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临沂“新农人” | 唐岭村变形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21:49:00    

“新农人”档案

唐仕华,1989年5月出生,临沭县人,玉山镇唐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获临沭县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临沂客户端讯玉山,唐岭,桃花如烟,梨花胜雪。

在临沭县玉山镇唐岭村刚刚落成的“同心小院”,细碎的花瓣雨洒在青石老磨盘上。36岁的村支书唐仕华蹲在石磨旁,指尖抚过村民捐赠的蓑衣和斗笠。

不久前,这座小院还是堆满杂物的废弃院落,如今改造成了党员志愿服务先锋站,成了全村人用300余件老物件垒起的“乡愁寄托所”:锈迹斑斑的犁铧、褪色的煤油灯旁将开办直播间,柴火灶上熬着留守老人的红薯粥——当春风裹着红薯的甜味掠过直播间,这个鲁东南群山褶皱里的村庄正用最柔软的乡愁,叩击着乡村振兴的门扉。

“同心小院就是我的梦,梦里装着土地的温度,还有庄稼人骨子里想过好日子的韧劲。”唐仕华说。

改造这座小院花了多少钱?唐仕华说,一共花了1850元,最大的花费是砌柴火灶和做门楼子。74岁的王长翠无偿献出这座青石屋院落和30余件老物件,老兵献上抗美援朝勋章,更有朴实的老者拉来一车又一车的农耕工具。20多天里,40多名干部、党员、群众自带工具义务清理废墟,会瓦工的上房补瓦,志愿者们去西山搬来石头配上破罐子、牛槽做成山水风景,本村画师唐威免费在墙上描出原木垛和紫藤架,老人用碎石铺成记忆小径……“当村里老人佝偻的身躯挪步青石板,当老党员颤抖的歌声漂在小院上空,我们知道,这就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驻村第一书记燕超说。

“这短短的一生,不妨大胆追一个梦。”2022年的春天,唐仕华作为村后备干部人才被回引,作别在长三角的生意,踩着泥浆奔赴老家上任时,绝不会想到自己会和《大鱼海棠》里的台词产生共鸣。彼时,他眼前是龟裂的土路和涣散的人心。下地的路,其实就是排水沟,遇到暴雨就无法行走。

依然记得2024年7月的一个晚上,唐仕华望着外面的瓢泼大雨,终是放心不下乡亲们,凌晨两点冒着大雨夜巡河堤水库,主水渠因树根堵住导致严重破裂,大水如猛兽冲向养殖场和农田,也冲走了村民的20头猪崽,他着急用双手扒渠,又连夜叫来挖机开挖,最终减轻了村民的损失,而他自己的家却被大水浸泡,家具全部漂在水中。

村民的诉求就是村党支部的工作重点。这个毫无基层经验的村支书带着两委班子跑了五六个部门,硬是“磨”来200万修路资金。两年间,村里修建水渠2公里,1.6万平方米的“户户通”爬满村巷,2800米“四好农村公路”直通村小学,孩子们再不用踩着积水上的砖头跳着上学。

现在,渠是渠,路是路,村民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窘境。唐仕华在各平台账号的评论区刷满“花海金腰带”的赞叹——春日油菜花开时,新修的公路确如给大地系了条金黄的腰带。

路的尽头,废弃十多年的老茶厂在唐仕华手里重获新生。2023年夏,他招商引入的调和类肉制品加工项目落户在老茶厂,60多名留守妇女穿肉串的指尖翻飞如蝶。村里和企业合作,借机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三农”直播间角落架着三部手机在多个网络平台直播卖起村里的地瓜、肉制品、红薯干等,为企业盈利的同时也助力村集体增收。村里56岁的老李如今干起了主播,对着镜头已能侃侃而谈:“家人们,看这红薯干,晒足48小时,来自北纬35°的甜,甜过初恋!”

目前,临沂市正大力实施电商兴市战略,放大“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品牌优势,积极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高标准推进县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整合提升农村物流体系。“新时代的村支书就要抓住这一机遇,党群同心,共同逐浪电商大潮。” 唐仕华说。

群山不再是信息的屏障,手机成为新农具,唐岭村的晨雾里有了别样的光景。

截至4月9日,“唐岭村支书唐仕华”在各平台的账号目前发布作品52条,获赞11.5万次、评论2万多条——那些视频里,有唐仕华撑裂两条裤子宣传“森林防火”的笨拙舞步,有他和小伙伴们在临沭县各大景点跳的“疯狂舞蹈”,有留守老年妇女捧着老伴在“三八节”送的鲜花和“我爱你”羞红了脸,连评论区里都感慨:“这些老人一辈子没听过情话,今天她们梦回十八”。还有创意十足的矛盾调解视频:叔侄本是邻居好,只因争地把架吵,喊来书记评评理,书记忙把卷尺掏。总共就那十几米,你别争来他别闹。爷俩一看办得妙,握手言和脸上笑。

一场始于屏幕的春天,正在唐岭的每寸土地里,长出比野草更倔强的希望,也记录着新时代农民最鲜活的突围——从唐岭地头到城市餐桌的长路,被压缩成直播间里一声声亲切的“老铁们”。

“网络的包容,就是给每粒深埋泥土的种子破土见光的机会。”唐岭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杜江枫说。

2025年春节期间,“巳巳如意唐岭村第一届迎新春联欢会”在唐岭大集上演。300余村民自导自演的联欢会上,京剧混搭广场舞,自编小品笑翻全场,赶年集的群众挤满广场喝彩。京剧、吕剧、经典红歌、舞蹈、自编自导小品等节目轮番上演。79岁的李培英老人被志愿者涂脂抹粉化妆上台,对着直播镜头比起剪刀手,引来大家欢乐的笑声和点赞。

“我们将不断为村民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点亮村民的精神家园。”唐仕华说。

花瓣雨又落下一阵。月光将村里的道路镀上一层银白,远处车灯如流萤闪烁。唐仕华摸出笔记本,就着同心小院的灯笼描画新蓝图:小院二期要建四点半学堂和公共厕所,四好公路沿线种上樱花树,还得帮锣鼓队的老人们解决演出服装问题……

春风翻动纸页,也翻动着这位年轻的村支书滚烫的心。他知道,这条载着红薯干出山的公路,正通向唐岭从未奢望过的春天——那里有老人体面的晚年,有孩童向往的山外梦,有每一粒深埋泥土的种子在数字时代开出的花。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玉光 秦承军

编辑:荀杰

相关文章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群众小事不小看 民生小事不小办 公安县干部领办3000余件“小愿望”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群众小事不小看 民生小事不小办 公安县干部领办3000余件“小愿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丙全 通讯员 童波 王文初8月25日,夜幕降临,公安县埠河镇双合村新中渠沿线,“失明”多年的路灯又亮成了一排光带。“多亏镇里的包村干部关心,这些路灯才能及时修好。”在家门口乘凉的村民吕祖国说:“以前路灯坏了,到处黑黢黢的,走路和开车都提心吊胆,现在大家都放心了!”三个月前,埠河镇

北碚区举办第二届“缙云十二时”乡村旅游主题活动

北碚区举办第二届“缙云十二时”乡村旅游主题活动

“缙云之声”乡村音乐会在缙闲居举办。主办方供图8月22日,第二届“缙云十二时”乡村旅游主题活动在北碚区澄江镇缙云村举办。本次活动以“十二时辰”为时间脉络,从18点持续至次日早上6点,设置了缙云晚宴、余晖、乡韵、记忆、和美、探秘、悠闲时及日出八大主题场景。活动路线覆盖贺龙旧居、夕照峰、狮子峰等村内主要

汶川地震被救男孩参加阅兵:我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献给祖国

汶川地震被救男孩参加阅兵:我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献给祖国

“等9月3号那天走上长安街,我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献给祖国,告诉她我们羌乡的新变化。”在阅兵训练间隙,队员们围坐起来,聆听一名少尉军官讲述“代表家乡来献礼”的故事。这名黝黑脸庞、瘦高个头的军官名叫唐磊,出生于四川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开坪乡的一个羌寨里。在2008年5月12日的那场地震中,北川羌族自治县作

扶风县法门镇:千亩花椒千重彩 “振兴椒”点亮幸福路

扶风县法门镇:千亩花椒千重彩 “振兴椒”点亮幸福路

近日,走进扶风县法门镇农林村千亩花椒种植示范基地,漫山遍野的花椒树郁郁葱葱,颗粒饱满、色泽鲜红的花椒缀满枝头,微风拂过,浓郁的麻香沁人心脾。一颗颗小小的红花椒,正成为带动一方发展的特色大产业。农林村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引导村民扩大种植规模,统一提供技术指

和兴镇开展走访关爱独居老人活动

和兴镇开展走访关爱独居老人活动

驻马店网讯(通讯员 徐超)近日,遂平县和兴镇开展“走访关爱独居老人 夏日文明乡风行”活动,持续擦亮“孝善”基层治理名片,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行动传递温暖,筑牢老年特殊群体安全“防护网”。活动中,镇包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等党员干部纷纷走入独居和空巢老人家中。他们与老人亲切交谈,关心询问老

激活银发经济圈 共建银龄幸福圈

激活银发经济圈 共建银龄幸福圈

  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银发经济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近日,民政部新闻发言人李婉丽介绍民政部近期在养老服务领域部署开展的重点工作时表示,今年,中央财政投入3亿元专项引导资金支持助餐服务,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持续健全。积极推动银发经济的健康发展,

湖北巴东一村庄让“烂泥塘”变网红打卡点

湖北巴东一村庄让“烂泥塘”变网红打卡点

极目新闻记者 李博通讯员 焦国斌 范宏霞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溪丘湾乡甘家坪村,一场由“烂泥塘”引发的蜕变,正让乡村焕发新活力。7月10日,村中荷塘荷花盛放,游人往来打卡,谁能想到这片景致,曾是当地村民避之不及的淤塞洼地。这场转变始于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系统治理:通过堰塘清淤、风貌改造,烂泥塘不仅变身荷花

一元防滑垫给卫生间上“保险” 这群大学生把适老化课堂开进社区

一元防滑垫给卫生间上“保险” 这群大学生把适老化课堂开进社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邱伊娜 通讯员 张倩 李解语“花1元钱就能给卫生间上‘保险’,这堂课真值!”在杭州桐庐桐君街道迎春社区活动室里,73岁的陈奶奶握着刚领到的防滑垫,跟着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学习浴室防滑改造技巧,笑得合不拢嘴。这是该校“耆幼联护”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的“安全健康双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