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探寻中国园林的风雅秘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06:12:00    

作者:王书艳(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陈从周说:“中国园林,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者,实以诗文造园也。”近年,中国园林的研究维度逐步从传统的园林学、建造学,向文史研究领域拓展。由李浩教授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园林文学文献研究”丛书(9种),即是从文学、文化视野研究园林的一批硕果。今仅以曹林娣教授的《园林撷华:中华园林文化解读》一书为例,寻索中国园林的文化秘境。

苏州拙政园之“香洲” 图片选自《园林撷华:中华园林文化解读》

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 图片选自《园林撷华:中华园林文化解读》

苏州狮子林“五寿五福捧圆寿”花窗 图片选自《园林撷华:中华园林文化解读》

《园林撷华:中华园林文化解读》曹林娣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风华千年的历史回溯

中国园林滋育于农耕文明土壤中,从上古走来,绵延至今。《园林撷华:中华园林文化解读》站在中国园林文化的宏观历史视角,深入探究中国园林经典的形成历程、凝聚的东方智慧结晶、独特的审美内涵、文脉传承与创新路径,以及与其他异质文化的异同之处。在古今交融、中外互鉴的广阔视野中,呈现出中国园林独有的文化品格、审美趣味、精神追求,及其在当下时代的重要意义。

该书以“风华千年的苏州园林”开篇。“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典型代表,中国园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作者以苏州园林为范例,细致梳理园林从春秋时期雏形初现,到秦汉时类型渐丰,再历经六朝苏州园林的奠基、隋唐五代园林诗化的萌芽,宋元时期文化艺术体系的完备,在明中叶至清前期达至鼎盛的过程,最后讲述近代苏州园林传统的式微与变革。近三千年波澜壮阔的造园历史,栩栩如生地铺陈在读者眼前。

园林,宛如人间仙境。春秋时期的吴越苑囿以美好的遐想,利用自然的美妙山水,营造出装饰精美的人间阆苑。秦汉宫苑,更以天帝所在的“天宫”为蓝本,创建了一池三山模式,建立了地上仙宫。这里有鳞次栉比之宫阙台观,有晶莹润泽之玉石赏玩,有珍禽异兽、珠树琼花,有重重假山、潺潺流水,蕴含先人对生命永生的渴望和追求。园林自产生起就不仅是物质性的土木建构,更成为蓬莱仙境、洞天福地等方外绝美之境的典型代表。

园林,亦是人境中的乐园。陶渊明那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影响了中国无数读书人,同时也将皇家贵戚崇尚的阆境仙苑,转变为士大夫文人们向往的理想栖居地。他为士大夫们筑造了一个精神之巢!白居易则将山水引入城市宅第,在“中隐”的底色上实现了城市山林的营造。“适情处处皆安乐,大抵园林胜市朝”,履道里池台的建构、太湖石的审美发现、外适内和的精神滋养,直接影响到后世的园林营造和审美。

园林,更是诗意的栖居之地。“大隐在关市,不在壑与林”,元末以后,传统的隐逸观念发生变化,士大夫文人从游于艺,逐渐转向隐于艺。明代大批文人画家,诸如计成、周秉忠、李渔等,将文人画的意境构思、美学意念、意态风格等融入园林设计与意境营造中,园林幻化为诗情画意的纯美之境。园林,更是雅致生活的载体。尤其明后期,士大夫文人讲究怡情养性和诗化的生活,他们雅化居室、插花赏花、鉴古藏珍、品茶抚琴、雅集文会……将日常生活谱成了歌、吟成了诗。诗意地栖居在园林,成为中国人的摄生智慧。

该书连缀中国园林各时代历史文化的剪影,映照出园林经典的锻铸之路,使读者仿佛沉入源源不断的历史长河中,静静体味中国园林的千年风云变迁,感受其始终不变的浪漫飘逸风姿与朴实无华的情操,轻轻触摸中华民族的精神脉动和理想追求。

拾级而上的寻美之旅

园林中的山虽非自然中的真山,水亦非纯粹的自然之水,但一花一草、一亭一台,皆饱含着深厚的情怀,处处彰显着独特的文化内涵。那么,中国园林的多层美韵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该书结合诸多名园的景境营造与人文意蕴,层层深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园林丰富多元的美。第一层是“悦耳悦目”的形色之美。中国园林,既有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也有清秀雅致的江南园林,更有谐山水灵秀之美的寺庙道观园林,风格非一,但对自然山水的追求与再现则是统一的。环秀山庄的假山,出自叠石家戈裕良之手,是我国现存湖石假山中的“神品”。漫步园中,叠石成山、水萦如带,沿溪岸曲折盘旋而行,岭之平迤、峰之峻峭、峦之圆浑、崖之突兀、谷之深壑、涧之潜折、瀑之飞悬、池之澄明、石之挺秀等,尽收眼底,数尺之间变幻无穷,仿佛步入千岩万壑。此外,莺啭乔木、碧桃满树、柳沿曲径、梅绕亭阁等景致,以及异彩纷呈的漏窗、蜿蜒流转的墙体与回廊、“吟花席地、醉月铺毡”的铺地等,动静参差、雅朴合体、旷幽交错,使人在抬头低眉的瞬间,发现处处有美景。

第二层是“悦心悦意”的诗情画意。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中国园林的品赏根源在于中国文学。从古代的王维、白居易、欧阳修、倪云林、文徵明、文震亨、祁彪佳、李渔,到当今的刘敦桢、陈从周等诸位先生,皆主张以诗文立意、构思、造景、造境,从而使园林焕发出一种内在的生机、情感、风骨与精神,真正做到 “筑圃见文心”。作者从庄子的 “濠濮间情”、陶渊明的桃源仙境、唐诗宋词意境及诗文集萃,以及高人雅士等园林意涵和风景主题出发,深入阐发中国园林的“文心”,认为“从唐宋乃至明清的写意山水园,大多由著名的文人书画家构思创作,园中以诗情画意为至高追求,以文学意境为根本宗旨”。嘉兴烟雨楼的烟雨堂取自杜牧的“多少楼台烟雨中”,退思园中多处景点来自白石道人姜夔之词,石舫径称“闹红一轲”亦取自《念奴娇·闹红一轲》词名,游赏园林,如同翻阅中华千年的诗文集萃,唐诗宋词在园林的移步换景中跃然而生。画与园更是艺术孪生:王维之辋川,不仅有诗更有《辋川图》,经千年而摹写不断;卢鸿一的草堂十景,亦有诗有图……由唐而宋,携画求诗、携记求画等文人风雅逐步盛行,园林最终成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诗画之间,蕴含的是雅士名贤的人文情韵,正如苏州沧浪亭隐现的是屈骚精神,上海日涉园隐含的是陶渊明的归隐之情。在园林中,看的是山水,体悟的是诗情,净化的是心灵。

第三层是“悦志悦神”的比德寄托。园林追求山林仁德,将“国”“家”“志”“情”融入山水之间。圆明园之“万方安和”“九州清晏”、颐和园之“四海承平”都是对国之永存及安宁兴盛的期许;艺圃主人姜埰在园中种枣明志,其子在枣旁筑轩,额以“思嗜”,这是两代人对家国的赤胆忠心。其他如怡园的“岁寒草庐”,拙政园的“得真亭”“玉壶冰”等,皆以山水比德。同时,中国园林又以淡泊、平和为尚,苏州南半园题联“园虽得半,身有余闲”,蜗庐、半亭、容膝斋、残粒园等,都是自在自安、自适自性的体现。在这里,看花、问竹、听松,徜徉于林水之间,随性适情,愉悦心志,便可真正体悟白居易的“外适内和、体宁心适”之道,以及苏轼“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的至极情韵。

中国园林之美,有着清晰的层级之分。阅读《园林撷华:中华园林文化解读》一书,使人仿佛“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园林的多层美韵令人应接不暇。

是现代的也是世界的

中国园林,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中国园林,流淌的是中国人的血脉。“天人合一”是中国先人面对自然、体察自然、感悟自然而得出的亘古真理,千年流转而不息。中国园林崇尚自然而不制胜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干预自然,从景境营造到人文意蕴都深深蕴含了中国传统的生命意识、摄生智慧、人生哲学,这正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今天的人们,在平直的街道转角处窥见一处竹石小景,脚步不禁放慢,心亦瞬间感化,这是园林天生自带的心理疗效功能。中国园林及其连带而出的微型景境,抑或一方盆池、三两秀竹,都足以调节和滋养心灵。品中国古典园林,过现代诗意生活,这也许正是中国园林“东方智慧”在今天的赓续。

中国园林,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中国园林植根于中华土壤,是中华先人的“仙境”“乐园”“家园”,是中华文化风雅精神的象征,同时也是世界园林中最耀眼的明珠。早在1980年,苏州网师园殿春簃为蓝本营造了“明轩”,将中国园林搬至美国,江南园林的幽雅之境也随之影响到国外园林的营造风格。随后,中式园林在他国异乡的土地上扎根发芽。1986年北美地区建成第一座明代风格的中国园林——温哥华中山公园,在亭台楼阁、岁寒三友松竹梅和水池小溪中饱含了中国园林的韵味。如今,世界各国已陆续营造中式园林达到一百余座,洛杉矶的流芳园、德国的潜园、澳大利亚的谊园等都成为当地的标志性景观,既实现了中外文化交流,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界,走向世界,使“中国的”园林成为“世界的”园林。

在该书中,作者饱含深情地细数一座座园林的前世今生,由表入里地解读中国园林的文化秘境。在她深入浅出的叙述中,古典诗意园林从历史的深处款款走来,抖落一身繁华,浸染丝丝文意,让人们在泉石山水、草木亭台间,领略中国园林的风雅情韵,感悟中华文脉的千年流转。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04日 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红马甲”兜起万家事——绣惠街道绣城社区网格员的温度与担当

“红马甲”兜起万家事——绣惠街道绣城社区网格员的温度与担当

鲁网8月15日讯“‘网格员’?起初真不知道这‘网’是网啥的!”绣惠街道绣城社区的居民回忆道,“直到看见一群‘红马甲’在社区里忙前忙后,啥事都帮得上忙,才明白,这‘网’兜住的都是咱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在绣城社区,网格员们面对的是一幅特殊的图景:居民多为长者,不少人识字不多,刚从平房搬进楼房的他们,生活

辽宁(沈阳)芭蕾舞比赛荣耀收官

辽宁(沈阳)芭蕾舞比赛荣耀收官

当足尖在舞台上旋转出美丽的瞬间,辽宁(沈阳)芭蕾舞比赛也成为来自世界各国的数百位芭蕾舞者心中永恒且美好的记忆。8月14日晚,“芭蕾之夜”暨辽宁(沈阳)芭蕾舞比赛颁奖仪式在沈阳举行,来自十余个国家的参赛选手、国际评委及嘉宾、各界观众共千余人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场芭蕾盛宴的荣耀收官。国际水准评委盛赞辽宁

美国“大而美”法案是如何弄巧成拙的?且听英国气候专家一一道来

美国“大而美”法案是如何弄巧成拙的?且听英国气候专家一一道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公正转型金融实验室主任尼克·罗宾斯、政策与传播主任鲍勃·沃德8月9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的出台或将进一步冲击本土清洁能源市场,同时反倒给其他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机遇,可谓弄巧成拙。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石宇“大而

候车新体验!福州火车站智能书柜上线

候车新体验!福州火车站智能书柜上线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马俊杰 实习生 何嘉骐 文/图近日,市民黄先生向智慧海都平台报料称,其在福州火车站候车厅发现了一个黄色的大书柜,能提供自助购书服务,他觉得此举可让旅客在候车时也能享受阅读的乐趣。据了解,福州站候车厅的这个“新家具”,是中国铁道出版社投放的自助书柜,其丰富的藏书吸引众多旅客驻足。除售

让会展之芯涌动文化新潮!广财这场风雅集诗会点亮琶洲之夜

让会展之芯涌动文化新潮!广财这场风雅集诗会点亮琶洲之夜

当数字经济的浪潮与千年珠江的诗意相遇,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在琶洲上演。7月25日晚,广东财经大学“琶洲风雅集·珠江琵琶仙”诗歌朗诵会在琶洲翁暖茶馆诗意启幕,为这座国际都会的客厅增添了一抹隽永的人文亮色。本次“琶洲风雅集”诗会活动,依托广东财经大学人文底蕴,深度融入琶洲地域特色(珠江、琶洲塔、

钟声:秉持诚意和原则,推动中美经贸相向而行

钟声:秉持诚意和原则,推动中美经贸相向而行

中美新一轮经贸会谈即将在瑞典举行。这是继瑞士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英国伦敦经贸会谈确立伦敦框架后,中美双方再次就经贸问题举行面对面磋商。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中美双方切实用好现有经贸磋商机制,以实际行动维护和落实好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相向而行,推动两国经贸关系

男子 6 结 6 离,5 任前妻沦为债主,被骗女性横跨 70 后至 00 后

男子 6 结 6 离,5 任前妻沦为债主,被骗女性横跨 70 后至 00 后

近日,四川资阳警方在调查中揭露了一起令人咋舌的案件。1986 年出生的资阳男子刘洋,堪称现实版 “海王”,其婚姻状况混乱不堪。从 2009 年至 2024 年的 15 年间,刘洋竟然先后 6 次步入婚姻殿堂,又 6 次离婚,每段婚姻存续时间极短,最长也未超过两年。更为惊人的是,经警方查明,除了第一任

早安中国:愿您和和美美,福运满盈

早安中国:愿您和和美美,福运满盈

每个清晨,遇见大美中国。云南龙陵县小海湿地,毗邻傣族传统村落,远处群山环抱,云雾缭绕,仿佛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荷花盛开时,粉白花朵与碧绿荷叶相映成趣,白鹭穿梭翱翔,勾勒出动人画面。龙陵县欢迎您!(视频制作:吴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