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13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第二届“非遗进校园”暨“枫雅乡颂”艺术馆开幕式活动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多单位联合主办、承办与协办,吸引了众多师生与校外人士参与,在校园中掀起一阵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

活动现场。
活动当日,现场氛围热烈非凡。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翁庆北,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佳湘、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喻正军以及各学院教师代表、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喻正军在致辞中指出,艺术馆的落成是守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让民族文化在高校焕发新生的重要举措,希望大家牢记嘱托,以文化铸传承精神;艺术馆代表文静强调艺术馆对培养美育教育专业人才、搭建实践教学平台的重要意义,期望通过此次展览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大众生活。艺术馆创始人吴洁分享了多年来传播弘扬贵州民族文化的经历,表达了对艺术馆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融合的美好期望。翁庆北宣布第二届“第二届“第二届“非遗进校园”暨“枫雅乡颂”艺术馆正式开幕。

活动现场。
开幕式后,同学们身着民族服装进行走秀表演,自信展现民族服饰独特的魅力,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活动现场。
在活动现场的各个区域,都能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非遗作品手工区摆放着背篓、刺绣背带、刺绣被褥等众多展品,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技艺,吸引着参观者驻足欣赏。讲解员穿梭其中,为大家耐心讲解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学校小树林里悬挂着许多少数民族服饰的照片,这种别出心裁的展示方式,让人们在漫步中增进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

活动现场。
“枫雅乡颂”艺术馆名字源于《诗经》,意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秉承“传承、弘扬、发展”宗旨,集展览、教育、交流于一体,设多个展区,展品丰富,充分展示贵州民族文化、乡村艺术和自然生态之美,同时也是我校文产专业的实习创业基地。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以“寻迹乡土记忆、活化非遗传承”为主线,通过挖掘背篓、刺绣背带等童年生活中的非遗载体,唤醒了校园群体对本土文化的深层认同。活动不仅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活力,让传统技艺在青年学子的参与中焕发出新的生机,还为培育具有文化使命感的时代新人提供了精神滋养。此外,“枫雅乡颂”艺术馆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发挥了美育功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助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和文化产业发展。(图/文 罗飞燕、罗雪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