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研究癌症53年,汤钊猷院士忠告:癌症属于身体内乱,不要轻易手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09:57:00    

“确诊癌症第一反应是什么?” 不少人攥着报告单,手心里全是汗,脱口而出的就是 “赶紧手术切掉!” 可现实却像一盆冷水 —— 有人术后肿瘤卷土重来,身体反而更差。癌症治疗真有这么简单吗?研究癌症 53 年的汤钊猷院士,抛出一个颠覆认知的观点:癌症不是外来侵略者,而是身体内部的 “失控内乱”,一刀切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打破认知:癌症不是 “外来敌人”

在大众印象里,癌细胞像突然闯入身体的 “坏家伙”,切掉就万事大吉。汤钊猷院士却把癌症比作公司内部的 “管理危机”:原本听话的细胞,因为长期熬夜、炎症刺激、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开始 “造反”。就像公司某个部门脱离管控疯狂扩张,单纯裁撤部门只是治标,背后的管理漏洞才是病根。

这种 “内乱” 理论颠覆传统认知:癌症不是局部问题,而是全身系统失衡的结果。就像一场大火,肿瘤只是可见的火苗,真正危险的是干燥易燃的环境。

为什么不能急着手术?三个 “致命” 原因

手术创伤反而激活癌细胞: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就像经历一场地震的城市。术后免疫力下降,身体进入应激状态,原本潜伏的癌细胞反而被唤醒。就像地震后治安混乱,小混混趁机闹事,这也是不少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

癌症早已 “暗度陈仓”:胰腺癌、肺癌这类 “沉默杀手”,确诊时癌细胞可能早已通过血液、淋巴扩散到全身。此时局部切除肿瘤,就像砍掉大树枝叶却留着根系,新芽迟早破土而出。

土壤比种子更关键:身体内环境才是癌细胞的 “温床”。如果熬夜、高糖饮食等坏习惯不改,即便切除肿瘤,新的癌细胞还会像野草般疯长。手术能解决 “果”,却治不了 “因”。

不手术,癌症怎么治?

汤钊猷院士并非反对手术,而是强调 **“该出手时才出手”。他提出的“带瘤生存”** 理念,颠覆了 “癌细胞必须赶尽杀绝” 的观念。

对于晚期肝癌患者,手术风险大、身体承受不住,不妨试试 “曲线救国”:用中医调理扶正固本,介入治疗精准打击,靶向药和免疫治疗双管齐下。就像一场持久战,不追求速战速决,而是让身体与癌细胞 “和平共处”。在他的团队里,不少肝癌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带瘤生存十年以上,活得有质量、有尊严。

不是所有癌症都 “凶神恶煞”

听到 “癌” 字别先慌!甲状腺乳头状癌、早期前列腺癌这类 “温和派”,发展缓慢如同蜗牛爬行。美国研究显示,超半数前列腺癌患者即便不治疗,也可能寿终正寝。过度治疗反而像 “大炮打蚊子”,伤害身体。

抗癌就像开车,得根据路况(癌种特性、身体状态)灵活换挡。盲目追求 “根治”,可能让身体先一步垮掉。

真正的抗癌,从 “改错” 开始

如果癌症是身体发出的 “求救信号”,那修复的关键在于 **“重建秩序”**。汤钊猷院士常说:“要让身体变成癌细胞讨厌的‘荒漠’。”

饮食 “调” 而非 “补”:术后大鱼大肉进补?癌细胞也跟着 “吃饱喝足”!试试清淡饮食:胡萝卜粥暖胃,清蒸鱼补充优质蛋白,绿叶蔬菜促进代谢。

每天 30 分钟 “抗癌散步”:清晨慢走不是为了锻炼,而是唤醒免疫系统。就像给沉睡的士兵吹响集结号,让自然杀伤细胞主动出击。

情绪也是 “抗癌良药”:焦虑、抑郁会给癌细胞 “递刀子”。每天晒晒太阳、和朋友聊聊天,让心情像春风拂过湖面般平静。

当患者老王听从建议,坚持慢走、调整饮食后,复查时肿瘤竟停止生长。这不是奇迹,而是身体恢复 “自控力” 的证明。癌症治疗没有标准答案,手术刀不是唯一武器。读懂身体的语言,从生活细节入手,或许比任何手术都更接近真正的治愈。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相关文章
1199元的有道Space X体验如何?好用实用的AI答疑工具

1199元的有道Space X体验如何?好用实用的AI答疑工具

在开创AI答疑品类半年后,网易有道很快就推出了迭代产品。8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POWERED BY 子曰”有道AI新品发布会上,网易有道一口气推出了有道AI答疑笔Space X以及音视频翻译平台,还展示了全面AI化的有道词典。对此雷科技也进行了详细报道,可全网搜索查看。过去几年,我们曾先后评测过

年轻人“猝死”有两个共同点,学会识别能救你一命

年轻人“猝死”有两个共同点,学会识别能救你一命

“哈萨克族歌手朴翔因心梗猝逝,年仅35岁”“中山大学副教授、健美运动员刘一阳疑似因心梗去世,年仅38岁”……近期,中青年人猝死的新闻频传,而猝死事件,尤其是心源性猝死在近些年呈显著年轻化趋势。这些身体看似健康的年轻人,为何会不幸猝死?《生命时报》综合多位专家观点,总结年轻人猝死的共同点,并给出合理预

3分钟锁定肺癌风险!广州和睦家医院落地90%准确率呼气早筛技术

3分钟锁定肺癌风险!广州和睦家医院落地90%准确率呼气早筛技术

在2025 广州医疗与健康产业博览会上,广州和睦家医院展示了一系列体检项目中的创新技术,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其中,肺癌早筛技术成为焦点,为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带来了早期防控的新希望。广州和睦家医院推出的体检项目 肺癌,作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双高的癌症,约75%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极大地增

深读|全省首批!中山开出首张公卫医师处方

深读|全省首批!中山开出首张公卫医师处方

“病情稳定,给你开了美阿沙坦,有不舒服及时反馈。”8月19日上午8时许,在中国医师节这一天,在中山市东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病随访诊室”,公共卫生主管医师蔡雄开出了全省首批、中山首张公卫医师处方。“以这样的形式庆祝医师节,让我意想不到!”蔡雄感到荣幸又忐忑,历经大半年体系化培训及考核,一周前,

融汇中西 守正创新 打造中西医结合骨病诊疗新高地 西安市第五医院骨科谱写诊疗新篇章

融汇中西 守正创新 打造中西医结合骨病诊疗新高地 西安市第五医院骨科谱写诊疗新篇章

在骨伤疾病与慢性疼痛困扰日益普遍的今天,西安市第五医院骨科以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与陕西省重点专科为基石,立足西北,放眼全国,将现代医学的精准微创技术与源远流长的中医智慧深度融合,构建起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不仅成为区域骨科领域的璀璨明星,更在破解复杂肌骨疾病难题的道路上,为无数患者点亮了希望之光。

一大学用录取通知书做小鸡炖蘑菇?学校回应:蘑菇菌丝制成的纸张

一大学用录取通知书做小鸡炖蘑菇?学校回应:蘑菇菌丝制成的纸张

老年日报2025-08-08 11:28:21有学生发帖称吉林农业大学推出可食用的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标注“采用我校菌物学李玉院士团队研发的新型菌物纸张制作”。学生将录取通知书用于制作“小鸡炖蘑菇”,引发网友热议。 8月1日,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录取通知书主体不可食用,仅附带的由蘑菇

十堰人医专家微创精准剥离“鹌鹑蛋”大高危间质瘤

十堰人医专家微创精准剥离“鹌鹑蛋”大高危间质瘤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郑桢桢 余华)近日,一场惊心动魄的“胃底保卫战”在十堰市人民医院上演。由消化内科3病区周春芳主任带领的专家团队,通过尖端的内镜微创技术,为56岁的刘女士(化名)成功摘除了一颗紧邻脾脏、随时可能恶变的“定时炸弹”——胃底巨大间质瘤。腹中“警报”拉响,内镜锁定“定时炸弹”

82岁老人抗癌记:新疗法为中晚期肝肿瘤患者重燃希望

82岁老人抗癌记:新疗法为中晚期肝肿瘤患者重燃希望

【来源:大河网】大河网讯病房里,82岁的王奶奶(化名)与家人有说有笑地办理出院,很难想象她刚刚经历了一场肿瘤复发的噩梦,而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新引进的一项肝脏肿瘤治疗新技术——钇90树脂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以下简称为“钇90治疗”)为她重燃生的希望。作为一位老病友,王奶奶经历了常规手术、射频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