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纳睿雷达推3.7亿重组纵向补链 聚焦主业首季新签合同增2.5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4 09:43:0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纳睿雷达(688522.SH)推进上市后首单资产重组。

日前,纳睿雷达发布重组草案,公司拟作价3.7亿元,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天津希格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希格玛”)100%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85亿元。

据了解,本次交易围绕纳睿雷达相控阵雷达主业纵向补链。通过整合天津希格玛的技术与供应链资源,纳睿雷达将在巩固低成本产业化优势的同时,构建底层芯片技术自主可控,提升雷达产品的技术竞争力。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纳睿雷达积极聚焦主营业务,并持续开发新产品,拓宽应用领域,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2025年一季度,纳睿雷达实现营业收入5819.04万元,同比增长8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为2166.56万元,同比增长412.7%。截至3月末,纳睿雷达2025年新增签合同金额约为1.12亿元,同比增长249.63%。

本次交易中,交易对手方也做出业绩承诺,即2025年至2027年,天津希格玛的净利润累计不低于7800万元。

拟3.7亿收购天津西格玛100%股权

根据重组草案,纳睿雷达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天津希格玛100%的股权。

本次交易中,天津希格玛100%股权评估值约为3.7亿元,增值率421.4%,其100%股权的交易价格为3.7亿元。其中,纳睿雷达支付现金对价、股份对价均为1.85亿元。

与此同时,纳睿雷达还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85亿元,全部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纳睿雷达上市后推出的首单资产重组,公司将借助本次交易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资料显示,天津希格玛是一家专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要致力于光电传感器、MCU芯片、触摸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等数字、模拟和数模混合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研发、设计和销售。纳睿雷达则是一家专注于提供全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纳睿雷达认为,本次交易围绕上市公司相控阵雷达主业纵向补链,上市公司原主营业务不会发生根本变化。本次交易完成后,通过整合天津希格玛技术与供应链资源,上市公司将在巩固低成本产业化优势的同时,构建底层芯片技术自主可控,提升雷达产品的技术竞争力,将雷达系统开发从“部件级集成”提升至“芯片级协同”,提升下一代高性能雷达研发效率,响应高性能雷达市场需求,进而增强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目前,天津希格玛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光电传感器、MCU芯片和触摸芯片。重组草案显示,2023年和2024年,天津希格玛的主要产品中,单颗芯片的产量分别为1.07亿颗、1.13亿颗,销量1.09亿颗、1.11亿颗,产销率102.2%、98.57%;整片晶圆的产量分别为0.91万片、1.2万片,销量分别为1.01万片、1.2万片,产销率110.69%、100.51%。

由于主要通过Fabless模式从事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与销售,天津希格玛的前五大客户为方案商及ODM。2023年和2024年,天津希格玛向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44%、46.92%。

由于晶圆制造为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行业集中度较高,因此Fabless企业供应商集中度高。2023年和2024年,天津希格玛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分别达到88%、86.97%。

首季净利2166万增超4倍

纳睿雷达还将通过本次重组提升盈利能力。

重组草案显示,2023年和2024年,天津希格玛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1.23亿元,净利润422万元、1238.8万元,扣非净利润-367.03万元、1035.17万元。

截至2024年末,天津希格玛员工总人数为55人,技术研发人员32人,占总员工人数的58.18%。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本次交易设置了业绩承诺,即2025年至2027年,天津希格玛的净利润(指扣非归母净利润数)将分别不低于2200万元、2500万元、3100万元,三年累计不低于7800万元。

实施重组前,纳睿雷达自身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同花顺数据显示,2023年3月,纳睿雷达在科创板上市。上市首年,受研发费用增长等因素影响,纳睿雷达增收不增利。

2024年,纳睿雷达实现营业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62.49%;净利润7661.29万元,同比增长21.03%;扣非净利润8568.74万元,同比增长37.94%。

对此,纳睿雷达表示,公司积极聚焦主营业务,除巩固和提升气象探测领域市场份额外,在水利测雨领域实现业务销售,进一步拓展了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同时,公司紧跟国家相关政策及行业发展趋势,在巩固现有产品的情况下,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面向低空经济、民航空管等应用场景新产品,产品品类日趋丰富,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竞争优势逐步增强。

延续这一趋势,2025年一季度,纳睿雷达实现营业收入5819.04万元,同比增长84.8%;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166.56万元、1947.16万元,同比增长412.7%、481.11%。

截至2025年3月31日,纳睿雷达2025年新增签合同金额约为1.12亿元,同比增长249.63%。

根据备考审阅报告,若以2024年财务数据为基数,本次交易完成之后,纳睿雷达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将分别提升至4.68亿元、8150.14万元,较交易前增长35.54%、6.38%;期末资产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也将分别由交易前的24.96亿元、22.34亿元提升至29亿元、24.04亿元,增长16.18%、7.61%。

视觉中国图

相关文章
洛龙已发现一起!立刻警惕!洛阳·早安

洛龙已发现一起!立刻警惕!洛阳·早安

推荐阅读:近日洛龙公安成功预警劝阻一起“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相结合的新型诈骗案件帮助群众避免了25万元的经济损失事件回顾7月12日下午洛龙分局接上级指令称辖区居民李先生取现25万元存在被诈骗的风险接指令后古城派出所迅速开展劝阻工作民警第一时间联系李先生其称取现是为了给孩子结婚用做彩礼民警通过研判发现

海昌智能业绩失速被问询,曾因信披违规遭警示,实控人之一卷入商业纠纷诉讼案

海昌智能业绩失速被问询,曾因信披违规遭警示,实控人之一卷入商业纠纷诉讼案

鹤壁海昌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昌智能”)北交所IPO迎来新进展。7月18日,北交所官网披露关于海昌智能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文件显示,海昌智能公司独立性及关联交易公允性、新客户和新设备开拓情况及业绩下滑风险、实际控制权稳定性等方面情况受到监管关注。据海昌智能招股书,

一公司连续六年财务造假,高管集体涉罪

一公司连续六年财务造假,高管集体涉罪

连续六年财务造假合计被罚570万元后公司和董事长等主要责任人或将面临刑事追责7月17日晚间,金通灵(300091)披露近日收到检察机关起诉书的公告。起诉书显示,公司及时任董事长季伟等3名相关负责人应当以欺诈发行股票罪追究刑事责任,季伟等6人应当以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公司表示,本次诉讼尚未

【公告精选】*ST亚振:股票交易异常波动,7月16日起停牌核查;二连板楚天龙提示风险

【公告精选】*ST亚振:股票交易异常波动,7月16日起停牌核查;二连板楚天龙提示风险

【热点】二连板楚天龙:公司积极探索并推动数字货币桥落地场景等项目,但面临新技术研发及商业应用不达预期的风险。*ST亚振:股票交易异常波动,7月16日起停牌核查。【业绩】中际旭创: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2.64%—86.57%。蓝海华腾: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52.76%—190.68%。我武

​投融界解读循环经济:二手货撑起万亿市场

​投融界解读循环经济:二手货撑起万亿市场

在当今时代,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二手商品交易、租赁服务等循环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深刻重塑着我们的经济格局与生活方式。数据显示,自2020年起,中国二手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且预计到2025年将攀升至3万亿元以上。众多年轻人成为这一领域的主力军,他们秉持“该省省,该花花”的消

ETF午评 | A股三大指数早盘分化,AI硬件板块集体爆发,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云50ETF、通信设备ETF涨超4%

ETF午评 | A股三大指数早盘分化,AI硬件板块集体爆发,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云50ETF、通信设备ETF涨超4%

格隆汇7月15日|A股三大指数早盘分化,截至午盘,沪指跌0.93%,深成指跌0.26%,创业板指涨0.64%,北证50指数跌1.51%,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0961亿元,较上日放量1087亿元。两市近4700只个股下跌。板块题材上,算力硬件概念集体爆发,CPO、液冷服务器方向表现强势,光伏、煤炭、

中纪委通报!一院长被判刑11年!

中纪委通报!一院长被判刑11年!

近日,中纪委在《三堂会审丨借用房屋还是受贿》一文中,解读了A市(直辖市)B区某医院院长、党委书记甲被以犯受贿罪,终审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150万元一案。基本案情甲,曾任A市(直辖市)B区某医院(国有事业单位)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等职。违反组织纪律。2021年1月,甲接受下属乙的请托,承诺帮

诉讼缠身计提预计负债,子公司盈利未达预期,天沃科技摘帽后转亏

诉讼缠身计提预计负债,子公司盈利未达预期,天沃科技摘帽后转亏

日前,天沃科技(002564)披露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40万元—1100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亏损,主要原因如下:化工装备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高端装备业务板块主要子公司张化机盈利未达预期;中小股东索赔事项计提预计负债,导致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