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
在东风纳米襄阳工厂的总装车间里
刚刚下线的东风“纳米01”
即将发往全国以及海外市场
今年上半年
“纳米01”车型产量完成28000多辆
目前已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出口数量8900辆!
在东风纳米襄阳工厂车间记者看到,机械臂飞舞、AGV机器人游走有序。而工厂智能化、自动化的背后,则依托于三大数字化系统的统一调控。
这三大数字化系统包括:帆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零部件资源的多级预警拉动和可视化管理,以提前发现供应风险,今年成功实现上半年零缺件的终极目标;MOM系统,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实时监控,让每辆车的制造进度都清晰可见;正在开发的APS高级排程系统,未来将支持基于成本和交期的智能排产,进一步提升生产灵活性。

以双色车生产为例,因为其复杂的工序流程,过去调整生产订单需要大量人工协调和模糊决策。现在通过系统,可实时查看生产进度和过点信息,达到在过程中持续调整以满足生产交付和顺序的条件。未来APS系统上线后,将进一步实现智能自主的优化排产方案,使生产响应速度大幅提升,交付周期明显缩短。

在生产过程中,东风纳米襄阳工厂坚持绿色智能制造。光伏发电供能占比30%以上,其他绿色电力占比约10%;车间使用的电动移载车提升物流效率,减少人工误差;机器手臂的精准操作,保证了生产的一致性和高质量;涂装的VOC降解技术的应用,则有效降低了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一企一策”培育工作机制,精准服务东风纳米襄阳工厂发展所需,在政企双向奔赴下,主力产品“纳米01”成绩斐然。

据介绍,东风纳米襄阳工厂2023年1月成立,2024年12月,“纳米01”月销破万。今年上半年,“纳米01”车型产量28000多辆,目前已出口东南亚、南亚、欧洲、南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数量8900辆。

东风纳米的快速发展,仅仅是襄阳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它的背后是“政府有为”与“企业给力”的完美结合——政府用“真金白银”的支持、“精准高效”的服务,为企业搭建了“成长的舞台”;企业用“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益求精”的管理,在这个“舞台”上演绎了“精彩的故事”。

正如东风纳米的口号所说:“让汽车驱动梦想”,高新区的新能源产业,也在驱动着襄阳经济的“梦想”——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增强襄阳都市圈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汉江流域的协同发展。
内容来源/记者汪岩岩 明琼洁 井睿智 通讯员: 常慧、王晓宇、张瑞涵
编辑/赵文丽
校对/杨霞
审核/蔡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