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电信助力打造农业智慧新基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9:09:00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

(图片来源:摄图网)

(记者 陈晓晟)在安徽宿州,中国电信打造5G智慧灌溉系统,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利用,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在福建浦城,中国电信通过在高标准农田中广泛部署智能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了土壤墒情、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助力高标准农田;江苏南京栖霞区陈店村,中国电信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帮助开展农田规划,全力守护春耕生产……在国家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背景下,中国电信通过科技“智”撑,为农业搭建智慧新基建。

科技“加速度”赋能农业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政策加码,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赋能农业发展,智慧农业遍地开花。

政策方面,近年来,我国农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智慧农业行业发展与创新,《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等产业政策为智慧农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在技术方面,农业农村部已累计支持建设国家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分中心34个,初步建立智慧农业创新体系,作物表型高通量解析、土壤现场快速测量装备、大型农业通用型机器人化作业平台等多项技术取得突破。新增立项相关行业标准17项、发布实施6项,推动建立智慧农业技术装备检测中心。

放眼沃野,从大田到大棚,从种植到养殖,5G、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步让管理更智慧、生产更精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科技元素应用于田间地头,就能让智慧农业不断打开发展新空间。

夯实数字基建,搭建“高速路”

要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基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中国电信充分依托“云、网、边、端、安”一体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和运营服务体系优势,以全国数字乡村平台为底座,以视频监控、天翼云播、AI为核心产品抓手,通过聚合感知终端、信息化应用等多项能力,为农业生产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全力助推乡村振兴,踏上数字科技发展的快车道。

新疆疏附县是中国电信定点帮扶县。近年来,疏附县在中国电信的支持下实现了千兆光网、千兆5G、千兆WiFi的“三千兆”网络全覆盖,搭建了天翼数字乡村平台,快速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疏附县也从曾经的“深度贫困县”蜕变为远近闻名的“先进示范县”。走进疏附县的乡野村庄,带有中国电信标识的摄像头、天翼云播等云网设备随处可见,智慧党建、村务政务、便民服务、美丽乡村、积分银行等信息化应用和服务全面融入农民生产生活中。

2013年以来,中国电信累计在农村地区投入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1100亿元,在“三区三州”投入网络建设专项资金超115亿元,补贴普遍服务费用超16亿元,提前实现98%行政村覆盖光宽、98%行政村覆盖4G、98%贫困村通宽带“3个98%”的行业目标。

此外,中国电信视联网以天翼云为底座,发挥电信云计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优势,采用全云化分布式架构,使云资源和算力池分布到国内31个省(区、市),包含了超百种AI算法。目前,天翼视联全国一张网、一朵云、一个平台已经承载了超过5000万台视频监控设备,其中在农村市场服务用户超3000万户。

“智”造新产品,破解农业难题

如今广阔的田野里,无人机实现了农药的自动喷洒,水肥一体化实时监测农田情况,无人收割机纵横驰骋……越来越多的数字科技应用走进田间地头,智慧农业的“十八般武艺”在广阔田野上正大显身手。

中国电信充分利用自身在通信技术领域的优势,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出了一系列黑科技产品:无人机巡航,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大数据分析精准治理,每一项创新都让农业生产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重庆渝北区兴隆镇新寨村,中国电信依托物联网技术,并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创新赋能智慧种苗工厂智慧化管理、关键指标监测及全自动播种。工人只需在手机上轻点屏幕,滴灌、喷淋、施肥就能一键开启,温湿度、光照、水肥量自动控制,实现了各类蔬菜、花卉的全季栽培。

在湖南湘乡,依托中国电信网络优势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打造的智慧农业平台,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解决方案。通过田间的温湿度传感器和摄像头组建物联网,为农田装上了“神经网”;结合卫星遥感技术,在太空可以洞察农田的细微变化,精确计算种植面积,及时发现自然灾害;利用大数据分析和AI算法,为现代农业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在上海市奉贤区中国电信数字农场,机械臂正在将流水线上的秧苗一盘一盘运送到多层循环运动式育秧设备上。育秧工厂占地约2000平方米,八台设备单次育秧量可以覆盖500亩左右的稻田。通过在育秧工厂的智能化培育,秧苗长得壮实、利于移栽,为水稻种植按下加速键。

在广西灵山,中国电信通过AIoT设备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了一套高效的虫情监测体系,对果园害虫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能够自动识别10多种害虫种类,并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向农户发出预警,帮助农户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未来,中国电信将持续科技力量深耕田野绘新篇,助力传统春耕生产焕发出新的活力。

本文来自【通信信息报社】,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农业农村部:当前“菜篮子”产品供应数量充足、品种丰富,价格总体稳定

农业农村部:当前“菜篮子”产品供应数量充足、品种丰富,价格总体稳定

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一季度有关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现场。图/国新网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介绍,“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始终是老百姓关心关注的民生大事。当前“菜篮子”产品供应数量充足、品种丰富,价格总体稳定。据农业农村部的调度,

未央区:不遗余力推动产业升级再上新台阶

未央区:不遗余力推动产业升级再上新台阶

  4月初,未央区与西安理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从共办机器人创新创业大赛、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共育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共创西北机器人研发中心四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动力活力。未央区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机制改革,以机器人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为统领,夯实产业强区基础,坚

AI赋能高质量发展厦门交出新答卷 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名第10、产业规模336亿元……

AI赋能高质量发展厦门交出新答卷 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名第10、产业规模336亿元……

来源:台海网银华机械智慧工厂实现5G+自动化加工。国投智能凭借AI技术打造“美亚鉴真”系列应用,鉴别AI“换脸”诈骗。虚拟数字人和机器人“人社-小智”实现全天候、即时响应。台海网4月18日讯(导报记者 昌利君 陈婧琳 沈华玲 文/图)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名第10;全市共69个算法通过国家深度

省人大调研组来江华调研就业帮扶车间建设运营和发展情况

省人大调研组来江华调研就业帮扶车间建设运营和发展情况

今日永州讯(江华特约记者 朱婷 通讯员 刘朝善)4月15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委主任委员祁圣芳率调研组来江华调研就业帮扶车间建设运营和发展情况。省就业服务中心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严雄建,江华县委书记段贵建,市人大社会委主任委员、机关一级调研员邓洪,江华人大常委会主任伍继承,江华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中国电信助力打造农业智慧新基建

中国电信助力打造农业智慧新基建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图片来源:摄图网)(记者 陈晓晟)在安徽宿州,中国电信打造5G智慧灌溉系统,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利用,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在福建浦城,中国电信通过在高标准农田中广泛部署智能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了土壤墒情、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助力高标准农田;江苏南京栖霞区陈店村,中国电信利用无人

农家书屋水墨香 共享“悦”读好时光

农家书屋水墨香 共享“悦”读好时光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杨寅书香浸润乡土,阅读点亮童心。为迎接第30个“世界读书日”,充分发挥农家书屋文化阵地作用,2025年4月13日上午,舞阳街道双燕村党总支联合团支部、关工委组织小朋友们开展了“农家书屋水墨香 共享‘悦’读好时光”主题阅读活动,开启了一场充满童趣的文化之旅,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蓬勃

“两岸一家 春访太仓”:台胞台属、两岸家庭交流活动太仓行顺利举行

“两岸一家 春访太仓”:台胞台属、两岸家庭交流活动太仓行顺利举行

“两岸一家 春访太仓”台胞台属、两岸家庭交流活动。(中国台湾网发)中国台湾网4月15日讯 4月10日,苏州市台属联谊会、市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携手太仓台谊会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交流活动。此次活动以“两岸一家 春访太仓”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参观与深入座谈,进一步加深联系,共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融合发展

科技赋能示范引领白桥芸豆产业升级——河南红乐农业芸豆产业升级观摩会在商河白桥镇举行

科技赋能示范引领白桥芸豆产业升级——河南红乐农业芸豆产业升级观摩会在商河白桥镇举行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新建 杨文明4月12日,红乐农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在山东省商河县白桥镇举办以"白桥芸豆要兴旺,红乐农业来护航"主题观摩会,重点展示"血玲珑+谢宝莉"组合技术在芸豆种植中的创新应用。当地农业合作社代表、区域代理商以及种植户参会,现场见证生物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实践成果。活动通过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