎承老茶品鉴会汇聚百年老茶、特色展览应接不暇、全民斗茶赛妙趣横生……来文博会茶阅世界分会场,品香茗、赏雅器,畅享茶文化盛宴。5月18日下午,文博会茶阅世界分会场正式开幕。开幕式上,茶阅世界举行剪彩仪式,并同任春堂、善香源、深圳市拍卖业协会就企业入驻茶阅世界文化产业园区、传统

湖北大冶构建氢能全产业链

湖北大冶构建氢能全产业链

姜桥制氢工厂,纯度达99.99%的高纯度氢源源不断产生;全国首个岩洞储氢技术科研中试项目,让废弃矿山变身为“氢能仓库”;首批12辆新型公交车用上“大冶产”氢气,行驶在大冶街头……近年来,湖北省大冶市积极构建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的氢能源全产业链,推动从“原材料工业基地”向“全国清洁能源低碳应用示范基

高端智库看山东|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打造全链条产业赋能平台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高端智库看山东|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打造全链条产业赋能平台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编者按:为进一步挖掘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助推山东产教深度融合及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由山东省教育厅指导,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共同举办山东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活动将借鉴“高端智库看山东”系列调研行成功举办的经验,邀请高水平专家及媒体走进高职院校,深度调

天堑通途唤醒沉睡山村 产业花开绘就振兴画卷

天堑通途唤醒沉睡山村 产业花开绘就振兴画卷

来源:央广网 编者按:道路通,百业兴。以“四好农村路”为代表的农村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连接万里河山,为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客流物流,带动乡村整体面貌发生巨变,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振兴路。央广网特别推出《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系列报道,沿着“四好农村路”,访村落、进田园、看产业,探寻乡

今年新增29种本科专业!报志愿必备→

今年新增29种本科专业!报志愿必备→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是母亲节 母亲节只是五月中的一天而母亲的爱却是岁岁年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的母亲总是以爱给予我们关怀总是以仁慈给予我们宽容她的爱是清晨餐桌上温热的粥是深夜书桌旁不灭的灯是风雨里为你撑起的伞更是藏在唠叨里的牵挂她用微笑给予我们一个心灵的春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致敬母爱

播撒爱国爱军火种,激发少年担当

播撒爱国爱军火种,激发少年担当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青少年国防意识,近日,广东省德庆县播植镇武装部组织镇国防教育宣讲队走进辖区播植镇中学,通过知识讲座、视频展播、问答讲解等形式,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丰富而生动的国防教育课,让学生们在沉浸式国防教育中激发爱国情感,引导青少年立志为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读书。开展国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