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第二十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向世界展示现代农业的无限可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4:28:00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作为“中国蔬菜之乡”的山东潍坊寿光市,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也是“寿光模式”的诞生地。眼下,寿光市正加速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在沃野田畴落地生根。在近日开幕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菜博会”)上,2600余个实地种植的国内外蔬菜品种、80多种先进种植模式、100多项新技术集体亮相,向世界展示着现代农业的无限可能。

“硬核擂台”展示农业“黑科技”

  当《齐民要术》的千年农耕智慧与元宇宙的火星农场相遇,一场跨越时空的农业科技盛宴正在上演。科技是寿光蔬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的菜博会早已超越了农产品展销的范畴,成为全球蔬菜科技的“孵化器”。

  “今年展会首次引入的‘打药、授粉、巡检、喷雾’多功能智能机器人,让田间管理进入了‘无人时代’。”菜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隋申利站在10号馆前,向参观者介绍着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变革,本届菜博会引入智能喷雾机器人、智能授粉机器人、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当下最先进的农业机器人,实现了管理作业的全流程自动化,打造出“数字农业样板间”。

航空育种作物展示

智能冷雾打药机器人

  在展馆内,携带冷雾机的机械狗、机器人引发众人围观。只见它们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作出前进、后退等各种动作,灵活程度令人啧啧称奇。芜湖快蟑螂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小华介绍,这款机器人主要用于打药,不仅能显著降低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还避免了因人工操作不当引发的药物浪费和喷施不均等问题,“传统打药方式1亩地需要300斤水,而机械狗、机器人只需要3斤,因为雾滴可以控制到10微米以下”。

  不远处,一棵“巨无霸”番茄树也吸引着游客目光。展馆负责人介绍,番茄树采用的是深液流栽培模式,培养箱中没有土壤,只有一汪清水,属于无土栽培技术的一种,“深”是指盛装营养液的种植槽和其中的营养液液层较深,“流”是指营养液是循环流动的。这种栽培模式不仅可以避免土传病害,还可以高效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营养、空气,充分发挥植物的生长潜力。“这棵番茄树冠幅面积150平方米、单株累计产量可达6000斤,且是无限生长的,一个架子上面只有一棵树。”该负责人说。

  在菜博会展馆逛逛,还能发现不少新奇的技术:中国科学院稀土补光技术令作物增产30%,智能授粉机器人将熊蜂授粉成本压缩至三分之一,AM自然循环微生物土壤修复技术使连作障碍发生率降低72%,智能物流栽培系统可节约80%的人力……“我们与中国农大、北京农林科学院等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形成了覆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寿光市副市长朱永红说。

“寿光模式”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

  会期从5天增加到40天,参展人数由首届的20万人次增加到近几届的200多万人次,累计实现贸易额2000多亿元……菜博会的“长红密码”何在?

  “在各类农业展会中,菜博会始终瞄准‘一个核心’——站在国际蔬菜科技水平的最前沿,通过引进示范推广,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成为引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成为推动我国蔬菜产业前行的强劲引擎。”寿光市市长赵天宝这样说。

  在这样的坚守中,寿光设施蔬菜产业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在2010年之前,蔬菜产业唱主角的是美国孟山都、以色列海泽拉、荷兰瑞克斯旺等国际农业巨头;2010年以后,无数的本土企业带着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登场亮相,逐渐引领展会潮流。

  以蔬菜种业为例,2010年前,寿光菜农每年购买种苗需约6亿元,其中近4亿元被国外公司拿走。如今,寿光坚持育种专业化,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成功落户12家国字号平台,自主研发蔬菜新品种达277个,种苗年繁育能力达18亿株,国产种子市场占有率由2010年时的54%提升到现在的70%以上。

  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管理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燕黎明自豪地说:“曾经,我们千方百计把国际一流企业引入菜博会。如今,通过每年菜博会上的展示示范,寿光已有近150家市场主体,将设施蔬菜园区建造管理运营技术卖到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寿光市把蔬菜标准研制作为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突出抓好标准制定这个重点,以集成改革创新填补蔬菜全产业链标准空白。2018年7月,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落户寿光,截至目前,已集成2369条相关标准,形成14大类182个品类的蔬菜标准数据库,编制完成37种蔬菜的54项生产技术规程,累计发布实施国家和行业标准12项、地方和团体标准100余项。

  截至目前,寿光市已向26个省份提供大棚蔬菜集成解决方案,推动蔬菜园区全链条标准加速向外输出,助推全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国新建大棚一半有“寿光元素”。今年以来,寿光本土企业山东利森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一直在新西兰建造温室,该项目预计8月交付。从2015年起,这家企业就启动了“一带一路”现代农业产业带计划,陆续在相关国家建设种植技术共享中心、农业合作中心等。10年下来,这家企业已经把寿光蔬菜园区模式推广至全球29个国家,建立了272个种植园区,让“寿光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

  “我们坚信,两国在农业特别是蔬菜种植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出席菜博会的白俄罗斯驻华大使切尔维亚科夫表示:“多年来,菜博会始终是农业科技与实践创新成果的展示高地,白俄罗斯期待学习中国在智能蔬菜种植、垂直农场等创新技术方面的经验,同时也愿意分享我国在马铃薯育种及气候适应性品种培育领域的成果。”

  “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寿光通过菜博会这一平台,不断推动蔬菜产业的科技进步与国际交流。”寿光市委书记李鹏表示,本届菜博会将充分发挥“中国蔬菜之乡”全产业链优势,全方位汇聚、展示、交流并推广国内外蔬菜产业及其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与新理念,助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

(高娇娣 朱继鑫)

相关文章
九洲集团:输配电行业获进入新景气周期

九洲集团:输配电行业获进入新景气周期

九洲集团(300040)9月8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于9月3日至9月5日在上海举行路演活动,国弘天下资本、西部证券和兴全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加了此次活动。九洲集团专注于智能配电网和网络能源领域,是领先的新型电力和能源基础设施提供商。目前,九洲集团已经构建起智能配电网、新能源以及综合能源

解码“小镇冠军” | 邹平好生街道:铝制家具产业重塑家居新生态

解码“小镇冠军” | 邹平好生街道:铝制家具产业重塑家居新生态

大众网记者 韩金枝 姜心源 滨州报道滨州作为铝产业核心集聚区,凭借完整的上下游配套和技术优势,正逐步成为全国铝加工领域的关键增长极。在邹平市,通过“铝代木”创新模式,传统家具产业升级为绿色智能的铝制家居产业集群。其中,好生街道凭借“江北家居制造第一镇”的产业基础,成为全国铝制家具的重要生产基地。铝制

吉林日报: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治理专委会年会在靖宇县举办

吉林日报: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治理专委会年会在靖宇县举办

八月的靖宇,群山披绿、万物勃发。8月30日,“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治理专委会第三届年会在此举办。会议由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治理专业委员会、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主办,白山市委宣传部、白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靖宇县、长白山“两山”理念研究院承办。年会以“绿色发展

焕新智慧家正当时!京东秋季家装节来袭 叠加国补至高立省50%

焕新智慧家正当时!京东秋季家装节来袭 叠加国补至高立省50%

8月28日晚8点,京东秋季家装节全面开启。京东携手恒洁、九牧、芝华仕、欧普、美的、海尔等大牌,带来了智能马桶、电子锁、沙发、实木床、智能浴霸等家居好物,以及冰箱、空调、电饭煲等实用大小家电。消费者只需打开京东APP搜索“家装节”即可直达活动会场,享受国补叠加多重补贴至高立省50%。作为每天高频使用的

扶风县法门镇:千亩花椒千重彩 “振兴椒”点亮幸福路

扶风县法门镇:千亩花椒千重彩 “振兴椒”点亮幸福路

近日,走进扶风县法门镇农林村千亩花椒种植示范基地,漫山遍野的花椒树郁郁葱葱,颗粒饱满、色泽鲜红的花椒缀满枝头,微风拂过,浓郁的麻香沁人心脾。一颗颗小小的红花椒,正成为带动一方发展的特色大产业。农林村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引导村民扩大种植规模,统一提供技术指

济南造“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4×100接力决赛获第三名!

济南造“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4×100接力决赛获第三名!

8月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迎来最后一天——决赛日!济南企业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打造的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在4x100接力决赛中获第三名。来源:天下泉城

宇树机器人概念,披露大消息!

宇树机器人概念,披露大消息!

近一周机构调研个股数量有110多只,中宠股份调研机构数最多。中宠股份有251家机构调研,其中包括52家基金公司、59家证券公司、61家私募、10家保险公司等。据透露,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32亿元,同比增长24.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3亿元,同比增长42.56%。

【潍坊寿光】爱心驿站送“清凉”

【潍坊寿光】爱心驿站送“清凉”

寿光融媒讯(记者 袁萍 实习生 朱晓彤)朋友圈转发点赞,越来越多的爱心商户和市民加入……连日来,寿光市多家商户自发设立专门“送清凉”的“爱心驿站”。这场“免费送清凉”爱心活动的接力延续,帮助越来越多的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享受到酷暑下的清凉。在这些“爱心驿站”,一个个温馨感人的送“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