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报记者:李秋玲 通讯员:宋成均 张宝林
近年来,宜宾市长宁县梅白镇针对农村空心化、治理效能不足等痛点,创新探索“夜校+院坝会”模式,将政策宣讲、技能培训、民意征集等治理要素有机融合,在灯火通明的院坝里开辟出基层善治新路径。
农技夜校点亮致富“技能灯”
夜幕降临,梅白镇联合村的农民夜校灯火通明。这里是村民解决生产难题的“及时雨”和掌握致富本领的“充电站”。
“周主任,我家高粱叶子虫印多得很,咋办?”6月23日晚8时,种粮大户胡良银的提问得到农技员周国志的响应:“这是高粱粘虫!明天带大家下地现场学习如何防治!”夜校课程紧贴农时,覆盖水稻防病、补贴政策解读、土地流转实操等生产生活热点。65岁老党员陈大爷感慨:“‘土地流转’以前总弄不明白,今晚技术员用自家田打比方我一下就通了!”

梅白镇整合农技专家与本土乡贤组建讲师团,将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今年以来,全镇8个村(社区)开展农技培训46场,覆盖农户超1200户,解决种养技术难题237个,吸引力辐射周边乡镇。
院坝议事点亮文明“新风灯”
院坝会是村民共商共治、培育文明乡风的平台。
在文化村院坝会上,村支书周家容提议:“办酒不铺张,礼金不超200元——咱村新规矩,大家说行不?”养殖户刘大哥说:“早该这样!去年随礼花了8000多元,能省下买饲料的钱了!”经讨论,“红事随礼≤200元、白事简办”等6条新规通过。村委会配套“积分兑换”制度,守规家庭可攒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安全意识已经在院坝扎根。应急队员胡大洪手持灭火器教学:“提拔握压!遇小火先断电再灭火!”居民轮番实操。针对夏季防火,宣讲结合邻村野外用火案例警示风险,明确违规法律后果及举报途径。梅白社区书记龚喜林警示电动车“飞线”充电隐患:“这像楼下埋‘炸弹’!”全镇“安全宣传月”期间,共举办坝坝会23场,发放资料5000余份,覆盖3000余人次,巡查整改隐患42处,居民普遍掌握应急技能。
创新模式点亮平安“守护灯”
梅白镇将模式融入基层应急管理,形成闭环机制:利用农闲夜开展安全知识普及,以方言讲解、案例警示、实操演练等确保知识入脑;同步收集隐患点(如老旧电线、违规充电等)实现早发现;各村配齐应急物资,培训“民间应急力量”,形成完整“防火链”。
长宁县有关领导表示,梅白镇 “夜校灯火” 与 “院坝围坐” 的创新实践,不仅破解了农村人口分散、信息不畅等治理难题,更将政策宣讲的“最后一公里”转化为服务群众的“零距离”。这一模式深度契合国家“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通过群众参与式治理激活乡村内生动力,让技术赋能与文明乡风在田间地头生根,让安全防线与民生温度在院坝议事中筑牢。从农技夜校的“技能充电”到院坝会的“民主协商”,长宁县正以基层治理的“微创新”撬动乡村振兴的“大动能”,让一盏盏灯火照亮的不仅是村民的致富路,更绘就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鲜活图景。
编辑:邵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