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关于结直肠癌前病变 这些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1:16:00    

结直肠癌前病变指本身不是癌,但有恶变风险的组织病变,常见的有三类。

三类常见癌前病变

腺瘤性息肉:这是结直肠最常见的癌前病变,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型的管绒毛状腺瘤等,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概率最高。发现腺瘤性息肉要积极处理,切除后可使未来患结直肠癌风险降低一半以上。因此,拿到提示有腺瘤的肠镜报告,一定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处理。

锯齿状病变:部分结直肠癌可由锯齿状病变发展而来。这类病变因腺体呈锯齿状排列得名,包含增生性息肉,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以及传统锯齿状腺瘤等。多数为良性,但无蒂锯齿状腺瘤常被视为癌前病变。它比腺瘤更隐蔽,比如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扁平且有黏液覆盖,肠镜下难发现,需要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和充分的肠道准备才能检出。一旦发现,要像对待腺瘤一样切除并严密随访。

炎症性肠病相关病变:长期活动性的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累及结肠者)这类炎症性肠病,虽本身不是肿瘤,但反复炎症会使肠黏膜上皮细胞不断损伤和再生,时间久了可能出现不典型增生,进而发展成癌,一般发生在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身上。所以炎症性肠病患者确诊8~10年后应定期做肠镜检查。

此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也属癌前状态,高危人群年轻时肠道可能就有异常,需特别重视筛查和干预。

高危人群要警惕

在普通人群中,结直肠癌中年后发病率升高,50岁以上人群和有结直肠癌高危因素(家族史、肠道炎症、遗传易感、生活方式不良等)的人,是筛查和早期干预的重点对象。


01

筛查方法:给肠道做“年检”

大部分结直肠癌源自良性癌前病变,转变需数年,定期体检发现并清除癌前病变是防癌关键。一般50岁以上人群,每年大便检查结合每隔5~10年的肠镜检查是有效组合;高危人群应尽早做肠镜,进行评估。筛查中如有疑问要及时和医生沟通,别讳疾忌医,目的是早发现、早治疗。


02

治疗策略:防患于未然

发现癌前病变,原则是“能内镜解决的尽量内镜解决,内镜解决不了的尽早手术”。癌前病变处理及时预后好,即便发展为早期癌,规范手术加辅助治疗,多数患者也可长期生存,所以不要害怕检查出的问题,积极治疗能换来健康安心。

(来源:健康中国)

相关文章
关于结直肠癌前病变 这些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

关于结直肠癌前病变 这些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

结直肠癌前病变指本身不是癌,但有恶变风险的组织病变,常见的有三类。三类常见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这是结直肠最常见的癌前病变,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型的管绒毛状腺瘤等,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概率最高。发现腺瘤性息肉要积极处理,切除后可使未来患结直肠癌风险降低一半以上。因此,拿到提示有腺瘤的肠镜报告,

大熊猫“芦芦”去世,死因公布

大熊猫“芦芦”去世,死因公布

本文转自【九派新闻】;4月15日下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发文称:大熊猫“芦芦”,雄性,1999年救护于雅安市芦山县野外,同年安置在熊猫中心饲养。2025年4月4日因病抢救无效死亡。据其介绍,“芦芦”进入老年以来,熊猫中心为其制定了康养方案。针对其鼻部眼部褪色情况,熊猫中心一直通过增加“芦芦”活动

中国男子赴泰旅游在芭提雅遭两同胞殴打伤害

中国男子赴泰旅游在芭提雅遭两同胞殴打伤害

据泰媒消息,近日,泰国春武里府芭提雅警局人员接到报案,称有外国游客遭到殴打袭击并被丢弃在当地邦拉蒙县Nong Prue地区Thep Pra Sit巷,事情发生于本月12日凌晨5点左右,警方遂立即向上级进行汇报并赶往现场查看。抵达后,警方发现受害者为37岁中国男子MR. Li hailong,其嘴唇受

高速上停车步行找手机?“第一次上高速,想拍照”

高速上停车步行找手机?“第一次上高速,想拍照”

2025年4月8日,福银高速湖北黄梅段。晚21时许,交警巡逻途中发现应急车道内有两名行人,上前询问时,一男子称她(副驾人员)手机掉到车外了,便停下车来步行向后去找,不知不觉走了两三公里。交警立即用警车将二人带到停车位置,发现车门敞开、未开双闪也未设置警告标志,随即将二人护送到安全区域进行处置。原来,

腮帮子肿痛? 当心流行性腮腺炎!

腮帮子肿痛? 当心流行性腮腺炎!

来源:市场星报星报讯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为4月至7月,昨日,合肥市疾控中心发布相关提醒。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好发人群为1~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易在托幼机构和学校流行。流行性腮腺炎应如何预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合理睡

新型抗癌药攻关取得突破

新型抗癌药攻关取得突破

本报讯(通讯员 焦德芳 记者 陈欣然)在人体这个庞大的生命王国里,有一群“捣蛋鬼”——恶性肿瘤细胞,它们不仅会抢夺正常细胞的营养,还会制造有害环境破坏人体健康。近日,天津大学教授叶升团队成功破解了癌细胞的一个重要生存密码,为研发新型抗癌药物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恶性肿瘤细胞有个特殊的生存本领:当遇到

光投发现取得用于高吞吐量微滴操纵的方法和设备专利

光投发现取得用于高吞吐量微滴操纵的方法和设备专利

金融界2025年4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光投发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用于高吞吐量微滴操纵的方法和设备”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5023291 B,申请日期为2021年1月。本文源自金融界

2025年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美”活动启动

2025年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美”活动启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应妮)2025年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美”活动启动仪式20日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举行。该活动将带领驻华外交官们走进中国六省区,感悟中华文化、感知时代中国。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高政、阿根廷驻华大使马致远当天出席活动并致辞。包括9位外国驻华大使、国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