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口腔内出现这5种情况,很可能是癌症来临的警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22:52:00    

  口腔癌是世界上10种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口腔癌(oral cancer)就是指口腔鳞状细胞癌,通俗点理解就是发生在“口腔”的癌症。

  但是由于口腔内有诸多结构,于是口腔医生又根据病变实际发生的位置进行分类,比如发生在舌头上的口腔癌称作舌癌,发生在牙龈上的口腔癌叫作牙龈癌,以此类推,还有颊黏膜癌、口底癌、腭癌等分类。

  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口腔溃疡、黏膜白斑等常见问题,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症状也可能与口腔癌有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口腔癌的常见症状和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守护口腔健康。

  1

  这些危险因素让口腔癌悄悄找上门在我国以舌癌、颊黏膜癌、牙龈癌、腭癌最为常见。尤其是舌癌,近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占口腔癌的41.8%。其次是颊黏膜癌,占口腔癌的30.2%。牙龈癌近年有下降趋势,占口腔癌的22.5%。口腔癌的发生多由不良习惯、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所致。

  和其他任何癌症的发生相类似,口腔癌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繁多。

  1. 不良生活习惯首先就是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嚼食槟榔、饮酒最为常见。尤其是烟酒不离手不离口的话,就要很小心了。

  2. 特定环境因素其次,特定的环境因素,比如强烈的日晒、核辐射和环境污染亦可能造成口腔癌。

  3. HPV感染者另外,有研究发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者,患口腔癌的几率更高。

  4. 假牙不适损口腔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口腔卫生差、假牙安装不当等也可能增加口腔癌的风险。 我们在临床上时不时会看到一些因为“年久失修”或者制作不良的“路边摊假牙”,反复压迫、摩擦牙龈造成了牙龈癌。

  了解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口腔癌的发生率。

  2

  出现这5个症状要警惕口腔癌!

  癌症的发展通常是多阶段、多步骤的过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定期检查对于包括牙龈癌在内的各类型口腔癌高风险人群来说尤为重要,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恶性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就是要了解癌症发生的早期症状,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信号。

  持续性口腔溃疡:口腔内的溃疡如果超过两周未愈合,可能需要引起重视。

  口腔黏膜“红、白”变化:注意口腔内是否出现白色、红色或暗色斑点,口腔白斑、红斑等可能是癌前病变的迹象。

  局部肿胀或淋巴结肿大:口腔或颈部出现不明原因的肿胀,或淋巴结肿大,可能提示癌症扩散。

  牙龈反复出血:口腔内经常无明显原因地出血,可能是口腔癌尤其是牙龈癌的早期信号。

  麻木或疼痛:面部、口腔、咽部或颈部出现不明原因的麻木或疼痛,应引起关注,因为这可能是肿瘤侵及了神经组织的表现。

  如果您发现上述症状,尤其是若干个症状同时存在,建议尽早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观察口腔内的异常情况,并可能进行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3

  远离口腔癌做好这5点如果不幸被诊断出牙龈癌或其他类型的口腔癌,治疗方案通常取决于疾病的阶段。

  早期阶段,医生一般建议手术切除肿瘤,并可能同时或分阶段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中晚期阶段,口腔癌的治疗通常更为复杂。医生可能首先采用化疗来缩小肿瘤,然后进行根治性手术,术后再进行放疗。如果肿瘤已侵及周围组织或器官,可能需要扩大切除范围。如果癌细胞已转移到对侧颈部淋巴结,可能需要进行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由于口腔在外貌、进食和言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手术后可能需要进行组织重建,以尽可能恢复外观和功能。这可能包括使用皮瓣移植等技术来修复手术后的缺损。总之,口腔癌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综合考虑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多种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消除口腔癌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口腔癌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大多数人最容易做到的预防方法。

  戒除烟、酒、槟榔等不良嗜好——这件事看上去非常容易做到,但我们确实发现这对于部分人来说很难。

  避免食用过热食物——热汤、火锅、烧烤这些高温食物尽可能放凉一些,防止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及时修整尖锐牙尖和假牙——如果假牙已经破损则应及时重做或修整,防止它们对口腔软组织的长期刺激。

  免受各种物理化学刺激——如果经常在室外强烈阳光下工作,采取帽子、口罩等遮阳措施,可以减少紫外线照射,减少唇癌的发生。

  选择更好的生活环境——远离工业区、污染区,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摄入也是预防口腔癌的一种预防手段。

相关文章
美国前总统拜登确诊前列腺癌

美国前总统拜登确诊前列腺癌

当地时间5月18日,根据美国前总统拜登办公室发布的一份声明,拜登被确诊患有恶性前列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声明指出,拜登上周因泌尿系统症状加剧而新发现一个前列腺结节,医生在进一步评估后于16日诊断拜登患有前列腺癌。声明称,虽然这是一种更具侵袭性的癌症,但这种癌症似乎对激素敏感,因此可以进行有效治疗

加拿大之后是澳大利亚 这一因素推动“对美强硬派”赢得选举

加拿大之后是澳大利亚 这一因素推动“对美强硬派”赢得选举

【加拿大之后是澳大利亚 这一因素推动“对美强硬派”赢得选举】财联社5月4日电,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5月3日率领执政党工党赢得2025年联邦选举。继加拿大选举后,“特朗普因素”也影响了澳大利亚选举结果,成为工党支持率反超的原因之一。自由党和工党都承认,“特朗普因素”影响了选情。“这对澳大利亚保守派政

最新研究发现氧含量或是生物体型控制的重要因素

最新研究发现氧含量或是生物体型控制的重要因素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地球-生命系统早期演化团队的科研人员与美国科研人员合作,建立了迄今数据最全的寒武纪和奥陶纪三叶虫体型数据库,并通过对三叶虫体型演化的综合研究发现,氧含量或是生物体型控制的重要因素。该科研成果于北京时间5月3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

“E起护芽 为爱出发”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来佛坪开展公益活动!

“E起护芽 为爱出发”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来佛坪开展公益活动!

4月28日,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副秘书长牛争芳一行来佛坪开展“E起护芽健康行”公益活动。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寰,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蔡秋琪一同参加。活动启动仪式在县城关小学举行。启动仪式上,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向佛坪县全县小学捐赠价值24.5万元的口腔护理用品和口腔健康服务,丁香园向县教育体育局捐赠价

食道被药“割烂”,只因一个错误习惯!很多人都爱这么干

食道被药“割烂”,只因一个错误习惯!很多人都爱这么干

来源:【海博TV】点击上方图片,即可报料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吃药时随便喝口水就吞下去,不过,可别小瞧吃药这件事,如果服药方法不正确,治病的良药也可能变成“致命的毒药”。来自浙江宁波的张先生,就因服用了几片药,导致食道长满了“刀口”,这是怎么回事?几片家中常备药引发一场“食道危机”前不久,宁波35岁的张

医生直言:肠癌早期不是腹泻,而是身上有这几大异常,千万别忽视

医生直言:肠癌早期不是腹泻,而是身上有这几大异常,千万别忽视

清晨的阳光照常洒进窗台,隔壁张大爷却再也无法像往常一样,悠然地坐在院子里喝茶。谁能想到,几个月前那若有若无的腹痛,竟成了打开命运潘多拉魔盒的钥匙。当暗红色的血迹出现在便池中,当冰冷的检查报告确诊为中晚期肠癌,这个普通老人的生活从此被按下暂停键。这场健康危机,不仅刺痛了一个家庭,更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关注职业病,关注劳动者健康

关注职业病,关注劳动者健康

一年一度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即将到来,关注职业病,关注劳动者健康!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职业健康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什么是职业健康呢?据了解,职业健康是指在工作场

研究癌症53年,汤钊猷院士忠告:癌症属于身体内乱,不要轻易手术

研究癌症53年,汤钊猷院士忠告:癌症属于身体内乱,不要轻易手术

“确诊癌症第一反应是什么?” 不少人攥着报告单,手心里全是汗,脱口而出的就是 “赶紧手术切掉!” 可现实却像一盆冷水 —— 有人术后肿瘤卷土重来,身体反而更差。癌症治疗真有这么简单吗?研究癌症 53 年的汤钊猷院士,抛出一个颠覆认知的观点:癌症不是外来侵略者,而是身体内部的 “失控内乱”,一刀切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