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质量打造全域节水典范!山东聚焦五大领域持续发力,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19:54:00    

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22日—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关于水资源和节水的话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山东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02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1%左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98立方米、不足全国的1/6,水资源短缺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瓶颈制约。

3月20日,新黄河记者从山东省水利厅节水办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全面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初步测算,2024年全省用水总量231.59亿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23.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0.74立方米,分别比2020年下降21.28%、19.69%。在国务院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9次获优秀等次。

我省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25个、节水型社会达标县132个,均居全国第一

省水利厅节水办副主任郑龙跃介绍,我省聚焦五大领域,采取多项措施,不断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持续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完善节水制度政策体系。注重系统谋划,建立健全法规政策、标准建设、考核激励三项机制。法规政策方面,颁布《山东省水资源条例》《山东省节约用水条例》,修订《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若干措施的通知》,印发深化节约集约用水集成改革指导意见、全面加强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实施意见,配套制定水资源论证、计划用水、水价改革、水权交易等系列政策措施。节水标准方面,系统梳理制定节水标准和用水定额体系,制定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用水定额省级地方标准31部,发布《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考核激励方面,将万元GDP用水量降幅纳入对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开展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督查,以考核倒逼节水,树立正向激励导向。深化水资源税改革,全年征收水资源税47.11亿元,正组织对达到用水定额先进值的企业落实水资源税减免政策。济南等市对节水先进企业进行奖励。

深化重点领域节水。省节约用水工作联席会议每年印发全省深度节水控水重点任务清单,纵深推动全域全社会节水。承办第四届中国节水论坛,展示节水成效,极大提升山东节水影响力。农业节水方面,抓实灌区节水改造、用水计量监测、农业水价改革等关键环节,“十四五”以来,完成沿黄9市65处农业节水工程,实施72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全省大中型灌区累计安装计量设施近1.4万套。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7047万亩,4处灌区(县)入选国家试点,同步开展15处省级试点,沿黄9市全覆盖。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504。工业节水方面,我省抓牢规划水资源论证、取用水管理、节水技术推广等关键环节,利用工业项目入园等机遇,严格实施规划水资源论证,对火电、钢铁等高耗水企业优先配置非常规水,推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一水多用。先后25家企业(园区)获评国家“水效领跑者”,23项技术装备列入国家和省工业节水技术推广目录。城镇节水方面,持续推进供水管网改造等工作。全面建立城镇居民阶梯水价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共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25个,节水型社会达标县132个,均居全国第一位。累计评选省级节水标杆单位168家,节水型高校120家。

明确各市非常规水“最低利用量”,规定化工园区再生水配置比例不低于35%

全面加强非常规水利用。郑龙跃介绍,我省将开发利用非常规水作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的关键举措,政策引导、推进机制、试点建设等全面发力,推动非常规水规模化利用。政策引导方面,省水利厅、省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再生水配置利用工作的意见》,开展全省再生水配置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将再生水等非常规水纳入现代水网工程体系,将一批再生水配置项目纳入2025年投资计划。推进机制方面,明确各市非常规水最低利用量目标,规定化工园区再生水配置比例不低于35%,对具备条件企业和园区优先配备再生水等非常规水,在下达用水计划时明确最低利用量或比例。试点建设方面,6个城市入选全国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扎实推进4个再生水利用配置国家试点,选择5个县(区)开展省级试点。2024年全省非常规水利用量20.52亿立方米,其中再生水17.81亿立方米,切实发挥出“第二水源”作用。推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集群配置和循环利用,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53个,日产规模达86.71万吨。济南市出台《中水设施污水处理费用返还方案》,去年发放中水补贴917万元。烟台市针对一批千亿级项目接连上马、用水需求大增的情况,以大型园区为重点,新建一批再生水、海水淡化工程,非常规水利用能力达到52万吨/日。

去年“节水贷”入库项目106个,目前全省节水产业规模600亿元

大力发展节水产业。我省将节水产业作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范畴,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省水利厅成立节水产业推进专班,从政策供给、企业培育、合同节水管理等方面加快突破。政策供给方面,组织编制全省节水产业发展规划,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实施意见》,会同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出台金融支持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4年全省“节水贷”入库项目106个,发放贷款余额16.9亿元,全省“节水贷”余额超过110亿元。其中,恒丰银行为山东招金膜天有限公司投放贷款1000万元,落地全国首单知识产权挂钩“节水贷”业务。企业培育方面,在全国创新发布节水产业重点企业名录,济南、烟台、德州等市发现和培育一批节水产业龙头企业、集聚园区,形成节水灌溉、管材、水表、水处理剂、膜技术等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水平衡测试、智慧节水灌溉等专业节水服务,去年组建省节约用水协会,为节水产业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支持力创科技等4家龙头企业牵头建设节水技术创新中心,打造“1+N”的节水技术创新体系。合同节水管理方面,在公共机构、高耗水行业等领域实施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近130个、吸引社会资本近19亿元,4个项目入选水利部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在德州等市探索推行全域合同节水管理。目前全省节水产业企业1.2万余家,产业规模600亿元,初步形成“双核(济南、青岛)两翼(沿黄、沿海)、多点支撑”的节水产业布局。

在用水定额管理等方面持续改革创新,推动多形式水权市场化交易

创新节水推进模式。据了解,我省集成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节水控水长效机制。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集成改革方面,印发《深化节约集约用水集成改革的指导意见》,选择起步早、基础好的德州市先行先试,其经验做法此前被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推广。2025年,我省将深化水资源集约利用机制改革纳入全省水利系统十大改革攻坚行动,围绕用水定额管理、再生水利用、节水产业发展等深化改革创新。水预算管理试点方面,德州市被纳入全国水预算管理试点,省水利厅选择6个市、县同步开展省级试点。德州试点立足缺水城市现状、多水源禀赋及农业大市特色,推动建立分水源分行业全口径水预算管理机制、以农业为主体的全行业水预算管理机制、以水权交易为依托的“水银行”机制、水资源管理“一张网”平台智慧化管理机制,为水预算管理模式探索初步经验。区域综合水价改革方面,针对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当地水外调水价格差异较大、长江水消纳动力不足的情况,重点在多水源供水区开展区域综合水价改革。依托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搭建省级统一供水管理平台,2021年起,省级骨干调水工程不区分水源和工程,向胶东等地区供水实行口门统一计量水价,实现“入网皆有价、出网皆同价”,并在市县层面遴选18个县探索建立“异进同出、同地同价”水价形成机制,为构建适配国家水网建设的水价形成机制提供有益借鉴。水权改革方面,制定出台《山东省水权交易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多项制度,依托中国水权交易所等平台,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水权市场化交易。

郑龙跃表示,下一步,山东将以落实《节约用水条例》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为抓手,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以完善节水制度政策体系为统领,以打造全域节水典范为目标,深入推进全社会节水控水,不断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记者:孙锋 编辑:曹梦佳 校对:高新 校对:刘恬 剪辑:王章华 摄像:王章华

相关文章
“模力之城”跑出科创加速度

“模力之城”跑出科创加速度

西岸滨江,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过的“模速空间”成长迅猛,新扩容近5万平方米人工智能孵化空间,有望容纳约500家企业。上海北翼,过而立之年的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今年上半年新引进逾100家企业,是去年全年总数近八成。创新资源、要素、主体从各方涌来,释放着信心,透露着预期。放眼黄浦江两岸,人工智能领域,“西有模速

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加速落地

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加速落地

来源:经济参考报自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以来,这项总额达5000亿元的政策工具加速落地。短短两个月内,多地首批贷款项目已经投放。从厦门酒店升级到河南康养社区设施建设,从广西教育机构教学设备更新到海南5A级景区改造,金融活水加速流向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

辽宁首次对肉鸡养殖设备实行购机补贴

辽宁首次对肉鸡养殖设备实行购机补贴

白羽鸡是我省优势特色畜禽产业,为支持该产业发展,我省开展集约化肉鸡养殖场层叠式自动化养殖成套设备购置补贴试点,将肉鸡养殖成套设备和设施大棚钢结构骨架纳入购置补贴试点,并鼓励企业自主投档。5月16日至6月5日期间,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对自主投档设备进行了审核,审核通过产品46个,现对产品信息予以通告。

青海最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历经29年建设全面投运

青海最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历经29年建设全面投运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西宁6月29日电 (李隽)青海省水利厅29日发布消息称,该省“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工程子项目北干渠一期工程当日竣工验收,标志着青海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引大济湟历经29年建设实现全面竣工验收、整体投入运行。6月20日,航拍引大济湟北干渠一期工程的一座渡槽。(无人机照片 青

市政协五届常委会召开第二十次会议

市政协五届常委会召开第二十次会议

6月25日,政协昭通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加快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助推‘能源强市’建设”协商议政。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申琼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应到常委82人,实到67人,符合规定人数。会议听取关于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情况通报、关于“加快发

金价,大跌!

金价,大跌!

Wind数据显示,24日晚间,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跌,现货黄金盘中一度跌超2%,收报3322.93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收盘跌1.66%,报3338.5美元/盎司。25日早间,二者均有小幅上涨,截至发稿,现货黄金涨0.21%,报3329.830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涨0.39%,报3

斩获两项大奖 梧桐河农场“明星”大米热销

斩获两项大奖 梧桐河农场“明星”大米热销

精心管理的水稻田。 王艳摄□王艳 本报记者 刘畅近日,梧桐河农场大米凭借卓越的品质和良好的市场口碑,一举斩获“龙江名优好食品双佳品牌”“黑龙江最受消费者满意好食品奖”两项省级大奖。这不仅是对梧桐河大米品质的高度认可,更是梧桐河农场多年来坚守匠心、深耕品质的实力见证。盛夏六月,北大荒集团梧桐河农场的万

8月投用!福州这里新增3424套产业公寓!

8月投用!福州这里新增3424套产业公寓!

3424套公寓面积35㎡~120㎡,涵盖多种户型将于今年8月投入使用近日,记者走进江阴港城共享区,看到产业公寓三期、四期地块,一栋栋崭新的产业公寓高楼拔地而起,公寓楼内部,工人们正在开展装修收尾工作。“三期、四期公寓套房面积为35㎡~120㎡,户型从一房到四房都有,并且里面还配套抽油烟机、热水器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