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本社同题文字稿)

张买江(右)在红旗渠干部学院向学员讲述当年修渠的情景(2025年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2025年3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游客在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参观(2023年4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大道(2025年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游客在红旗渠分水闸参观(2025年3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8:44:00
(配本社同题文字稿)
张买江(右)在红旗渠干部学院向学员讲述当年修渠的情景(2025年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2025年3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游客在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参观(2023年4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大道(2025年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游客在红旗渠分水闸参观(2025年3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自6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南昌赣江“两滩七湾”天然泳场,已在盛夏里度过了两周时光。这个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凭借独有的江滩风情、完备设施和亲水的特色,迅速跃升为南昌夏日最热门的消暑地,两周来人气高涨,源源不断的市民与游客涌向这里,为赣江岸边注入了蓬勃活力。江滩之上涌动盛夏活力7月5日16时许,
新重庆-重庆日报 特约摄影 邱洪斌2025年7月4日晚,酉阳县,游客在酉州古城游玩,乐享清凉。特约摄影 邱洪斌近日,酉阳县推出丰富多彩的暑假主题旅游线路,吸引不少游客和市民前来休闲度假,消暑纳凉,持续激发夏日文旅经济新活力。7月4日晚,酉阳县,游客在酉州古城游玩,乐享清凉。特约摄影 邱洪斌原稿点击:
绥芬河畔自驾营地。饭后小憩。□文/摄 本报记者 刘晓云在牡丹江东宁市绥芬河岸边的一道坝区域,自驾游客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支起色彩斑斓的帐篷,安营扎寨,将这里当作旅途中温馨的“临时小家”。许多游客还搬出自带的厨具,就地烹饪美食佳肴。随着锅铲翻动,阵阵香气四溢,袅袅炊烟缓缓升起,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互映衬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西宁6月29日电 (李隽)青海省水利厅29日发布消息称,该省“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工程子项目北干渠一期工程当日竣工验收,标志着青海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引大济湟历经29年建设实现全面竣工验收、整体投入运行。6月20日,航拍引大济湟北干渠一期工程的一座渡槽。(无人机照片 青
以水为“媒”打造“水经济”衍生消费新业态 夏日清凉激活经济新活力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江西南昌依托赣江优质水资源,打造了“两滩七湾”天然泳场,让市民游客在周末假期,有一个享受清凉的好去处。南昌市依托赣江岸线自然禀赋,科学布局了“两滩七湾”9处天然泳场,在这个夏季正式免费开放。在面积最大的龙沙湾泳场,这里沙滩岸线长达1100米,金色沙滩、清澈江水、创意打卡点和齐
好嗨!南昌掀起看“海”玩水热6月21日,在龙沙湾天然泳场,水面上人影绰绰,孩子们戴着泳镜、套着浮袖欢快泼水,岸边沙滩满是游玩的市民游客,色彩缤纷的遮阳伞下,人们或坐或躺,感受夏日的欢乐与惬意。洪观新闻记者 成奔 摄 南昌新闻网讯 6月21日,赣江“两滩七湾”天然泳场迎来了开放后的首个周末,25公里
当日,在2025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比赛中,中国队3比1战胜日本队。6月21日,中国队球员赛后向观众鞠躬感谢。 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6月21日,中国队球员庄宇珊(左)、吴梦洁(中)和张籽萱在比赛中庆祝。 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6月21日,中国队球员吴梦洁(上左)在比赛中进攻。 新华社记者 朱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