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光明时评】制造业稳中有进 再度显示韧性与潜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3:23:00    

来源:光明日报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增速较2024年加快0.9个百分点。高端装备、数字产品、绿色制造等领域均有不俗表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面亮点凸显。

总体来看,我国制造业“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态势巩固拓展,“好”的因素持续积累,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巨大潜力。继续稳扎稳打,持续创新求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也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劲信心与动能。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也是我们应对外部各种不确定性的底气所在。制造业越发达,实体经济水平就越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条铁律。近些年,我们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持续提高制造业水平,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中国服装品牌亮相全球时尚之都、“新三样”加速崛起强势领跑、中国占据世界“灯塔工厂”半壁江山……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有效发挥了“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也处于由大到强、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看环境,一些国家实行“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推动制造业回流,构建排他性产业链供应链,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打压遏制不断升级;看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逐步孕育发展;看差距,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在自主创新、产业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还有一些短板亟待补齐。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筑牢制造业这个“家底”,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抓好制造业,要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传统产业占制造业比重超过80%,是基本盘、“老家底”,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要沿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快推进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提高效率效益,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未来产业则代表着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关键。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在发展5G、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值得认真总结借鉴,前瞻布局一批新产业新赛道,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统筹推进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让更多技术含量高、品牌影响大的“中国制造”名片竞相涌现,加快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时代发展到今天,产业成长周期大幅拉长,也更加讲究深耕细作。从产业上来讲,一个地方从招引项目、培育产业,到形成产业链条集群、提升发展能级,需要一步步积累强化、接续努力。从创新上来说,一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从夯实基础研究到构建底层技术,再到成果商用转化,离不开从资源到制度的全方位支撑。再拿数字化进程来说,应用场景的成熟是一个复杂的探索过程,包括从创设到融入、从整合到赋能等多个环节,只有摸清不同产业特点、摸透差异化需求,持续实践改进,才能实现高效协同、降本增效。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比以往更多的定力和耐心,沉着冷静,保持专注,不断提升实力,如此必将打造出厚实的发展“底座”。

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制造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须集聚各类要素、凝聚各方力量。关键是,要营造一个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和产业生态。比如,科技创新往往是高风险与高投入并存,只有匹配相应的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给予应有的政策倾斜才能支撑前进。而众多初创企业也需要在完善的梯次培育机制扶持下,才能实现快速成长。而这一切,都需要坚持以改革为牵引,破除一切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藩篱,让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充分涌流,如此才能为各类制造业经营主体打开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只有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全力推进制造业向新向绿提质,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更多主动与未来。

作者:刘江宁(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相关文章
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4月16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合胜大鹅养殖合作社4万枚鹅蛋孵化出雏,在分拣、防疫、脱温后送到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家中。今年以来,集贤县以政策扶持、保险托底,结合品种定制饲养、鹅雏订单孵化、销售意向转定等定制模式,放大集贤大鹅产业品牌效应,完善大鹅养殖产业链条,推动大鹅养殖产业跨越式发展,带动农户增收

第二十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向世界展示现代农业的无限可能

第二十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向世界展示现代农业的无限可能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作为“中国蔬菜之乡”的山东潍坊寿光市,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也是“寿光模式”的诞生地。眼下,寿光市正加速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在沃野田畴落地生根。在近日开幕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菜博会”)上,2600余个实地种

【光明时评】制造业稳中有进 再度显示韧性与潜力

【光明时评】制造业稳中有进 再度显示韧性与潜力

来源:光明日报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增速较2024年加快0.9个百分点。高端装备、数字产品、绿色制造等领域均有不俗表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面亮点凸显。总体来看,我国制造业“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态势巩固拓展,“好”的因素持续积累,

广州科学城国际企业孵化器园区大党委揭牌成立

广州科学城国际企业孵化器园区大党委揭牌成立

近日,黄埔区联和街道党工委与广州产投集团下属科金集团共同成立中共广州科学城国际企业孵化器园区委员会(下称“园区大党委”),并启动园区大党委“智研”沙龙、政企联合调研等首批活动,全力打造全区“两新”党建新标杆。广州市国资委、黄埔区委、广州产投集团、联和街道党工委等相关领导及园区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近百

【粮食大事】粮食进口下降释放什么信号

【粮食大事】粮食进口下降释放什么信号

粮食进口减少有助于改善国内市场预期,增强贸易加工企业市场信心,推动国内粮价企稳回升,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增强我国粮食自给能力,牢牢把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根据海关最新数据,今年1月份至3月份,我国累计粮食进口量为2270万吨,同比减少40.8%。其中,除大米进口小幅增长外,小麦、玉米、大豆、高粱

机器人“特产街”的“深”版图

机器人“特产街”的“深”版图

提示信息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向具身智能转型的今天,深圳创新走廊“机器人谷”正上演着未来产业的现实图景——清晨,优必选“未来工厂”的机械臂已开始组装新一代Walker S人形机器人,隔壁的智平方AlphaBot正学习汽车线束装配。3公里外的一所高校内,工程师调试着第四代固态激光雷达;隔壁大楼里科研团

社零增速9.5%领跑全市 龙湾一季度经济“开门红”成色足

社零增速9.5%领跑全市 龙湾一季度经济“开门红”成色足

春潮涌动处,发展正当时。记者近日从龙湾区商务局了解到,2025年一季度龙湾以9.5%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名县市区第一,批发业更是创下39个月来最高增速,拉动全市增长3个百分点……在当前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龙湾以亮眼的数据强势开局,其背后消费与外贸两大引擎的协同发力尤为关键。消费引擎强劲驱动社

从“出圈”到“出海”:山东曹县汉服产业的新跨越

从“出圈”到“出海”:山东曹县汉服产业的新跨越

在山东曹县,汉服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当地政府和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文旅联动,持续推动汉服产业“出圈”,同时加快“出海”步伐,让蕴含中华文化的汉服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在曹县安蔡楼镇,山东花千约下纺织有限公司引进的6台提花机正高速运转,生产马面裙面料。新设备的引入,提升了当地高端汉服产品的自主供给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