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哪些病可以办慢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2 17:14:36    

可以办理慢保的病种包括以下几类:

心血管疾病:

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慢性心力衰竭等。

呼吸系统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哮喘等。

糖尿病:

包括1型和2型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

肾脏疾病:

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等。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消化系统疾病:

如肝硬化、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风湿性疾病: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神经系统疾病:

如帕金森病、癫痫、多发性硬化症等。

血液系统疾病: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

精神类疾病:

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此外,一些特定疾病如糖尿病且有合并症、肝硬化功能失代偿期、脑卒中后遗症、处于缓解期或巩固期精神分裂症等也被列为办理低保的慢病病种。

具体申请慢保的条件和流程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您咨询当地的医疗保险机构或民政部门,了解详细的政策规定和申请程序。

相关文章
年轻人“猝死”有两个共同点,学会识别能救你一命

年轻人“猝死”有两个共同点,学会识别能救你一命

“哈萨克族歌手朴翔因心梗猝逝,年仅35岁”“中山大学副教授、健美运动员刘一阳疑似因心梗去世,年仅38岁”……近期,中青年人猝死的新闻频传,而猝死事件,尤其是心源性猝死在近些年呈显著年轻化趋势。这些身体看似健康的年轻人,为何会不幸猝死?《生命时报》综合多位专家观点,总结年轻人猝死的共同点,并给出合理预

欧洲今年蚊媒疾病传播事件创纪录

欧洲今年蚊媒疾病传播事件创纪录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日发布报告说,欧洲今年发生的基孔肯雅热本土传播事件创有记录以来新高;截至13日,西尼罗病毒感染病例为三年来最高。该机构警告,气候变化或令蚊媒疾病传播成为“新常态”。欧洲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欧洲今年已发生27起基孔肯雅热本土传播事件,数量创新高。截至13日

歌手千百惠突发疾病去世,享年62岁

歌手千百惠突发疾病去世,享年62岁

8月20日晚,歌手黄安发出讣告,称女歌手千百惠去世,享年62岁。红星新闻记者从千百惠身边一名工作人员了解到,千百惠确实于19日在北京去世,至于去世原因,是“突发疾病”。黄安回忆称,他与千百惠相识47年,“我俩高中时就认识了。我与百惠是新竹同乡,当时她在黄包车西餐厅演唱,我去面试歌手,负责面试的就是百

以健康数据结合AI人工智能 开创精准健康管理—动态监测新纪元

以健康数据结合AI人工智能 开创精准健康管理—动态监测新纪元

iOmics Lifesciences、Withings及Be All Concepts宣布推出「精准健康管理–动态监测」方案,致力为香港人带来崭新的个性化健康管理体验,从「被动治疗」迈向「主动预防」,透过数据掌握自身健康风险,实现预防胜于治疗的现代医学理念。近年来,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等危疾

我国在重大疑难疾病领域探索中西医临床协作长效机制

我国在重大疑难疾病领域探索中西医临床协作长效机制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近日联合制定《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强调探索建立中西医临床协作长效机制,不断提升中西医结合诊疗能力和临床疗效。根据这一办法,项目牵头单位和协作单位应通过共建共享实验室、研究室等形式,围绕协作病种临床

过敏的“元凶”真的是免疫力不足吗?

过敏的“元凶”真的是免疫力不足吗?

在春暖花开的好时节,不少人却因为担心花粉过敏、感冒发烧而不敢出户踏青,并将其归咎于自身免疫力不足,认为增强免疫力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但过敏的“元凶”真的是免疫力不足吗?免疫力是越强越好吗?免疫系统“反应过度”惹的祸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皮肤和黏膜,阻挡外界病菌入侵;第二道是杀菌物质和吞噬

假期吃喝玩乐不停歇 避免“放纵式”过节当心中招“节日病”

假期吃喝玩乐不停歇 避免“放纵式”过节当心中招“节日病”

“五一”假期结束,想必不少朋友已经安全返程。节日期间密集的出行、聚餐让多地再现“人从众”场景,却也带来了一系列健康问题。5月5日,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中医师黄洋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近期急诊接诊的“节日病”呈现多样化趋势,感染性疾病、代谢急症及慢性病急性发作三类病症尤为突出。年轻人酒精中毒激增 老

想象“AI+健康管理”:监测血糖=一份个性化食谱?

想象“AI+健康管理”:监测血糖=一份个性化食谱?

AI浪潮席卷,正给千行百业带去着变化。当健康管理遇上AI技术,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以糖尿病为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监测是疾病管理的重要环节。过去,监控血糖的普遍做法是扎手指检测血液,一天要扎好几次不说,手指的疼痛也给患者带去极大的痛苦。”“现在我们有了更好的方法,把一些可穿戴设备贴在皮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