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外交部长让-诺埃尔·巴罗26日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定于28日和29日举行的一场联合国部长级会议上,阿拉伯国家将首次公开谴责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并敦促其解除武装,以换取更多欧洲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
此前,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表示,法国将在9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一表态遭美国和以色列猛烈抨击。
法沙酝酿已久

巴罗26日接受法国《星期日报》专访时说,阿拉伯国家将首次谴责哈马斯并要求其解除武装;作为回应,欧洲国家将确认他们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意向。
“半数欧洲国家已经这么做,剩下半数也在考虑中。”他说,“英国首相已经表明他有意这么做,德国会在晚些时候考虑。”
巴罗表示,上述举措是法国和沙特阿拉伯酝酿已久的倡议内容之一。法方将在联合国发起呼吁,争取更多国家加入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行列。
巴罗说,法国和沙特计划在本月28日和29日举行的一场联合国部长级会议上,推出一份旨在落实“两国方案”的“战后路线图”。另外,欧洲联盟委员会近期将对以色列采取更强硬立场,要求以方停止在约旦河西岸新建犹太定居点、停止由以军监控人道援助物资分发。
本轮巴以冲突2023年10月爆发后,欧洲国家西班牙、挪威、爱尔兰、斯洛文尼亚以及多个非欧洲国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马克龙今年4月访问埃及后宣布,法国与沙特计划于6月共同主办推动落实“两国方案”的联合国会议。按照法媒当时说法,法国可能在这场会议上承认巴勒斯坦国。然而,以色列与伊朗6月发生军事冲突,会议被推迟,改为7月28日和29日在联合国举行部长级会议,再于9月联合国大会间隙举办一场由相关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的活动,以讨论上述议程。
美以强硬表态
马克龙本月24日宣布,将在9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他同时认为,必须确保哈马斯非军事化和加沙地带的安全与重建。
按照法国和美国媒体的说法,在法国境内生活的犹太人和穆斯林群体规模为欧洲最大。法国一旦承认巴勒斯坦国,将成为宣示这一立场的首个西方大国和七国集团成员国。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指责马克龙这一做法将是对恐怖主义的“奖励”,对以色列构成生存威胁。以国防部长伊斯雷尔·卡茨说,这是向恐怖主义投降,以色列不会允许一个会危害本国安全的“巴勒斯坦实体”建立。以财政部长比撒列·斯莫特里赫扬言,法国这一决定“给了以色列又一理由”吞并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约旦河西岸。
法兰西24电视台网站援引知情人士为消息源报道,以方还施压法国“撤回”上述决定,包括威胁减少以方与法方情报共享和阻挠法方倡议。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谴责马克龙作出“鲁莽决定”,称这将“阻碍和平”,美方“强烈反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说,马克龙的决定“改变不了任何事”。
另一方,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说:“欢迎法国加入西班牙和其他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欧洲国家行列。”沙特也对马克龙的“历史性决定”表示欢迎。
舆论施压渐重

卡塔尔智库全球问题中东委员会研究员沙赫拉姆·阿克巴尔扎德说,加沙地带人道主义灾难深重,加之以色列拒绝就“两国方案”展开谈判,令欧洲国家认为有必要绕过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国。
阿克巴尔扎德认为,法国这样的欧洲大国承认巴勒斯坦国,无疑向美国和以色列释放明确信号,即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灾难“不可接受”,必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危机。
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报道,一旦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将加重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的表态压力。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领导的工党内部要求英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呼声渐涨。
本月21日,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法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发表联署声明,要求立即结束加沙地带战争,敦促以色列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规定的义务、立即解除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限制。
23日,100多家非政府组织发表联名呼吁,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持续封锁制造“大规模饥饿”,呼吁立刻停火并解除对援助物资流入渠道的限制。
25日,英法德发表联合声明,再次呼吁以色列政府立即解除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的限制,允许联合国和非政府组织有效开展工作来应对饥荒威胁,从而结束当前加沙面临的人道主义灾难。(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