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崆峒山位于甘肃平凉,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道源圣地”“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那么,为什么崆峒山被称为“西来第一山”呢?
崆峒山被誉为“西来第一山”,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历史文化地位以及古代文献与名人的评价。
从地理上看,崆峒山位于平凉,东瞰西安,西接兰州,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第一道屏障。古代商旅从长安出发,向西行进时,崆峒山是他们遇到的第一座巍峨高山,再往东便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因此它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标。
在军事上,崆峒山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宋代史籍记载:“高岭崆峒,山川险阻,雄视三关,控扼五原”,足见其战略价值。山上的“鸡头关”扼守“鸡头道”,早在西周时期就是周穆王征伐犬戎的战场,汉唐时期更是中原王朝与匈奴、吐蕃、西夏交锋的前线。
明代学者赵时春曾在游记中盛赞崆峒山“山川雄秀,甲于关塞”,并明确称其为“西来第一山”。这里的“西”不仅指地理上的陇山以西,更象征着华夏文明与西域的交汇。唐代诗人骆宾王途经此地时,也曾留下“关山崆峒丝路岔口”的诗句,印证了它在丝路贸易与文化传播中的枢纽地位。
由此看来,崆峒山凭借其“丝路要塞、军事雄关、文化名山”的三重身份,当之无愧地赢得了“西来第一山”的千年美誉。
这里峰峦雄峙,危崖耸立,林海浩瀚,烟笼雾锁,溪流清泉,如缥缈仙境,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崆峒山不仅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还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多项国字号头衔,堪称平凉康养旅游景区中的翘楚。
崆峒山横亘在陇东黄土高原的纵横沟壑中,如一股清流,用独特的翠绿打破了黄褐色的苍凉单调,丰富了人们的审美视觉,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
此外,崆峒山还是佛、道、儒三教并存的文化圣地,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山上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堪称中国古建筑和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底蕴,崆峒山都无愧于“西来第一山”的美誉,是甘肃乃至全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丨编辑丨王榕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