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创AI答疑品类半年后,网易有道很快就推出了迭代产品。
8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POWERED BY 子曰”有道AI新品发布会上,网易有道一口气推出了有道AI答疑笔Space X以及音视频翻译平台,还展示了全面AI化的有道词典。对此雷科技也进行了详细报道,可全网搜索查看。
过去几年,我们曾先后评测过多款有道词典笔,从最初的即扫即译,到后来的AI语法讲解,凭借着精准的场景切入和持续的功能创新,有道词典笔几乎成了这个品类的代名词。
而今年,他们更是在深厚的积累上又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革新,尤其是有道AI答疑笔Space X的推出,把长期困扰K12(小初高)学生和家长的“即时答疑”需求,直接拎到发布会C位,并且把定价从SpaceOne时候的1699元降到了1199元起,性价比更加突出。

(图源:网易有道)
小雷也抢先拿到了这款新品,接下来就让我们试试它的成色。
这支笔,有点不一样
首先呢,有道Space X的设计,和我们印象中的词典笔,或者说任何一款学习硬件,都不太一样。
嗯,这个说法可能还不够准确,让我换个方式说——有道Space X的设计,试图在“笔的形态”和“大屏交互”之间找到一个绝佳的平衡点。
真要类比的话,它给我的感觉,就像一块被打磨得温润如玉的鹅卵石,边框采用了香槟金的配色,握在手里不大不小,刚刚好。它没有多余的棱角,唯一的目标似乎就是让你能舒适地长时间握持。

(图源:雷科技摄制)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它正面那块4.4英寸的OLED高清大屏。
这块屏幕三面窄边,顶部略宽一些,屏占比还不错;105%NTSC色域,1210x568的分辨率,色彩和清晰度都没什么毛病,实际观感清晰干净,也基本不会出现亮度不足的情况。
在大模型答疑越来越依赖图文和视频交互的当下,一块好屏幕是所有体验的基础。有道显然很懂这一点。

(图源:雷科技摄制)
等等,你说笔头在哪?
玄机就在机身的底部。这里是一个宽度达到3.6cm的超大扫描窗口,比市面上绝大多数词典笔都要宽上一圈。这意味着在扫描大段文字时,它的容错率更高,效率也更快。

(图源:雷科技摄制)
除了这个核心的扫描笔头,有道Space X全身的按键极简到了极致,只有一个电源键和一个拍照键。

(图源:雷科技摄制)
机身侧面是SIM卡槽,意味着它除了Wi-Fi,还支持4G网络,让答疑这件事可以随时随地发生。
握持有槽点,解题能“讲透”
颜值这块儿,我就不多赘述了。
毕竟作为一款学习硬件,外观顺眼固然是件好事,但实际的辅导效果才是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
开机后,有道Space X的主界面非常简洁,以卡片的形式陈列着几项核心功能,而基于“子曰”大模型的小P答疑功能,毫无疑问地占据了C位。

(图源:雷科技摄制)
很显然,这就是我们这次要体验的核心。
根据官方介绍,基于“子曰”教育大模型的支持,有道Space X可以完成全学段、全学科的互动式答疑精讲,核心亮点在于它能像真人老师一样,循序渐进地为孩子讲解难题。
一不做二不休,我直接从我侄子的练习册里翻了几道他之前标红的错题,准备试试这支笔的成色。
1、数学:体验很颠覆。
正所谓“理科最能体现AI的逻辑能力”,所以我先选了一道初中几何的填空题。
这道题涉及到三角函数的应用,属于那种“想到了就豁然开朗,想不到就抓耳挠腮”的典型。
用笔头扫入题目后,有道Space X会给出循序渐进的分步骤解析。

(图源:雷科技摄制)
接下来,它更是可以直接生成一段“板书式视频”。
伴随着清晰的语音讲解,整个证明过程,就像老师在黑板上一样,一步步动态地展示出来,每一步的推理依据都讲得清清楚楚。
你别说,这体验真的有点颠覆,它不是在“给答案”,而是在“教思路”。这种可视化的讲解,对那些空间想象能力稍弱的孩子来说,简直是福音。
就是有的时候,信息密度太高,字会显得有点小,后续可以改进一下。
2、物理:互动式答疑吸睛。
那么,我们再来试试更复杂的。第二道题,我选了高中物理的受力分析题,需要对一个斜面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老样子,分步骤解析、板书式视频一应俱全,小P老师的声音还在不疾不徐地解释着:“……此时物体A受3个力,分别是垂直向下的重力G……”,整个过程条理分明,逻辑清晰。

(图源:雷科技摄制)
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我甚至可以在视频下方进行追问,比如“为什么摩擦力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上的?”,有道Space X也能立刻给出针对性的文字回答。
有点牛的,这就是所谓的“互动式答疑”吧。
3、语文:水平堪比专业老师。
理科看下来很强,那文科呢?我找了一道高中语文的古诗词鉴赏题,考的是分析诗句中“愁”字的双关含义。
老样子,有道Space X给出了一段结构化的文字解析。
它点明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主旨,然后逐句分析,最后精准地指出“愁”字在这里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友人造贬的同情,并引用了相关的典故来佐证。整个解析过程,引经据典,有理有据,水平不亚于一位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

(图源:雷科技摄制)
除了核心的AI答疑,有道Space X的“AI错题本”和“举一反三”功能也值得一提。
就像这样,所有问过的题都会自动存入错题本,并且AI会推送2-3道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巩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

(图源:雷科技摄制)
这个设计确实不错,我可以打个高分。
接下来,回到最基础的功能——扫描上。
这次有道Space X取消了滑盖设计,只要用笔头接触目标就会自动进入扫描模式,默认采用“一目十行”模式,也可以在扫词翻译里进行调整。
为了试试这个“宽笔头”好不好用,我特意用各种不同的速度和角度扫描试了试,发现有道SpaceX在扫描同时屏幕上会同步出现相应的句子,即便快速用笔划过纸面,扫描的结果也不会有很大出入。

(图源:雷科技摄制)
就像这样,快速录入一整个段落,基本上也不会出现错误。
不过握持这块,有一点值得吐槽,那就是电源键的位置,有道Space X的电源键位于机身右侧,在右撇子采取握笔的姿势时,大拇指的掌指关节高概率会压在电源键上,导致屏幕黑屏。
如果能把电源键做在设备顶部,体验应该能够更上一层楼。
至于底部误触的问题,实测只有两侧同时受到压力才会进入扫描模式,问题不大。
总结:AI时代的“教育硬件新物种”
以下是按照雷科技的惯例,对有道Space X AI答疑笔的评测总结:
优点:
- 独创的视频答疑;
- 硬件设计专注、纯粹;
- AI错题本+举一反三,构成学习闭环。
不足:
- 偶尔会出现视频生成失败的情况;
- 右撇子握持时存在误触现象。

(图源:有道)
如果说最初的词典笔,是一个专注的中英文互译工具;那么伴随着大模型能力的加持,有道Space X俨然已经进化成了一个随身携带的全科AI私教。
没错,它依然拥有业界顶级的扫描翻译能力,但它的核心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翻译”的范畴。结合了“子曰”教育大模型的它,在数理逻辑推理、复杂问题拆解、甚至文科知识的深度解读上,都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
我自认为阅品无数,但这样一款专注、极致,且真正能解决核心痛点的学习硬件,确实非常少有。
有道Space X没有去做那个不切实际的“硬件杀手”,而是选择成为学生书桌旁最安静、也最强大的学习伙伴。依我之见,在这种真实且高频的需求带动下,为学生群体打造的、专注解决问题的AI硬件,才真正拥有了存在的价值。
而这,或许才是AI硬件在当前阶段最正确的落地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