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社区手艺人的服务手记(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5:33:00    

来源:人民日报

图①:蒋胜龙在检修电路。

本报记者 门杰伟摄

图②:马英英在裁旗袍布料。

施俊炜摄

图③:刘中华在换电动车前轮轴承。

本报记者 周 欢摄

缝补衣物、修理电路、维修电动车……家门口社区手艺人提供的服务看似不起眼,却是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记者近期在多地跟随社区手艺人走街入户,记录他们工作的点点滴滴,触摸修修补补中的匠心独具,认真感受这份炙热的民生温度。

——编者

吉林长春市南关区环城社区维修工蒋胜龙——

当好社区维修“多面手”

本报记者 门杰伟

深夜11时27分,吉林长春市南关区环城社区的一栋居民楼下,维修工人蒋胜龙停好摩托车,背起工具包,三步并作两步迈上台阶,敲响二楼住户的门。

“蒋师傅,烧水时家里突然跳闸,现在一片漆黑,您快给看看该咋整。”手电光扫过家中的插座、电器,蒋胜龙掀开配电箱,精准地将漏电保护器复位,住户家中重现光亮。

“没啥大事,热水壶插头换个新的就行。”蒋胜龙一边收拾着工具包,一边安慰着住户,“下次遇到跳闸别着急,随时打我电话!”

今年是蒋胜龙从事社区维修工作的第三十七个年头。在他的工具包里,测量电压电流的万用表,维修水管的扳手、钳子等工具塞得满满当当。“在社区里做维修工作,就得当好‘多面手’。”蒋胜龙说,“居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复杂多样,要想服务好各类需求,就得钻进去、沉下去,练好十八般武艺。”

经过年复一年的自学、训练、实践,蒋胜龙在维修方面的知识越来越全、手艺越来越精。社区居民也都认准了蒋胜龙的“金字招牌”,无论家里是漏水还是断电,“找蒋叔,准能行。”

现在,蒋胜龙还新增了线上“问诊”服务。居民拍摄视频传至维修群或者给他打视频电话,他能通过插座焦痕判断线路问题,听水阀异响锁定堵塞管道。

这些年,蒋胜龙腾出时间向年轻维修工传授经验。“过去修100次积累的好做法,现在要变成人人能用的标准模式。”蒋胜龙介绍,维修团队构建起快速响应机制,维修工人接到需求后5分钟即可到达现场,普通问题30分钟内解决,复杂问题4小时内解决,特殊复杂问题1天内形成解决方案,让居民的需求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上海奉贤区柘林镇海韵社区裁缝马英英——

一针一线中传承美丽

本报记者 曹玲娟

地处上海奉贤区柘林镇海韵馨苑,是一处整洁又不失烟火气的大型社区,马英英的裁缝店,就开在居民楼的底楼。

今年52岁的马英英,是个能干的女人。仗着18岁就开始在镇办服装厂工作10年的手艺,闲不下来的她退休后,在自家房子里开了这家社区裁缝店。

“我年轻时在服装厂,什么工序都干过,自家的房子,不用付房租,赚多赚少不要紧。我就是帮老人缝缝补补,做点棉毛衫,都是老人穿习惯的款式,外面蛮难找到的。”马英英说,“社区里的小店,靠的是实实在在的手艺和量体裁衣的个性化服务。现在顾客们越来越追求美了,店里的招牌产品已经进阶到旗袍。”

旗袍对制作手艺的要求高。马英英没有拜师,全靠自学。店里各式各样做工精良的旗袍,都是马英英的作品。

“做旗袍就是要精致。”马英英说,手艺人做事讲究一丝不苟,制作一件最简单的手工旗袍,从对花、粘衬到打刀眼、缝合,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我只能一件一件制作,速度有点慢,但品质有保证。”

小店虽小,市场很大。前段时间,马英英的小店又出了一个小爆款——被面旗袍。

被面旗袍,算是居民与马英英的共同创造。“过去被面是女孩子出嫁时的嫁妆,家家都有。那天顾客说起儿子要娶媳妇了,我们灵机一动,想到不如把被面拿来改成旗袍,第一件大红被面旗袍就这样诞生了,顾客穿着它出席了儿子的婚礼,可开心了。”马英英回忆。

马英英平时会把制衣过程拍成视频在网上发布,没想到,被面改成旗袍的视频火了。“来店里咨询的人变多了,甚至有外地的粉丝把被面快递给我,希望帮忙改成旗袍。”马英英说。

这份独属于社区小店的美丽与温暖,正在马英英的一针一线中传递下去。

江西南昌市西湖区电动车维修工刘中华——

老主顾们认准好手艺

本报记者周欢

“老刘,车半路‘罢工’,您快给看看!”早上8点,在江西南昌市西湖区桃花街道桃锦社区,居民张运茹推着一辆暗红色电动车径直走向“老刘电动车修理部”。

老刘侧着头仔细观察车轮。“轴承坏了,换个新的。”老刘用手指快速拨弄,动作熟稔,10分钟不到就让电动车“复工”。

今年60岁的老刘名叫刘中华,早在1995年就做起了自行车维修生意。这些年,骑电动车的人越来越多,老刘决心调整生意策略——修“大家伙”要大场地,老刘租了间小门面;自称“没什么文化”的他,又“硬着头皮”开始学电动车修理技术。

“刚开始,拿起电路板,两眼发直。”不过,老刘有股韧劲,“只要肯学,还有学不会的事?”老刘特意从废品站论斤买回来一堆旧电机,个个都被他拆得七零八落,“要研究就研究透!”

“后来,和修自行车一样,眼一看、手一摸,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在日复一日的琢磨、操练中,老刘的电动车修理技术不断提升。

问起为啥生意好,老刘就4个字——做好服务。“做好服务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另外,还要有个‘好心’。”

隔壁超市老板李海明就记得,有一次找老刘看轮胎,他发现只是轮毂有细微裂痕,坚持不收检测维修费。“附近居民都知道老刘,能拧螺丝绝不换零件,5块钱能修好的绝不收10块。”李海明说。

“最忙的时候,一天光找上门的顾客就有20多个。”老刘还记得,去年,有位回头客推着电动车从5公里外的八一广场来找他,老刘一阵诧异:“这么远,何必呢,就近找个地方修就是了。”听到顾客回话说“我只信你”,老刘心里热乎乎的。

随着年龄渐长,老刘试过关店“退休”,可是大伙儿都舍不得他走。“只要我还修得动,就继续干!”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3日第19版)

相关文章
“心安市南”扬帆起航 专业心理服务助力基层治理

“心安市南”扬帆起航 专业心理服务助力基层治理

青岛新闻网8月19日讯(记者 宋波鸿)今日上午,“心安市南”社会心理服务进基层项目启动仪式在云南路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隆重举行,项目将提供区级、街道级综治中心心理咨询服务,全区400心理服务热线,紧急事件应急处置等服务。本次活动标志着市南区在深化“暖治理”品牌、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上又迈出关键一

衡南县云集街道:“小走访+大N”绘就“开门教育”民生新图景

衡南县云集街道:“小走访+大N”绘就“开门教育”民生新图景

红网时刻新闻8月16日讯(通讯员 王丽裙)“现在换了新智能水表,手机点一点就能缴费,再不用跑老远的建设局大厅,真是太方便了!”近日,衡南县云集街道黄金社区建新安置区居民刘阿姨对着社区工作人员连连点赞。这里的暖心变化,是云集街道党工委以“开门教育”为指引,开展“小走访+大N”工作实效的生动写照。如今,

“红马甲”兜起万家事——绣惠街道绣城社区网格员的温度与担当

“红马甲”兜起万家事——绣惠街道绣城社区网格员的温度与担当

鲁网8月15日讯“‘网格员’?起初真不知道这‘网’是网啥的!”绣惠街道绣城社区的居民回忆道,“直到看见一群‘红马甲’在社区里忙前忙后,啥事都帮得上忙,才明白,这‘网’兜住的都是咱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在绣城社区,网格员们面对的是一幅特殊的图景:居民多为长者,不少人识字不多,刚从平房搬进楼房的他们,生活

记者手记|即墨解码:当“民声”成为城市治理的源代码

记者手记|即墨解码:当“民声”成为城市治理的源代码

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行走于即墨的小区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国家顶层设计的宏大叙事,终须在小区的毛细血管里奔涌。当中央将“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置于重要位置,当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牢牢兜住民生底线。”即墨社区里那些由党建引燃的“能人星光”,恰似一场呼应国家部署的生动实践。

叁才通成跨界布局新能源物流,西部首个智慧社区落子成都

叁才通成跨界布局新能源物流,西部首个智慧社区落子成都

7月26日,成都新津迎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由叁才通成集团联合海南恒众集团打造的星链智运·小猪物流生态社区正式投运。这一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龙头企业叁才通成成功迈出“数字赋能实体”的关键一步,实现了从数字科技到实体经济的战略跨越。在揭牌仪式现场,叁才通成集团董事长张李彬首次深

瓜州:老旧小区“改”出新生活

瓜州:老旧小区“改”出新生活

近日,瓜州县渊泉镇秀水小区居民李阿姨惊喜地发现,困扰多年的“空中飞线”消失了,新铺设的沥青路面平坦整洁,楼前还建起了小花园。这是瓜州县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瓜州县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民生工程的“头号任务”,累计完成117个小区改造,惠及3674户居民;2025年计划新开工24个小区,预计

2025年河南省"奔跑吧·少年"青少年社区体育定向挑战赛启幕

2025年河南省"奔跑吧·少年"青少年社区体育定向挑战赛启幕

顶端新闻记者 李沂伦7月20日,招商天地和苑社区广场化作青少年运动乐园,2025年河南省"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阳光体育系列活动--青少年社区体育定向挑战赛在此激情启幕。作为"体育进社区"主题活动的核心赛事,本次挑战赛以"健康第一、全民参与"为核心理念,通过"趣味竞技+亲子协作"的创新模式,为社区

家有这类老人的注意 国家给您发补贴了

家有这类老人的注意 国家给您发补贴了

民政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以消费补贴形式支持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将推动降低失能老年人照护支出压力,更好满足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