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潍坊市寒亭区河西学校首期国防特训班交出圆满答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1:08:00    

为增强少先队员的国防意识,锤炼意志品格,让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强军梦扎根队员心灵,培育坚韧品格与家国担当,4月17日下午,潍坊市寒亭区河西学校隆重举行第一期国防特训班结课汇报展示活动。

结课仪式上,参训队员们身着整齐划一的特训服装,精神抖擞、身姿挺拔,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汇报展示,展现了河西少年的风采。

队列展示环节,铿锵有力的队列行进、默契十足的团队协作演练。他们步伐坚定、动作整齐,转体、齐步走、跑步走等动作规范到位,充分展现了特训期间刻苦训练的成果。赢得了在场师生和家长们的阵阵掌声。

家长们纷纷表示,看到孩子们在特训中的成长和变化感到十分欣慰,这场震撼的队列展示,就是最好的成长答卷!感谢学校提供这样宝贵的机会。

挺拔的军姿见证蜕变,铿锵的步伐丈量成长。这场充满军人气质的队列盛宴,不仅展示了国防教育的育人成效,更让“令行禁止、团结协作”的军人作风深植队员们的心间。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河西学校的这些“小雏鹰”们将带着特训赋予的力量,在人生的道路上展翅高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文章
明天,合肥人请提前出门!

明天,合肥人请提前出门!

【来源:合肥发布】合肥人注意啦~~明天是9月1日星期一早上记得提前出门!因为明天是2025年秋季开学首日早晚高峰回归至“开学模式”明天出门的你将面临周一+早高峰+上学大队另外,据合肥市气象台最新预报未来7天我市多阵雨或雷雨天气最高气温30~34℃出门记得带把伞为确保广大师生 平安返校、有序出行合肥交

一年级萌新探秘校园 神龙小学迎新活动趣味浓

一年级萌新探秘校园 神龙小学迎新活动趣味浓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陈琛 邓晓慧)8月29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小学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小龙人”。该校精心策划的“快乐启航日”新生迎新活动暨家长培训会温情启幕,孩子们在趣味体验中解锁小学新身份,家长则通过专题培训深入了解学校的育人理念,实现了家校之间温暖的双向奔赴。清晨的校

就在万平口!演唱会激情开唱!

就在万平口!演唱会激情开唱!

更多新闻 尽在“东港发布”视频号8月28日晚日照万平口演艺广场灯光璀璨、人声鼎沸“光阴的故事” 2025日照拾光演唱会在这里激情开唱熟悉的旋律伴着夏夜微风流淌经典曲目轮番唱响将现场氛围一次次推向高潮从青涩岁月的青春记忆到历经时光沉淀的人生感悟音符串联起不同年代的共同情怀为到场的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场沉浸

2025年西宁市主城区小升初学区范围公布

2025年西宁市主城区小升初学区范围公布

【来源:西海都市报】8月15日,西宁市教育局公布2025年西宁市主城区小学升初中学区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的规定,西宁市主城区小学升初中学区范围划分遵循学校招生计划与学区内学龄人口数相一致的原则

延安大学:弘扬延安精神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延安大学:弘扬延安精神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延安大学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阵地,始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和实践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路径。近年来,延安大学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延安精神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师德师风教育模式,为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创新模式,构建师德师

遵义一地中小学体育场地免费开放!

遵义一地中小学体育场地免费开放!

还在愁没地方运动?好消息再强调一遍本月起正安县中小学体育场地持续免费开放家门口的运动场地随时等你来~ 开放范围正安县各级各类中小学,就近选择超便捷!⏰ 开放时段适用时间: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每日开放:原则上不少于6小时,早上开门不晚于6:30(具体以各校公示为准) 小贴士:若遇雨雪天气、学校有

学校上新

学校上新

来源:【银川新闻网】7月21日,俯瞰即将完工交付使用的金凤区第二十五小学。金凤区第二十五小学位于贺兰山中路以南、枕水巷以北、尹家渠街以西、泰康街东侧,规划36个教学班,可提供1620个学位。该项目现已进入收尾阶段,工人们正抓紧进行最后的清洁、设备调试等工作。学校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

西安市大明宫中学:以温暖之名育最好的自己

西安市大明宫中学:以温暖之名育最好的自己

在大明宫中学,教育是温暖的守候与唤醒。教师以真诚的温度,校长以温暖的符号,学校以家园的归属,共同践行“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理念,用心唤醒学子内心的真、善、美,谱写教育的动人篇章。教育视角:从知识到智慧的升华学校突破传统教学的边界,将“教学视角”升华为“教育视角”,走进学生生活与心灵,给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