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阳台上的菜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0:57:00    

他们是写字楼里忙碌的上班族,对着电脑屏幕,敲击着键盘,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下班后,他们摇身一变,成了自家阳台上的“农夫”,精心照料着那些蔬菜瓜果,沉浸在一片绿意之中。

阳台种菜

28岁的李阳是一名广告策划人,家住运河区学府花园小区。

曾经他也和同龄人一样,下班回到家后,点个外卖,窝在沙发里追剧打游戏。

时间久了,李阳觉得生活枯燥乏味,这个年龄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

偶然一次,他在手机上刷到了一个在阳台上种菜的视频,从此他便有了新身份。

每天下班后,他不再像以往那样瘫在沙发上刷手机,而是迫不及待地走进阳台。

在这个不足5平方米的小空间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盆,里面种着生菜、香菜、辣椒等。

“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想在忙碌的生活中找点不一样的乐趣。没想到,这小小的阳台菜园,成了我每天最期待去的地方。”李阳笑着说。

在写字楼里,他是为了工作而忙碌奔波的打工人,压力如山;而在阳台上,他是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农夫”,看着种子发芽、长大,心中满是宁静与喜悦。

这种从紧张的工作节奏到悠然的田园生活的转变,让他找到了生活的平衡。

下班后,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向阳台,他看着一阳台的绿色,走到这个跟前看看,走到那个跟前摸摸,记录着这些蔬菜的生长。

工作一天下来,难免会感到疲惫和烦躁,但只要走进阳台,看到那些生机勃勃的蔬菜,李阳的心情就会瞬间变好。

“浇水、施肥、修剪枝叶,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能让我忘却一切烦恼。”李阳说。

每到假期的时候,李阳也不爱出门,索性就在菜园旁放了一把躺椅,拿一本书,看看书,瞅瞅菜。

在沧州,像李阳这样在阳台种菜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在城市的喧嚣中,为自己开辟出一片小小的田园,在种菜的过程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田园时光”

周梓园今年32岁,来沧州工作已经5年了。

去年,她搬进了运河区阳光国际小区的新家,开启了属于她的“田园时光”。

“当时挑选这个住处的时候,我就本着一个标准,必须有间阳光充足的小阳台。”周梓园说。

新家是她和别人一起合租的房子,她租的这一间恰好有个3平方米的小阳台。

她在这个小阳台上,精心搭建起种植架,这里种满了她心心念念的番茄。

这些番茄,从破土而出的嫩芽,到逐渐长出果实,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她的心血。

“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就像看到了生命的奇迹,那种成就感是在工作中很难体会到的。”周梓园说道。

在她眼中,阳台种菜不仅是一种兴趣,更是一种心灵寄托,从被工作裹挟的打工人,变成了能够掌控生活节奏、亲近自然的“都市农夫”。

因为住处离公司较近,她午休时间,也会回到家里,去看看这个小菜园。

“以前总是觉得生活很单调,现在每天早上起来给这些蔬菜浇浇水,看着它们茁壮成长,感觉自己的生活多了一份不一样的色彩。”周梓园说。

阳台种菜还成为周梓园的一种社交方式,催生了独特的“种菜社交”。

她在社交平台上展示自己的种菜成果,分享种植心得,与网友们互动交流,建立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种菜群。

她还在小红书上,发布了大量的种菜笔记、种植攻略和成果展示。

从种子发芽,到收获蔬菜,每一个阶段都被记录下来,吸引着众多网友的关注和点赞。

网友们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验,互相请教种植技巧。

“我在小红书上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交流种菜的心得,分享收获的喜悦,这种感觉很棒。”周梓园说。

“现在下了班,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逛逛绿博园,为我的农耕生活置办装备。”周梓园说。

周梓园的抖音号里,搜索的话题也是关于阳台种菜的,关注的博主也是专门讲解种植技巧的。

这份小小的牵挂,让她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不再孤单,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

花园变菜园

张翠柳家住运河区一城枫景小区,是我市一家幼儿园的老师。

几年前,张翠柳家的阳台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和绿植。直到随手种的一盆香菜在阳台上扎了根,她和丈夫决定,把阳台上的花全部换成蔬菜。

生菜、菠菜、香菜、油麦菜、土豆、洋葱......张翠柳家的阳台上一片生机盎然。

“我和丈夫都特别喜欢大自然,每天下了班就喜欢沿着运河边散步,看见别人家的菜地种满了辣椒和西红柿就十分羡慕。”张翠柳说。

去年冬天,张翠柳和丈夫把5平方米阳台重新设计改造了一番,还专门装上了暖气片,把花园变成了菜园。

每天下了班,夫妻俩争先恐后地钻进阳台,看着绿油油的青菜,他们爱不释手。

“你知道品尝着自己亲手种的蔬菜是啥感觉吗?那种清脆可口,香甜汁嫩的口感,让人特别满足。”张翠柳说。

前不久,家里的菠菜出现了问题,起了很多腻虫,张翠柳查资料、看视频,学了很多蔬菜种植知识,也顺便了解了很多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腻虫治理成功后,她还把经验传授给身边跟她一样喜欢种菜的朋友。

夫妻俩天天在小菜园里摸索,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快乐。

“我家就喜欢攒各种各样的泡沫箱子,有时候出门还会把一些合适的泡沫箱子捡回家,看看适合在里面种些啥。”张翠柳说。

这个小菜园,对于张翠柳来说,不仅能缓解一天的工作压力,更能让人回归宁静。

“前几天,菜园里熟了两个草莓,我丈夫小心翼翼地摘下来,洗干净装进白色的小盘子,拿了两把小叉子放在我面前,我觉得太有仪式感了。”张翠柳说。

小菜园每天带给张翠柳不同的幸福感,蔬菜可以随吃随摘,还能增添生活乐趣,丰富精神世界。

智能种菜机

孙浩林今年30岁,从事人工智能工作。一年前,孙浩林迷上了阳台种菜。

因为从事的专业与人工智能有关,孙浩林的菜园有些与众不同。

传统的种菜方式要与城市的现代化同步,在科技的加持下,孙浩林的阳台种菜变得“高大上”起来,充满了科技感。

各种智能设备、新型种植技术,让孙浩林的阳台种菜之路更加便捷和高效。

智能种菜机成了孙浩林的首选。他在自家阳台放置了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了自动滴灌系统,通过手机APP就能实时监控蔬菜的健康状况。

他只需在手机上下载一个软件,轻轻一点,就能了解蔬菜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光照、水分和养分。

“这就像是给蔬菜请了一个私人管家,所有的数据一目了然,种菜变得轻松多了。”孙浩林笑着说。

“红鸟”番茄,垂直生长不超过60厘米,非常适合狭小的阳台空间;“绿宝石”番茄即便在日均3小时光照下依然能够挂果,适合城市阳台光照不足的环境;“铁皮”番茄对白粉病免疫率达98%,能减少病虫害的困扰……

这些种植经验都是孙浩林在不断地尝试中总结出来的。

除此之外,孙浩林还利用3D打印技术,定制种植器皿。他还在“阳台菜园”里打造了鱼菜共生系统。

“3D打印定制盆器可以根据阳台的空间和个人喜好,打造出独特的空中种植矩阵,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孙浩林说。

种菜养鱼,这是孙浩林父亲年轻时的梦想,没想到孙浩林把鱼菜共生系统变成了现实。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生态循环,既环保又有趣。

当他们亲手埋下种子,看着幼苗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直至收获果实,这个过程充满了惊喜与期待。

在这个小小的阳台上,他们种下的不仅是蔬菜,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 董芳辰 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
杭州:女子上门做饭月入近2万遭质疑,本人回应“每天跑6单”90%为女性客户

杭州:女子上门做饭月入近2万遭质疑,本人回应“每天跑6单”90%为女性客户

“我现在是一天平均去六家,所以能达到月收入近2万,如果跑三家或者两家,那就只有我的一半,或者1/3。我目前就是稳定在一个月1万6-2万之间。”近日,浙江杭州一女子上门做饭的视频引发关注,5月9日,潇湘晨报记者与潘女士取得联系,潘女士说,“视频突然得到这么大关注,我觉得可能是这份工作对于很多人来说挺新

“童”享好时光 ·一起“趣”劳动——信阳市平桥区幼儿园周末实践活动

“童”享好时光 ·一起“趣”劳动——信阳市平桥区幼儿园周末实践活动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五月,信阳市平桥区幼儿园以“‘童’享好时光 一起‘趣’劳动”为主题,为孩子们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五一假期实践活动。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体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意识。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走进生活、亲近自然,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时光。

阳台上的菜园

阳台上的菜园

他们是写字楼里忙碌的上班族,对着电脑屏幕,敲击着键盘,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下班后,他们摇身一变,成了自家阳台上的“农夫”,精心照料着那些蔬菜瓜果,沉浸在一片绿意之中。阳台种菜28岁的李阳是一名广告策划人,家住运河区学府花园小区。曾经他也和同龄人一样,下班回到家后,点个外卖,窝在沙发里追剧打游戏。时间久

“太烦了,就1秒钟!”多位明星接连曝光遭遇,女性更危险!

“太烦了,就1秒钟!”多位明星接连曝光遭遇,女性更危险!

5月6日演员胡兵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工作人员的包被抢 “各位朋友如果来巴塞罗那要注意保管好随身携带物品我发型师的包包被自行车飞车党抢了”当晚,胡兵在直播中透露了他在巴塞罗那旅行时团队成员包包被抢的全过程“有一辆自行车路过一下子就把化妆师的包包抢走了”胡兵建议,在外旅行时护照一定要贴身保管前几天演员

30岁中国女游客五一期间在印尼溺亡,为找回自己的相机而潜入大海

30岁中国女游客五一期间在印尼溺亡,为找回自己的相机而潜入大海

据印度尼西亚媒体报道,东加里曼丹警方当地时间5月3日表示,一名30岁的中国游客在东加里曼丹卡卡班岛潜水时失踪,现已被发现溺亡。据报道,遇难游客名为张晓涵(Zhang Xiao Han,音译,下同)。她在一次卡卡班岛附近的休闲潜水旅行中,发现自己的GoPro落入海里,为找回自己的相机而潜入大海。当地搜

【乡村振兴看发展】麦积区加强设施农业管护 助力农民增收

【乡村振兴看发展】麦积区加强设施农业管护 助力农民增收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马玉婷 王玮瑕)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麦积区立足区位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设施蔬菜产业作为富民强村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扶持、科技赋能、市场引导等举措,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设施农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走进渭南镇杨赵村设施蔬菜定点保供配送基地,西瓜大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初升高要考上重点中学”“高考报志愿要选热门专业”“30岁前必须结婚”“35岁前一定要生子”……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过好生活要参考的种种“标准答案”。不少人感叹,人生就像一场考试,每个阶段似乎都有一个既定的“标准答案”在等着我们,偏离这个“框框”就会显得格格不入。但人生真的有“标准答案”吗?图源

马丽哭诉家人遭网暴

马丽哭诉家人遭网暴

5月3日,著名演员马丽继续为宣传电影《水饺皇后》跑路演。在与长沙站的观众互动时,马丽突然情绪崩溃,流着泪讲述了自己和老公、沈腾与太太这两家人所遭受的长达10年的网暴,以至于她和沈腾都不敢与各自的家人公开出去玩。马丽说,这些年从夏洛(《夏洛特烦恼》)开始,有很多很多“特殊的一些人群”,会伤害到沈腾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