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之基在“守正”,即坚守服务实体经济之本。实体经济如大地,金融若江河;大地坚实,江河方能奔涌不息。
金融之魂在“创新”,创新如舟楫,赋予江河活力。然创新之舟,须锚定服务实体之港。德州银行新华支行行长李静,正是这一理念的笃行者。
如何让实体经济稳步向前,李静一直在思考,也在金融服务中不断探索。在一次带领团队走访营销时,她发现一家专注于环保技术研发的本地小微企业,手握订单却因缺乏传统抵押物而面临融资困境。她迅速组织客户经理讨论方案、请示上级,结合企业技术专利和订单前景,为其匹配质押融资方案,并及时沟通协调业务部门上报审批,高效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有力支持了绿色技术的落地转化。这正是她“以产品为桨,精准灌溉小微企业”理念的生动实践。

服务企业的同时,李静也从未忘记作为地方金融机构要竭力服务市民的初衷。李静要求支行厅堂服务“多一分耐心,多一点温度”,让老年客户在智能设备前不再迷茫。为更好地服务老年群体,她不仅优化了传统服务窗口,还特别培训员工成为“适老化服务专员”。一位常来办理业务的老人感慨道:“她们每次都手把手地教我,像自家闺女一样亲切。”这份细致关怀,正是“热情服务、耐心倾听、细致解答”的体现。
作为“领头雁”,李静对内统筹兼顾,“抓大不放小”。她带头研究产品、提炼话术、示范营销;对高净值客户,实行行长负责制,定制服务方案;更构建起大堂经理引流、柜员推荐、客户经理维护的“全员联动”高效协同机制。同时,持续优化厅堂流程,强化服务礼仪,提升综合实力。
李静如“知心姐姐”般关怀员工,用自身经历激励后辈。她着力打造“家园文化”,与员工并肩作战、减压赋能,凝聚起团队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实现聚心、聚情、聚智、聚力。
“守正与创新,如鸟之双翼,不可偏废。”李静深有体会,“守正为创新定航,创新为守正注能。金融唯有深植实体经济沃土,创新之树方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金融事业如江海奔流,既需守正之锚定根本,亦需创新之帆御风而行,方能永不枯竭,永不迷航。”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德州银行作为国资控股的地方法人城商行,始终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高度重视“五要五不要”的思想教育和实践养成,不断夯牢“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为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和人民美好生活建设贡献更多地方金融力量。
为更好筑牢金融文化根基,守好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和魂,本报联合德州银行推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雨润初心”专栏,专访德州银行的一线工作人员,共谈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学习领会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