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联播专题报道《清明祭忠魂》:衡阳县祖孙三代守护红军墓,传承红色基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9:19:00    


来关注专题报道《清明祭忠魂》。1928年5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师三团与敌军在衡阳县西渡镇赤水村激战,214名烈士壮烈牺牲后长眠于此。又是一年清明,村民曾顺生带着家人来到无名烈士墓前,向先烈们敬献鲜花,表达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与哀思。

“衡阳县西渡镇赤水村村民 曾顺生: 爷爷们,今天我们又来看你们了。”

在西渡镇赤水村无名烈士墓碑前,86岁的曾顺生和家人带着精心准备的祭品,摆放在墓碑前,将一朵朵鲜花插在坟墓上,深深鞠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他还给儿女们讲述烈士们当年的英雄事迹,让子孙后代缅怀先人,铭记传统。从曾顺生的父亲开始,到他的儿子,今年是这一家三代连续守护烈士墓第97个年头。衡阳县西渡镇赤水村村民 曾顺生:

“确实对这些烈士有深厚的感情,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

1928年5月,工农革命军第七师三团与国民党反动派在赤水村激战,214名官兵壮烈牺牲,长眠于此。曾顺生从小就听父辈们讲述无名烈士的战斗故事,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深深牢记在他心里。1958年,曾顺生从军入伍,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将烈士们当成亲人,退伍后,他和父亲一起为无名烈士守墓,并于2021年修建墓碑,表达对烈士的感恩情怀。曾顺生:

“我父亲以前经常对我讲这些革命先烈的事迹,我现在也是学我父亲样子把革命先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我也经常跟我的后辈讲这些革命故事。”

曾顺生还走遍各地,搜集烈士资料,将他们的故事写成《赤水魂》,编纂成书,让更多后代了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曾顺生的影响下,当地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弘扬革命先烈遗志,传承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衡阳县西渡镇赤水村党总支书记 刘贤亮:

“铭记他们为中国解放事业作出的贡献,让他们的英灵得到慰藉,让这种红色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记者:衡阳县融媒体中心:易建军 王佩璐

编审:周红、果夫、于红臣

相关文章
湖北巴东一村庄让“烂泥塘”变网红打卡点

湖北巴东一村庄让“烂泥塘”变网红打卡点

极目新闻记者 李博通讯员 焦国斌 范宏霞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溪丘湾乡甘家坪村,一场由“烂泥塘”引发的蜕变,正让乡村焕发新活力。7月10日,村中荷塘荷花盛放,游人往来打卡,谁能想到这片景致,曾是当地村民避之不及的淤塞洼地。这场转变始于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系统治理:通过堰塘清淤、风貌改造,烂泥塘不仅变身荷花

永泰:农文旅项目多点开花 乡村振兴“加速跑”

永泰:农文旅项目多点开花 乡村振兴“加速跑”

凤落村深挖红色资源,让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春光村聚焦金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力星村盘活闲置资源,打造特色民宿集群……盛夏时节,永泰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一个个农文旅项目加速推进,孕育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激活了砥砺奋进的“新引擎”。深挖红色资源激活老区振兴新动能“七一”期间,岭路乡凤落村人潮涌动,

吴泰闸社区开展红色主题宣讲活动

吴泰闸社区开展红色主题宣讲活动

为传承红色精神,弘扬革命传统,近日,仙营街道吴泰闸社区在社区活动室开展“红色故事汇,记忆薪火传”主题宣讲活动。辖区党员、居民代表参与,共同聆听红色故事,汲取奋进力量。活动中,老党员代表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生动的语言,分享了红色经典书籍中的精彩篇章

大兴北臧村镇开展创新党课,再现革命年代感人场景

大兴北臧村镇开展创新党课,再现革命年代感人场景

新京报讯(记者耿子叶)7月1日,大兴区北臧村镇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创新党课展示活动”,作为涿良宛地区的红色故事发生地,北臧村镇本次创新党课,再现了革命年代的感人场景,现场观众深受触动。在庄严的氛围中,9名新党员在北臧村镇党委书记张华义的带领下进行了入党宣誓,全体党员共同重温入党誓词。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今昔巨变①丨昔日火海铸忠魂 今朝“仙草”富农家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今昔巨变①丨昔日火海铸忠魂 今朝“仙草”富农家

6月23日,在冠县六十二烈士纪念馆内,由声光电技术生动再现的六十二烈士奋勇杀敌的场景,将参观者带回85年前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1940年2月20日,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纵队一团三营十连,在三营教导员孙树生、十连连长王德林的带领下,奉命抢占馆陶县赵官寨,吸引和阻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数倍于己的敌人疯

烈士遗孀“大名王奶奶”:守望80年的“如愿”

烈士遗孀“大名王奶奶”:守望80年的“如愿”

来源:央广网央广网邯郸6月28日消息“等胜利了,我就回来给你盖三间大瓦房。”1944年,新婚不久的王良和王希芳在村头依依惜别。当时,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丈夫王良毅然参军,奔赴战场。“家里有我,你放心走吧!”妻子王希芳强忍着泪水,宽慰着丈夫的心。王良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邯郸大名王庄村,离开了新婚妻子。为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走进尼山区红色教育基地,沉浸式追忆革命岁月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走进尼山区红色教育基地,沉浸式追忆革命岁月

沿着盘旋山路至山顶开阔处,尼山区红色教育基地显露于群山怀抱中。6月20日,“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主题采访团来到邹城市城前镇渠家庄村,在林木葱郁的群山间,倾听革命历史的回响。尼山区红色教育基地占地60余亩,是中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也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

导演陈可辛:借《酱园弄》圆父亲未竟的“上海梦”

导演陈可辛:借《酱园弄》圆父亲未竟的“上海梦”

‍‍‍‌‍‍‌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在火热进行中。6月14日举办的金爵盛典上,本届电影节开幕影片《酱园弄·悬案》导演陈可辛深情分享了自己和父亲两代电影人与上海这座城的不舍情缘,令人十分动容。陈可辛说:“上海对我来讲有特别的感情。因为我从小到大都听我爸爸说上海,这个地方一直是他的梦想之都。他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