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水县不断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以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及救助政策为重点,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建立民政统一认定、多部门分类救助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常态化帮扶,实现“一门受理、动态监测、分层管理、分类救助”,切实兜住兜准兜好民生保障网。

连日来,合水县民政局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各乡镇,对摸排出的低收入人口进行抽查,确保精准认定救助对象。自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工作开展以来,各乡镇积极整合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网格员等力量,对突发困难户、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等重点群体逐一走访排查,详细记录家庭收入、支出、就业、医疗等信息,并同步录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同时,整合乡镇农业农村和民政工作力量,组建乡镇低收入人口审核确认专责组,负责低收入人口的申请受理、发起核对、入户调查、审核上报、档案管理等具体工作。
合水县太莪乡综合执法队副队长罗美玲说:“‘两项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以前防止返贫监测和社会救助是两套流程,要分别开展,很多信息都是重复的,现在我们整合了农业农村和民政力量,组建了工作专班,从申请受理到入户调查全程专人负责,及时发现返贫风险和救助需求,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群众也得到了及时救助。”

据了解,试点期间低收入人口总体分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其他困难人员。通过政策调整,将符合条件但未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原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分类纳入相应范围;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原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其他困难人员”认定范围;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全部加注“防返贫监测对象”标识,实现对象上的衔接并轨。
太莪乡黑木村村民陈永龙妻子每年看病支出近5万元,家里生活很困难。在“两项政策”衔接并轨工作开展中,乡村干部详细记录家里的收入、支出等信息,将他纳入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为他申请了临时救助,减轻了他的家庭负担。


为切实兜住兜准兜好民生保障网,合水县将持续及时精准掌握困难群众突发情况,有效推进基本生活救助与教育帮扶、健康帮扶、住房安全帮扶、饮水安全、产业帮扶、就业创业帮扶等政策的衔接。在低收入人口认定和日常管理过程中注重采集和更新相关信息,实现民政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重点监测指标一致,并每年开展全覆盖集中排查一次,确保其家庭成员结构、收入支出情况变化,能够早发现、早介入、早帮扶。同时,将积极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在政策、对象、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救助需求与慈善供给的匹配对接,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多样化救助帮扶,切实兜住兜准兜好民生保障网。
记者 李茜茜 郭晋健
总监制:王廷斌
监 制:邱晶晶 张玉峰
责 编:文昱绚
编 辑:赵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