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纪录片类型化新观念带来创作新视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6:26:00    

【文艺观潮】

作者:韩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

创作类型化已成为全球影视产业的重要特征,在纪录片领域也早有实践。纵观全球,西方纪录片市场已拥有相对成熟的纪录片类型。BBC数十年深耕自然纪录片创作,形成了《王朝》《地球脉动》等“自然历史蓝筹大片”的品牌。美国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以纪实节目为特色,《荒野求生》等作品携类型化叙事的基因而来。但中国纪录片的类型化进程总体略显缓慢。这一状况的背后,是业界长期缺少从文化工业视角审视创作的传统——纪录片不应只关注创作者的个人表达,还应注重观众的审美感受。这种创作取向固然成就了纪录片的文化深度与艺术高度,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产业化、大众化、国际化传播方面的发展脚步。因此,实现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双赢,我们需要以新观念、新视野审视纪录片的类型化问题。

资料图片

类型的固定性、封闭性与纪实的过程性、开放性矛盾可调和

特定题材的纪录片在类型化探索实践中诞生了类型纪录片。这是一种匹配观众观看期待,工业化制作、强市场导向的文化产品。类型化既是一种模式总结,也是一种创作指导规范,以保证节目生产的稳定与高效。在文本上,纪录片的类型化表现为内容表达的程式化。程式是被创作者和观众双方都认可的同一类型文本中共有的核心元素或手段。在运作方式上,类型化代表了流行化、可复制和标准化。类型化本质上是对市面上相对成熟且流行的某类作品的总结和复制。题材相似、程式相似的纪录片构成了一种类型,也让某类型纪录片成为一个集合概念。后来生产的纪录片可参照之前同类作品的标准和程式来制作传播,这种可模仿性和易复制性,推动了纪录片制作的标准化、流程化,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快速匹配用户。

但这些特点也让部分从业者担心,类型化会让纪录片沦为一种机械复制的流水线产品,为观众制造单一程式的“审美茧房”。因为类型化与商业化是一对“姊妹”,许多纪录片类型一火,就被批量复制,使观众对某一类型程式快速产生审美疲劳。而且类型化的另一争议点在于:虚构可以“套模版”,“真实”也可以“套模版”吗?影视剧的类型化,意味着创作者与观众达成了一定的约定,情节往往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而纪录片拍摄讲求“挑、等、抢”,记录对象即现实世界,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看,类型的相对固定性、封闭性与纪实的过程性、开放性之间似乎存在天然矛盾。但实际上,这一矛盾在文本中是可以调和的。在纪录片的类型化实践中,决定类型的程式和元素可以理解为叙事建构的框架和载体,它因经受过市场验证而相对固定下来,而其承载的纪实内容则是开放的,仍拥有巨大的生长空间。

资料图片

类型化探索需要深入挖掘生成特定类型的心理学、社会学依据

纪录片的类型化问题实质,可理解为探讨纪录片以何种身份和姿态面对观众的问题。类型化旨在传播接受上满足观众的特定心理期待和诉求。因此,纪录片的类型化探索,不能简单迎合观众的某些浅层欲望,而是要透过作品的表象,深入挖掘生成特定类型的心理学、社会学依据。

美食类纪录片是当今国产纪录片市场化程度高、观众基础大的类型之一,推动了我国纪录片的大众化传播。“舌尖上的中国”IP获得观众追捧,不断推出新一季作品。其成功契合了中国老百姓心中“民以食为天”的朴素哲学观念。这种人与美食关系的探索,成为当下美食纪录片的创作方法论。

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则以富有建设性的价值取向和现实主义的美学气质见长。例如《柴米油盐之上》《田野之上》在生动呈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图景,以视听表达凝练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方案的同时,用普通人的逐梦故事激励人心;《中国医生》《是坏情绪啊,没关系》对特定职业或群体富有人文关怀的观察,能打破认知偏见,促进社会沟通。许多作品既呈现出强烈的真实感,也凝聚了温暖人心的情感,给人以精神力量。这种富有建设性的类型美学特质,形成纪录片创作的新气象和新趋势,也成为中国纪录片人回应社会热点和时代关切的体现。

资料图片

此外,自然类纪录片是近年来中国纪录片中成长最快的类型之一。自然类纪录片在类型化叙事技巧方面锐意创新,呈现出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转向”的新特点,对人们对自然和诗意的栖居生活方式的向往期待进行有力回应。从国家公园的生态秘境到云南亚洲象北迁的动物故事,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类型化也是纪录片提升传播效能的策略,明晰类型成为精准匹配受众的关键

相较于其他影视类别,纪录片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与国际传播价值往往被置于更高的位置。类型化作为重塑纪录片产业生态的重要抓手,不仅是连接创作者与观众的有效桥梁,更可以成为推动创新的阶梯。

类型化是纪录片提升传播效能的重要策略。在视听流媒体平台上,类型标签的清晰划分,为观众提供了直观的导航路径,让人能迅速找到符合自身兴趣的内容。这种“贴标签”的方式不仅缩短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也让纪录片宣推有的放矢。

此外,在大型影视节展和交易场合,明晰类型也是精准匹配平台方的关键。曾经,中国纪录片在类型定位上有些模糊,与国际市场分类和命名方式不统一,是导致其“走出去”困难的重要原因。例如,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的类型定位较宽泛,难以在国际市场快速锁定目标受众。因此,中国纪录片在进行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应明晰类型定位,实现与国际市场的话语衔接。这不仅能提高匹配度,还能增强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

资料图片

当然,类型化并非“万金油”。随着观众兴趣与需求的变化,类型化也在动态演进。在视听产品的类型竞争中,纪录片及其代表的纪实美学逐渐渗入影视产业的其他品类,并呈现出兴盛之势。这本身代表了一种去类型化的趋势。例如,电影《吉祥如意》《雪豹》以朴素的纪实风貌革新了观众的审美体验;而以往强调竞技元素的真人秀类型,也注入了更多纪实成分,打造出《向往的生活》《种地吧》等慢纪实节目,在加速社会抚慰观众心灵。这种反套路、求差异的节目生产策略,正是基于类型,又超越类型的融合创新。

类型程式和元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可以交织并存的。即使在强调类型化的电影领域,类型电影的分类和名称至今没有统一说法,其类型程式也非一成不变。纪录片的类型化创新,本质上是一种文本内部元素的增删与再搭配,通过建立新的“完型”,升级“模版”,既满足观众既有期待,又能打开观众的审美新视野。这种创新不仅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也为其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纪录片的类型化探索,核心目标是依靠提升产业化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纪录片既不能过度商品化,追求娱乐至上而丧失本真,也不能过度追求个人表达,孤芳自赏。正如好莱坞除类型片外也有独立制片和作者电影,纪录片按生产模式划分也有工业型与作者型。中国的市场足够广阔,打造纪实的视听盛宴,既需要淮扬刀工式的慢工精雕,也需要快餐式的类型化产品。只有多样共生、有机平衡,才能实现纪录片产业的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6日 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33家机构发起2025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议

33家机构发起2025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议

近日,由中国疾控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主办的第十一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大会在京召开,主题为“科技创新 协同发展”。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联合健康报社等32家机构共同发起主题为“健康生活方式·责任共担·全民共享”的2025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议,提出秉持“上医治未病”的东方智

中国乒协:运动员孙闻赛后情绪失控摔拍,给予停赛1轮处罚

中国乒协:运动员孙闻赛后情绪失控摔拍,给予停赛1轮处罚

中国乒乓球协会关于对四川丰谷俱乐部运动员孙闻进行处罚的决定在8月30日晚进行的2025赛季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常规赛第三阶段男子团体山东魏桥·向尚运动对阵四川丰谷的第四场单打比赛中,四川丰谷俱乐部运动员孙闻2:3负于山东魏桥·向尚运动俱乐部运动员林昀儒后,情绪失控摔拍引发争议。考虑到孙闻此行为违

华为大战三星,苹果慢跑入场,折叠屏“软件定义硬件”时代要来了

华为大战三星,苹果慢跑入场,折叠屏“软件定义硬件”时代要来了

日前,三星在一则Galaxy Z Fold7的广告中调侃了一下iPhone,“嘲笑”其无法稳定立在桌面上,而自家的折叠屏不仅可以稳固地竖放在桌面上,还能分屏双视频播放。在主流手机品牌都早已入局折叠屏的当下,面对三星的“挑衅”,苹果的确无力还击。不过,这一情况要在明年扭转了。多方消息均表明,苹果会在2

《海昏行》今日上线腾讯视频

《海昏行》今日上线腾讯视频

玩法持续上新 IP出圈传播  当“海昏”碰上“网剧”会产生出怎样的火花?  一只来自西汉的青铜麒麟,竟将一名现代青年与海昏侯刘贺的命运紧密相连,一场跌宕起伏的海昏传奇由此开启……8月30日,全国首部“大遗址IP热血网剧”《海昏行》上线腾讯视频。观众借助网剧进行海昏之旅的同时,这座古老的侯国遗址也迎来

泰格医药上半年净利大跌22.22%:CXO复苏中还有尚未被照亮的地方

泰格医药上半年净利大跌22.22%:CXO复苏中还有尚未被照亮的地方

文 | 医药研究社随着创新药资产价值持续回归,CXO(医药研发生产外包服务)行业阵痛完全消弭了吗?“药明系”稳定性毋庸置疑。据最新财报,2025年上半年,药明康德营收为2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6%;归母净利润为85.6亿元,同比上涨101.9%。药明生物营收达99.5亿元,同比增长16.1%

《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英文版)新书发布会在雅典举行

《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英文版)新书发布会在雅典举行

经济日报雅典8月28日讯(记者刘之语)《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英文版)新书发布会暨“浴火涅槃:文明与战争”国际学术研讨会28日在希腊雅典举行。本次活动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向世界展示中国学术界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学术资源共享与研究方法互鉴。中国驻

有什么事不能开学再说?这些不能!

有什么事不能开学再说?这些不能!

新学期开始了~今年秋天,有这些政策值得关注新学期,新气象怀揣梦想,携手奋进向未来!来源:中国政府网编辑:刘博宇编审:赵宗杰 张革终审:刘畅 雷建军总监制:肇慧茹

中国希望通过九三阅兵向国际社会传递什么信息?外交部回应

中国希望通过九三阅兵向国际社会传递什么信息?外交部回应

8月28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首场记者招待会。有记者提问:分析人士认为,9月3日的阅兵式和其他周年纪念活动不仅具有纪念意义,也是中国展示其日益增强实力的机会。中国希望通过此次展示向国际社会传递什么信息?外交部部长助理洪磊:爱好和平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