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技种田、数据种田的寿光实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8:38:00    

眼下,正是春灌关键时期,寿光农业大户抢抓农时,依托现代化农业机械,让土地“喝饱”丰产水,为今年夏收打好基础。

近日,在位于侯镇的月宝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张月宝正在抢抓时机,对麦田进行拔节孕穗期的灌溉,与传统“大水漫灌”不同,他家的农田正通过水肥一体化、智能监测等科技手段实现“精准饮水”。

家庭农场负责人 张月宝:“我们利用水肥一体化以后,把肥料集中在根系生长旺盛的地方,减少肥料的使用量,增加肥料的利用率,节省成本,增加产量。”

张月宝告诉记者,这几年他种植着近2000亩地。以前大水漫灌式的浇水必须得全家上阵,费时费力;之后换了喷灌机,虽然省工了,但是20多天最多也就浇灌500亩,耗时长;现在用上了水肥一体化,只需提前设定好程序,即可实现自动灌溉、施肥,500亩地仅需10天便可完成,实现了“数据种田”。

家庭农场负责人 张月宝:“前期自己投资了一部分,后期高标准农田在这个地方进行了提升改造,已经达到了全部的智能化,完全解决了浇水费工、费时、费力的问题。”

今年小麦长势良好,背后正是“科技+天时”的双重保障,在小麦返青初期,一场及时雨雪有效缓解了干旱,改善了土壤墒情,这次拔节孕穗水则是小麦“长个儿”的关键。拨开绿油油的麦苗,张月宝随手拔起一株小麦告诉记者:这时候水肥供足了,穗粒数、千粒重才有保障。

家庭农场负责人 张月宝:“地里现在的分蘖量在100万以上,管理好了,45万的亩穗数是没有问题的。”

“过去春耕看天,现在春耕看数。”科技将“老把式”的经验变成了数据,让种地越来越有准头、越来越有奔头。在科技的加持下,接下来,种植户们也将重点围绕病虫害防控与植株调控展开精细化作业,为小麦丰产丰收打牢基础。

来源: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吴敬聚 张金坤 任杰

阅读 47

相关文章
残特奥会设智能辅具展示体验区,获运动员关注

残特奥会设智能辅具展示体验区,获运动员关注

Transparency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如火如荼进行中。在中海凯骊酒店一楼,设置了深圳市东部(龙岗)辅助器具智慧体验中心独立展示体验区域,重点展示了创维助听器、强脑科技智能仿生手、运动助力机器人、诺尔康人工耳蜗、AI健康镜、外骨骼机器人和各式智能轮椅等前沿科技辅具产

济南正探索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

济南正探索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

在7月2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围绕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闫立彬介绍,通过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租赁住房补贴、购房补贴等多元化形式,针对不同群体和住房需求,不断健全多样化保障体系。对低保、特困家庭、新市民、务工人员、

上海创新引擎动能澎湃

上海创新引擎动能澎湃

站在全球化浪潮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交汇点,上海正以“科技创新”为笔,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上海近年来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从人工智能到生物医药,从集成电路到绿色低碳,上海正以系统性政策支持和生动的创新实践,打造

斩获两项大奖 梧桐河农场“明星”大米热销

斩获两项大奖 梧桐河农场“明星”大米热销

精心管理的水稻田。 王艳摄□王艳 本报记者 刘畅近日,梧桐河农场大米凭借卓越的品质和良好的市场口碑,一举斩获“龙江名优好食品双佳品牌”“黑龙江最受消费者满意好食品奖”两项省级大奖。这不仅是对梧桐河大米品质的高度认可,更是梧桐河农场多年来坚守匠心、深耕品质的实力见证。盛夏六月,北大荒集团梧桐河农场的万

千里追耕·三夏时节丨战三夏保丰收 探索“中原粮仓”里的科技感

千里追耕·三夏时节丨战三夏保丰收 探索“中原粮仓”里的科技感

央广网郑州6月14日消息(记者 郝振青)“三夏”时节,中原大地麦浪翻滚,广袤田野上处处是紧张忙碌的丰收景象。在河南,各地运用科技助力夏收和夏播作业,让“中原粮仓”更具科技感。近日,随着安阳县47.56万亩小麦日渐成熟,各乡镇抢天时,快收、快打、快入仓,小麦收获已超九成。在安阳县瓦店乡王贵庄村,种粮大

这个暑假,织梦航天,探月启航

这个暑假,织梦航天,探月启航

炎炎夏日,漫长暑假有什么比探索“月球”奥秘更适合的呢?令人心驰神往的月球与人类相伴数十亿载一直以来都让人类充满好奇与向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科学纪录片《飞向月球》围绕月球探索历程,聚焦探月工程成就这个暑假,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华大学探索纤维材料、智能服装科技奥秘跟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探究

三夏进行时

三夏进行时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陈萌萌 通讯员 夏天 李素侠/文图时值三夏正忙时,走进夏邑县韩道口镇,风吹麦香,机器轰鸣,一派生机盎然。远处,韩道口镇的网格员身着红色马甲积极参与“三夏”助农行动,有的骑着电动车,带着小喇叭在宣传防火录音,有的在田地里帮群众收割小麦,有的在组织秸秆打捆机回收秸秆……班口村

记者走基层|小田并大田 粮食能增产

记者走基层|小田并大田 粮食能增产

5月23日,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牛进庄乡赵庄子村东,麦浪起伏,沙沙作响,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看着丰收在望的麦田,赵金东俯下身轻抚麦穗规划下一步工作:“这两天,再组织一次‘一喷三防’。”日前,赵庄子村村委会副主任赵桐(右)与该村“农业主管”赵金东共同查看小麦长势。 燕赵农村报记者 郭庆峰摄今年47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