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普法时刻 | 你知道什么是“开盒”吗?这些法律武器请收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9:45:00    

近日,

“开盒”事件引发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什么是“开盒”?

参与“开盒”可能会面临什么?

互联网上我们应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小编带你了解新型网暴“开盒”

什么是“开盒”?

所谓“开盒挂人”,是指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进行网络搜索、挖掘,搜集个人隐私信息,包括姓名、个人照片、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社交账号等,并将这些内容在网络公开发布,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

“开盒挂人”现象的出现,是多重社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网络痕迹如外卖地址、快递信息的碎片化暴露,公民信息明码标价,为“开盒”提供可乘之机;网络匿名性让部分人产生“法不责众”的错觉,一些“开盒者”将曝光他人隐私当作释放压力或取乐的途径,社交平台的“站队文化”易引发群体非理性,助长暴戾;还有些“开盒者”为博眼球赚取流量故意“开盒”争议人物,借此提升自己在网络上的热度,甚至形成专门的小圈子,在各类社交平台找寻“猎物”并互相分享信息。

更有甚者,把“接单开盒”做成生意,使得付费“开盒”服务产业化;社会文化因素中部分青少年认为“开盒挂人”是“正当反击”,“以暴制暴”的错误认知和家庭教育缺位、网络平台监管不力等原因则进一步加剧了乱象。

“开盒挂人”触碰法律红线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开盒挂人”

行为严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可能涉及多项法律责任:

一、在民事责任方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2条、第1033条等相关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开盒挂人”者公开他人隐私信息,无疑侵犯了他人隐私权,受害者有权要求其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二、在刑事责任方面:

《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开盒挂人”过程中还涉及侮辱、诽谤等行为,或通过“开盒挂人”煽动网络暴力,引发社会秩序混乱的,还可能构成侮辱罪、诽谤罪、寻衅滋事罪。若未成年人实施“开盒”的违法行为,虽然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而不承担刑事责任,但相应民事责任也将由其监护人承担。

三、在行政责任方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散布他人隐私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若“开盒挂人”行为未达到刑事犯罪标准,但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公安机关将依法对违法者予以治安处罚。

此外,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均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信息合法性的监管义务作出明确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47条规定,网络平台若未及时删除侵权信息或未履行监管义务,可能被责令改正、罚款,甚至暂停业务。互联网平台应利用算法、数据筛查等技术,加强巡查,一旦发现“开盒”行为,应立即采取屏蔽、删除、阻断等措施,履行平台主体责任,防止不良信息扩散,同时完善平台责任,对未成年人账号实施更严格的内容过滤与行为监控。


面对“被开盒”应该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一、收集和固定证据。

1.保存泄露信息:对泄露的个人信息进行截图或录屏,确保内容清晰可见。保存相关链接、发布时间、发布者信息(如用户名、ID等)。如果涉及第三方平台,记录平台的名称和相关链接。

2.追踪信息来源:尝试追踪泄露信息的来源,确认是个人行为还是有组织的攻击。如果信息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保留相关证据(如异常登录记录等)。

3.公证证据:确有必要的,防止证据丢失或被篡改,可以到公证处对相关证据进行公证,增强法律效力。

二、联系平台删除信息

1.向平台举报:立即联系发布信息的平台(如社交媒体、论坛等),要求删除相关内容。根据平台的举报规则提交证据,说明信息泄露和网络暴力的严重性。

2.要求平台提供协助:要求平台提供发布者的注册信息(如IP地址、注册手机号等),以便后续追责。如果平台拒绝配合,可以依法要求其承担责任。

三、报警处理

1.向公安机关报案:携带收集的证据前往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说明隐私被侵犯的情况。提供尽可能详细的线索,如泄露信息的来源、传播范围、造成的损害等。

2.立案调查:公安机关会根据案情决定是否立案。如果涉及刑事犯罪(如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警方会展开调查。如果立案,警方可以依法调取相关数据,追查泄露者。

3.追究刑事责任

四、预防后续侵害

1.更换敏感信息:如果泄露的信息涉及银行卡、手机号等,及时更换或冻结相关账户。

2.加强隐私保护:重新评估自己的隐私保护措施,尽量不在公开平台暴露过多个人隐私,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抵制网络暴力任重而道远,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工作、扎好制度的笼子,另一方面,我们每个群众也应当提高权利意识,保护好个人隐私,也不侵犯别人隐私,与不法行为作斗争。和谐清朗的网络环境,需要人人共建、人人共享。


来源:西安中院

相关文章
视频 | 国务院批准: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视频 | 国务院批准: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美方做法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中方的正当合法权益,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美方做法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中方的正当合法权益,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

特朗普政府因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被起诉

特朗普政府因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被起诉

当地时间4月3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新公民自由联盟当日提起诉讼,试图阻止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称特朗普超越了他的权限。据悉,该诉讼在佛罗里达州联邦法院提起,指控特朗普缺乏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全面关税以及2月1日授权征收关税的合法权利。新公民自由联盟(New Civil Li

云南昆明警方查获一条开盒黑产链:公民信息低至30元一条

云南昆明警方查获一条开盒黑产链:公民信息低至30元一条

近日,云南昆明警方发现一犯罪嫌疑人通过境外聊天软件购买“开盒挂人”(公民个人信息),然后将“开盒信息”以30-200元一条不等的价格在群内售卖。​​​

普法时刻 | 你知道什么是“开盒”吗?这些法律武器请收好

普法时刻 | 你知道什么是“开盒”吗?这些法律武器请收好

近日,“开盒”事件引发网友的关注和热议,什么是“开盒”?参与“开盒”可能会面临什么?互联网上我们应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小编带你了解新型网暴“开盒”什么是“开盒”?所谓“开盒挂人”,是指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进行网络搜索、挖掘,搜集个人隐私信息,包括姓名、个人照片、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社交账号等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这场发布会给你划重点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这场发布会给你划重点

来源:新华网 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4月2日上午,国新办就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为何出台《意见》?《意见》部署了哪些政策举措?公众普遍关心的信息安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等问题如何在实践中优化?跟随权威解读,一起了解。01 为何要在此时

比亚迪: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信息敬请查阅公司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

比亚迪: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信息敬请查阅公司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

金融界4月2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比亚迪提问:董秘,您好。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贵公司首席合规官或者对应专业职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履历背景。公司回答表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信息敬请查阅公司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本文源自金融界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推动证券、保险领域金融信用信息归集共享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推动证券、保险领域金融信用信息归集共享

【大河财立方消息】4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和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表示,为进一步缓解中小微企业因缺乏抵押担保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依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