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说了几句心里话,按以前的那种状况看,我要关心流量,我早灰心泄气了,我就是不关心这个,才能够只做作品。”4月13日上午,“宝藏奶奶”蔡皋先生和记者谈到她在中央电视台12日晚上的《开讲啦》中的表现时,如是坦言。她的心里话,让观看了节目的观众都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主持人撒贝宁也现场开悟说必须还得“自恋一点”:"如果你太在意别人了,你就忘了自己了。你把自己活成了别人,你呢,你哪里去了?”
像孩子一样画画,像孩子一样生活,是绘本画家蔡皋先生一辈子追求的目标。蔡皋先生是中国绘本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人物,不仅获得了多个重要奖项,如BIB“金苹果”奖,还成为2024年国际安徒生插图奖的提名人。她的作品深厚而富有生命力,让人们意识到童真不是岁月的特权,而是心灵的选择。节目现场,回忆童年的时候,她一边讲,一边画,充满童趣的线条和天真的表情,让现场气氛都变得可可爱

现场支招观众:与流量解绑,专注自己要做的事情
节目中,一个曾经做自媒体的观众向蔡皋先生提问。这位认为蔡皋先生是“大器晚成”的观众,问蔡皋先生突然爆火、在各种媒体上有了很大的流量之后,有没有什么不习惯。蔡皋先生先是自嘲说自己是“科盲”,她现在连手机上的支付都需要女儿帮忙,因此她也没关注到流量什么的,接着她坦言:“我眼睛受不了太多信息的轰炸,那让我时间‘哗’就没有了,我舍不得。好像数银币一样,我还是要把时间一天天好好花,我就花在我现在能做的事情、我必须快一点做的事情上”。
蔡皋先生坦言,当女儿告诉她网上有了她的“粉丝”后,感到很高兴,但她最大的心愿还是大家把她的书真的读进去,她的很多想法都藏在书里面,对于流量的多少,她并不在意,自我价值和流量解绑使她更加专注于创作,画自己想画的东西,而不是为了流量去画画:“流量只会提醒我还有哪些与读者擦肩而过的地方,如果是我的问题,我愿意改,如果不是,那我的作品也愿意等待!”
向蔡皋先生提问的这个前自媒体博主,曾经一直把她的自我价值和流量挂钩,精心制作的作品未看到吸引预期的流量后,让她很怀疑自己,而蔡皋的这番话让她豁然开朗。蔡皋先生对待流量的态度,也引发了主持人撒贝宁的感慨:“我觉得可能做我们这样工作的人,你越期望别人的关注,你可能越要关注你自己。”

认为童年是一生的底色,养自己是一辈子的事
当节目聊到年轻人最近很火的“重新养自己”这一话题时,79岁的蔡皋先生分享了她独特的“自我养育”理念,“养自己是一辈子的事!”她说。
节目中,蔡皋先生讲述了自己的两件隐秘往事。她从小到大总是会莫名其妙胸闷,但去医院检查却什么问题都没有。有一天,她突然想起自己还是个小婴儿时,妈妈把她放在一个“冰铁桶”里洗澡,水没过了胸口,那种压迫感让她特别不舒服。她意识到,这种“童年阴影”一直跟着她长大,变成了后来的胸闷。找到原因后,她选择了坦然面对,她说:“我养自己的方法就是,先找到童年的心结,然后回去和它‘聊聊’,心结解开了,问题也就彻底解决了,我也不再害怕了。”
同样来自很小时候的记忆,是她记得有一天她妈妈带她去参加一个宴会,为了让她穿得好看一些,就给她穿一件小裙子。穿裙子的时候卡住了头,让她呼吸都很苦难,这让她对成年人的宴会有了阴影:“我不喜欢穿小鞋,不喜欢穿小衣,我不要好看。”这件事让她从小怕黑、怕压、喜欢光亮。
蔡皋先生认为生活中很多的心理上的“毛病”,都可以回望童年,去找到孩童时期留下的“心结”,再和当时的自己握手言和。
蔡皋先生与童年和解的方式,也成了她藏在绘本里的人生哲学。她的绘本里,常常将生活的一地鸡毛变成一团锦绣,将最靓丽的童年底色画给孩子,也画给每个大人。
潇湘晨报记者刘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