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兴泉铁路泉州段新增“德化—福州”“德化—厦门”客运班列2对。车型为“AD钙”的CR200J3—C型“复兴号”动车组登场,从德化、永春、安溪、南安四地乘坐此动车组可直达福州、厦门。至此,泉州四地与福厦串起“直达生活圈”,“去省城必在泉州站中转换乘”的历史也被彻底终结。
这两趟列车,紧密连接起泉州山区县(市)与福厦双城,加速构建人才、资源、产业、文旅的双向流动通道,使德化白瓷、永春篾香、安溪铁观音、南安建材等特色产品源源不断地沿着这条钢铁动脉走向广阔市场,也为福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
记者从漳州车务段获悉,7月1日—10日,“AD钙”动车组发送的旅客量中,福州至德化日均载客1129人次,日均客座率为89.2%;德化往福州日均载客937人次,日均客座率为72.5%。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吴丽娇 宋尧 通讯员 陈柯添 林燕 黄志鑫 康庆平 吴圣超 陈安娜 林剑雄

德化开行直达福州列车 图源:瓷都德化
终结“换乘时代” 朝赏德化白瓷技 午品福州鱼丸鲜
7月起,被乘客亲切称为“AD钙”的CR200J3—C型“复兴号”动车组,开始穿梭于福州、厦门与德化、永春、安溪、南安等县(市)之间,其清新绿白配色和高效服务已成为区域新名片。
便捷的直达服务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让山区百姓的出行从“将就”变为“讲究”。“以前去福州要先到泉州站换乘,车次少、耗时长,全程至少3个小时。”来自德化的林女士道出了四地民众多年的困扰。如今德化到福州只需2个多小时,而且不用换乘,真正实现了“朝赏德化白瓷技,午品福州鱼丸鲜”的生活图景。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明贵表示,从德化乘动车可直达福州、厦门,大大拉近了时空距离,更便于自己和客户沟通交流,也免去了自己开车的疲劳。

首趟德化直达福州列停靠在站台(姚逸 摄)
串起“瓷茶香石” 凭福厦抵德动车票免景区首道门票
“AD钙”动车组的开行,更以文旅为线,将德化、永春、安溪、南安四颗明珠串联成链,一幅山海协作的文旅新图景正加速舒展。
在德化,千年窑火与现代速度交融,激发出文旅融合的璀璨火花。动车开通次日,德化便推出“凭福厦抵德动车票免景区首道门票”政策,游客持票可畅游石牛山、九仙山、云龙谷三大景区。石牛山巅1782米的险峰奇石、岱仙瀑布飞泻的银练、天空之心玻璃观景台的惊心动魄,因交通壁垒的打破而不再遥不可及。这项政策精准转化为客流引擎——动车开通首周,景区预约量较上月增长超三成。
向南而行,安溪的铁观音茶香正随轨延伸。就在动车开通后第四天,安溪铁观音亮相北京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推介会,捧回《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证明书》。这张“国字号名片”与飞驰的动车交响共鸣。循着轨道延伸,安溪“一茶三香”的氤氲茶韵穿越时空,将“茶乡生态”资源腹地与沿海客源市场的山海之距悄然拉近,为文旅产业注入澎湃“流量”与持久“留量”,驱动“茶乡生态康养”等特色产品加速深度开发与市场转化。

旅客乘坐首趟德化直达福州列车(姚逸 摄)
兴泉铁路永春站坐落于“中国香都”达埔镇,距魁星岩、五里古街等景点仅10余分钟车程。动车缩短的时空距离,正将永春推进福州、厦门游客的“周末微度假圈”,将永春“香醋瓷”三绝悄然织入文旅网络。沿着铁路飞驰而来的游客,正涌入永春,追寻独特的非遗魅力。这条钢铁动脉,不仅便捷地将八方来客送达非遗之乡,更将芬芳的篾香、醇厚的老醋、精巧的漆篮等非遗瑰宝,源源不断地送往沿海、走向世界,让永春的千年技艺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焕发光彩。
“复兴号”如同一根灵动的丝线,串联起南安北站周边的商贸物流集群与散落的文化遗珍:从官桥牛肉羹的浓香、洪濑鸡爪的滑韧,到英都麻糍的软糯,地方风味随铁轨延伸飘向远方;而站前立体交通网络更无缝衔接九日山祈风石刻的千年海丝记忆、蔡氏古民居的砖雕传奇,让游客下动车即步入“闽南文化露天博物馆”。当“AD钙”动车组飞驰而来,南安不再仅是过境驿站,而是闽西南黄金旅游带上的重要锚点。
四地文旅资源在车轮飞转中深度耦合:南安石魂的雄浑厚重、德化白瓷的冰清玉洁、安溪茶山的层叠翠绿、永春篾香的氤氲缭绕,被轨道编织成“一小时文旅圈”的斑斓锦带。这条文旅走廊上,晨谒南安观石魄,午赴德化捏陶土,暮抵安溪采茶青,夜至永春制篾香,因高效交通而成为现实行程。

德化站开行直达福州城际列车(陈明 摄)
“小站点大服务” 建成泉州市首个火车站内党群服务站
兴泉铁路泉州段沿线的德化、永春、安溪、南安四站虽非枢纽大站,却成为区域“微循环”的关键节点。各站点通过精细化服务保障,让“小站”发挥“大作用”。
昨日,在德化县盖德镇的兴泉铁路德化站,两名旅客在党群服务站了解德化旅游、德化白瓷等情况。他们所在的地方是德化站建成的泉州市首个火车站内党群服务站。旅客出行中遇到问题,都可以到此处进行咨询。
除了德化站,永春站、安溪站和南安站也下了不少功夫——排查和维护人工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实名验证闸机及进出站闸机等关键设施,优化运输组织、提升服务品质,全力保障旅客旅途平安、有序。
帮助旅客实现“最后一公里”无缝衔接的公交、客运及出租车接驳服务也同步进行。比如永春站的3条公交线路(8路、20路、21路)日均运行106班次,末班车时间与最后一班动车到站时间衔接;安溪站通过3条公交线路(7路、10路、K3路)日均提供74班次服务,并联合闽兴出租车、锋动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实现“随到随走”;南安站客流量小,目前开通26路公交,设置了出租车专用通道和志愿服务台,方便旅客快速出行。
交通红利变现 助力人才和城市“双向奔赴”
便捷的交通网络为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和安溪茶学院的产教融合与人才交流注入新活力,两校均迎来发展新契机。
“交通红利正在转化为新活力。”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国鹏说,师生出行更加高效便捷了。此前,学院师生前往福州、厦门等地,往往需要到泉州站中转,路途耗时久,出行过程繁琐。增开班列后,从德化站出发,乘坐C923次列车仅需2小时41分便可直达福州站,到厦门也有直达车次,“对于经常参加学术交流、专业竞赛、实习实践的师生而言,交通效率的提升让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和工作中。”不止如此,时空距离的缩短,也更有利于促进校际交流合作与人才引进,助力招生就业与产教融合发展。
安溪茶学院同样受益明显。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列车开通后,安溪茶学院的师生可通过安溪东站快速往返于安溪、福州、厦门和泉州市区等地,开展学术交流、实习就业、科研合作等活动将更加便捷,“还有助于吸引优质生源与师资,也方便高层次人才(如兼职教授、行业导师)往返授课或开展合作,使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产学研的合作,可更高效对接省内茶产业、光电产业等企业资源,深化产业联动,攻关全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

紧靠中国香都香产业园区的兴泉铁路永春站,有力助推当地香、醋、瓷等特色产业,以及文旅经济发展壮大。 (康庆平 摄)
“说走就走!” 坐上“AD钙”畅享泉州山地生态游
今年暑期,泉州千场文化盛宴与沉浸式演绎,以“三个100”惠民举措打造核心亮点:100场街头巷尾的微演艺、100条文化探源的精品线路、100处遍布城乡的优惠消费点,全方位奉上“知行泉州·读懂中国”的夏日文旅行程。
茶之旅:安溪今夏以“山谷畅氧·乐享水趣”为主题,打造铁观音茶文化与藤铁工艺的沉浸式体验。游客可在茶山梯田采茶制茶,沿溪流感受《兰亭序》曲水流觞的雅趣,夜间更可参与茶艺沙龙与非遗光影秀。
香之旅:永春聚焦“魁星+白鹤拳”文化,推出状元NPC情景互动、“魁星少年游”手势舞挑战赛。游客可习练白鹤拳强身健体,探秘百年篾香工坊,在古厝院落体验制香静心之乐,解锁文武双全的闽南精神。
瓷之旅:德化溪谷文化生活季火热开启,在“集福碰瓷”消费季亲手拉坯烧制白瓷,于生态T台秀邂逅“瓷装”时尚,夜游狂欢季感受陶艺与电音跨界碰撞。
石之旅:南安“我在南安”主题活动融合工业与山水,稻梦岛田园音乐露营、水陆空运动基地释放激情,“成功故里”非遗木偶戏、红色爱国线串联“石都”匠心,国际啤酒节与武荣夜市点亮仲夏夜色。
山河有约,一程尽览!从茶山晨雾到瓷都星夜,从古厝檀香到石韵铿锵,四城风华正沿铁轨铺展——这个夏天,跳上“AD钙”动车,与泉州的千年烟火撞个满怀!
从“换乘困局”到“一站直达”,列车飞驰,拉近的不仅是时空距离,更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可能性。放眼全国,贵州、湖南等地通过打通山区直达枢纽城市通道的类似实践已证明:轨道延伸之处,必有人气聚集、产业勃兴,将显著提高区域流动性,开启区域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