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国掀起“关税大战”,谁会最受伤?|环球深壹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1:05:00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最高达49%的更高关税。消息一出,各方纷纷表态,批评美国霸权行径。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展示签署后的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

“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3日上午,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称,美方此举不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相关方的正当合法权益,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当天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磋商解决经贸分歧。

专家表示,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并非真“对等”,美国的霸权行径既不能解决“解放”美国,反而会将美国拖进经济衰退的泥淖。各国应该坚守立场,共同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区域国家更应建立非美自由贸易同盟,携手抵制美国霸权。

毕竟,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对等关税真“对等”吗?

当地时间4月2日下午4时许,美国总统特朗普登上白宫玫瑰园的演讲台,公布对等关税计划细节: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对一些最大的贸易伙伴征收更高的关税。他声称,关税将不是完全对等的,美国将向这些国家收取大约一半的费用。

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到底是啥?

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陈佳骏解释道,所谓“对等关税”,指的是美国与其贸易伙伴相互征收的关税税率要相等。特朗普认为其他国家对美国征收的关税过高,而美国对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相对较低,从特朗普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是不对等的。

另外,特朗普还对一些国家实行增值税制度“愤愤不平”。

这是因为,美国在联邦层面没有征收增值税,而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了增值税制度,欧盟国家的平均增值税税率更是高达21.5%。“从特朗普的角度看,这对美国也是不公平的,他希望通过‘对等关税减少他体感上的贸易不公平、不平衡问题。”

4月2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外拍摄的欧盟旗帜。

在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看来,特朗普虽然声称对各国加征的关税打了折,但问题在于,没有人知道这些税率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就连美国经济学家都认为,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对等,因为这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计算,这是无法做到的。这些所谓对等税率是如何出炉的,就不得而知了。

更重要的是,这种对等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特朗普在演讲中就表示:“对我们不好的国家和地区,我们将计算总额,包括非货币壁垒。”根据《纽约时报》及《国会山报》的说明,“对等关税”措施不仅会考虑其他国家对美征收关税的水平,还要考虑对本国产业提供的补贴、汇率以及任何“美方认为”不公平的行为。

尽管在演讲中信誓旦旦,但特朗普及其幕僚或许并不如表面上那么“笃定”。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表示:“关税是特朗普政府经济计划的核心,他们非常担心其对美股市场的影响,所以不得不在市场收盘后宣布这一消息。这似乎是一个奇怪的策略。”

郭嘉昆表示,美方打着“对等”的幌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正当利益。

“对等关税”政策真能“解放”美国?

据新华社报道。演讲中,特朗普从商务部长手里拿出了一张标注“对等关税”的大幅表牌,上面显示了哪些国家将成为特朗普“对等”关税的目标。

法国葡萄酒与烈性酒出口商联合会4月2日说,美国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的政策将导致法国葡萄酒和烈性酒对美出口额减少至少20%。

这张图表显示,对日本关税为24%、对欧盟关税为20%,对巴西、英国进口产品征收10%关税,对瑞士进口产品征收31%关税,对从印度进口产品征收26%关税,对韩国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对印尼进口产品征收32%关税……

这个结果用一句话概括就叫‘比最坏还要坏’,这是无法想象的。”对此,吕祥如是说。

陈佳骏表示,受“对等关税”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日本、韩国、印度以及欧盟等与美国贸易往来较为密切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不仅关税水平相对较高,而且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也较深。“对等关税”一旦开始征收,将对这些国家的经济造成较大影响。

有专家认为,一些欠发达国家虽不是“对等关税”重点对象,但可能受到更大冲击。根据现有贸易规则,这些欠发达国家往往被允许对从发达国家进口的产品征收较高关税,而其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可享受较低关税。即便是10%的关税,也是他们不可承受之重。

尽管特朗普一再声称4月2日将是美国的“解放日”,但经济学家和投资者警告,“对等关税”政策不仅冲击贸易伙伴,也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拖累美国自身经济增长。这意味着,“对等关税”终将成为刺向美国的“回旋镖”。

“这不是解放日,而是(美国)衰退的开始。”美国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如此反驳。显然,他的判断并非无凭无据。

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做出的一份预测显示,“对等关税”实施后,如果其他国家不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短期将上涨1.7%,2025年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0.6个百分点;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涨幅将扩大至2.1%,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

3月31日,高盛集团发出警告,预计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为35%,远高于之前预测的20%。美国广播公司援引分析进一步指出,美政府关税政策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仍不明确,如果企业和消费者都开始担心并减少支出,美国就可能陷入衰退。

4月2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工作。

事实上,在特朗普宣布关税政策之前的几个小时,美国股市剧烈波动。“对等关税”细节公布后,纳斯达克指数期货跌幅扩大至2.4%,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下跌1.6%。路透社说,这意味着投资者预期3日股市开盘后会大跌。

而据吕祥分析,未来一段时期,美国股市大概率将进入“熊市”,而美国消费者也将不得不承受通胀带来的阵痛。就连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也不乐观。他在多个场合提到,随着特朗普政府实施支出削减和关税政策,美国经济将经历一个“戒断期”。

“这说明美国对此是有所预估的,但我相信,这个‘戒断期’会比他们想象的要难过得多。”吕祥表示,‌股市和通胀的双重压力,将带来美国投资信心和消费信心的下降,进而带动美国经济走向衰退和滞涨。

频频加税真能推动“制造业回流”?

事实上,自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就不断挥舞“关税大棒”。在其1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特朗普就承诺“对他国征收关税,以让美国公民富裕”,重申计划成立“对外税务局”(External Revenue Service)。此后,他便密集祭出“关税大旗”——

先是向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加征关税,后又针对进口铜、木材、铝等大宗商品加征关税;而自4月3日起,美国将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金融时报》报道,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显著升级。

4月2日,一辆装载多辆汽车的运输车(下中)行驶在墨美边境附近的公路上(无人机拍摄)。

从针对部分国家到针对部分商品,再到将“关税大棒”全面挥向全球,在特朗普的主导下,美国以一己之力掀起的新一轮贸易战,将再度升级。

在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看来,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让世界经济赖以维持的国际产业分工和产业链受到冲击,使得国际间的合作充满了不确定性,导致了国际合作的成本增加、效率降低,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一层阴影。

在特朗普的“如意算盘”里,对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不仅鼓了美国的“钱袋子”,还能推动“制造业回流”,“让美国再次富裕”,“就业岗位和工厂将会回来”。不过,特朗普的希望有可能要落空了。

白明说,以加征关税来促进制造业回流,这显然不现实。这不仅是因为制造业的回流是需要配套产业同步支撑,更在于靠贸易保护主义形成的制造业,即便能解决部分就业,但其对资源的损耗、对价格体系的扭曲将带来更多问题,很可能造成“伤人八百,自损一千”的结果。

除了各自反制,各国还可做什么?

就在“对等关税”政策落地后,多方密集表态,表示反对——

欧洲议会最大党团欧洲人民党主席韦伯表示,对我们的美国朋友来说,今天不是“解放日”,而是“怨恨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非捍卫公平贸易,而是出于恐惧而攻击公平贸易。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表示,美国对从欧盟进口的产品征收新关税是错误的,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贸易战只会削弱西方。加拿大总理卡尼则表示,特朗普的全面关税政策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贸易体系,该政策将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其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加拿大将于3日公布反制措施。

4月3日,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声明。

那么,各国除了各自反制外,还可以做些什么?

“倘若各国都能坚守立场,共同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那么美国将陷入孤立境地。反之,若各国逐一妥协,美国重塑全球贸易格局的目标便可能得以实现。”陈佳骏表示,各国宁可短期内承受全球贸易战所带来的压力,也不要有任何一方向美国妥协。

陈佳骏认为,一旦有国家妥协,便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可能导致各国纷纷向美国妥协,比如签订多边货币协议或构建新的贸易机制,那将对全球化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产生不利影响。

专家分析,各国应支持和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框架,这是多边贸易的基石。当前各国应当紧抓全球主要贸易国家反对美国关税政策的热潮,尽快实现各国间的利益捆绑,相互支持,携手抵制美国的贸易霸权。

“目前,中日韩、欧盟以及中欧之间都在深化和重组贸易关系,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趋势。”陈佳骏表示。

吕祥对此并不太过担心。在他看来,如此之高的“对等关税”,基本上中断了不少国家的对美贸易。未来一个时期,非美的自愿同盟会自然而然形成,并在这一年里迅速成熟,各国会自动寻求一种非美的自由贸易条约,这是有利于各方、关乎生存的决定。

“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历史证明,提高关税解决不了美国自身问题,既损害美国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供链稳定。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单边关税措施,与贸易伙伴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采写:南方+记者 赵晓娜 段江含

策划:李杰伦

图片:新华社

更多阅读>>

快问快答:“对等关税大棒”挥向全球,特朗普“害人害己”为哪般?

热聊冷观:对等关税:特朗普的“公平”还是全球的灾难?

【作者】 赵晓娜;李杰伦;段江含

观天下

相关文章
俄方称乌军一天六次袭击俄能源设施!鲁比奥:若俄不认真对待俄乌和谈,特朗普可能会“反感”

俄方称乌军一天六次袭击俄能源设施!鲁比奥:若俄不认真对待俄乌和谈,特朗普可能会“反感”

每经编辑:张锦河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4月4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北约成员国外长会后对俄乌局势发表看法。鲁比奥称,未来几周就能知道俄罗斯是否认真对待和谈,如果俄罗斯采取拖延战术,特朗普对此可能会“反感”。如果俄罗斯不认真对待和谈,美方将不得不重新评估立场,美国不会陷入为了谈判而谈判的陷阱。但鲁比奥表示

巴哈马媒体《拿骚卫报》: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抛弃多边主义 从领导者沦为“独行侠”

巴哈马媒体《拿骚卫报》: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抛弃多边主义 从领导者沦为“独行侠”

来源:环球网 巴哈马主流媒体《拿骚卫报》近日刊文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正在重塑美国全球角色,其单边主义外交策略已使美国从二战后的多边体系领导者转变为“独行侠”。 文章分析称,特朗普政府摒弃多边合作框架,转而通过关税大棒和经济威慑迫使他国就范,即使是加拿大、墨西哥等传统盟友亦不能幸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接受审查调查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接受审查调查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宣传部纪检监察组、安徽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安徽省马鞍山市监委监察调查。

全线崩跌!美国,刚重磅发布!特朗普最新发声:永不改变!

全线崩跌!美国,刚重磅发布!特朗普最新发声:永不改变!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今天周五,又是暴跌的一天。全线暴跌美股盘前继续暴跌,其中,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超3%,道指期货也跌逾3%,标普500指数期货跌近3%。个股方面,苹果盘前跌超5%。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投资者表示,他的政策绝不会改变。而多只中概股也在盘前出现大跌走势,其中,阿里巴巴跌逾9%,京东跌超

视频 | 国务院批准: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视频 | 国务院批准: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美方做法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中方的正当合法权益,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负责人就暂停美国2家禽肉企业输华资质问题答记者问

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负责人就暂停美国2家禽肉企业输华资质问题答记者问

央广网北京4月4日消息 据海关总署官网,4月4日,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负责人就暂停美国2家禽肉企业产品输华作解答:近期,中国海关在3批次美国输华鸡肉产品中检出中国禁用药物呋喃西林,涉及2家禽肉生产企业(Mountaire Farms of Delaware, Inc.和Coastal Proce

商务部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立案调查

商务部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立案调查

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19号 公布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立案调查【发布单位】贸易救济局【发布文号】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19号【发文日期】2025年04月04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商务部可以自行或者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对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国际服务贸易对国

海关总署暂停6家美国涉事企业产品输华资质

海关总署暂停6家美国涉事企业产品输华资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海关总署今天(4月4日)发布第54号和第55号公告,为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保障中国畜牧业生产安全,由于相关进口产品存在检验检疫问题,决定暂停1家美国涉事企业高粱输华资质,3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并暂停2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产品输华。(总台央视记者 李文杰 叶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