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展演、非遗体验、AI互动……今年“五一”假期,太行山旅游季火热来袭,长治市景区景点人气爆棚,文旅市场供需两旺、持续升温。围绕“壮美太行 久安长治”主题,全市各地不断丰富文旅供给,强化服务保障,推出主题多样、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假日经济活力释放,文旅市场呈现出全域联动、全景体验、全链条升级的繁荣景象。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长治市火热的“五一”文旅市场背后,涌动着文旅融合深入推进的鲜活实践,折射出全市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文旅大餐”异彩纷呈
5月1日,走进黎城县黄崖洞文化旅游区,“非遗好物·国潮焕新”系列主题活动异彩纷呈,上党落子戏曲选段、八音会吹奏、小花戏舞蹈等国家级非遗轮番上演,吸引游客们驻足观看。
“景区内还设置了体验项目,我们亲手制作了黎城剪纸、麦秆编织等手工艺,真正实现‘可观赏、可参与、可带走’的深度体验。”来自河北邯郸的游客李晓芳为景区活动点赞。
摊开“五一”假期出游热点地图,长治市文旅市场活力四射、多点开花,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游客慕名前来——
在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游客们或漫步山间小道登高赏景,或驻足瀑布前打卡拍照,处处人头攒动、欢声笑语;
在长子县紫云山景区,“千年国宝绽光彩 紫云盛装迎客来”主题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打卡古建;
在襄垣县仙堂山景区,汉服表演、萌宠互动与绝美山水风光巧妙结合,为游客打造了舒适、难忘的出行体验;
在上党区振兴小镇景区,机器狗踏着编程节拍起舞,传统民俗邂逅智能科技,以AI为特色的沉浸式文旅体验,开启亲子共学的智慧旅行。
……
为丰富旅游市场、推动文旅融合,长治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主题化引流,因地制宜推出异彩纷呈的“文旅大餐”,为游客打造节味浓郁、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全方位展示长治独特的自然风光、红色文化及生态旅游资源,让大家在旅游中感悟文化魅力、涵养文化自信。

场景升级激活消费
走进古城,穿上相配的汉服装饰;逛完景区,买上一份主题文创商品;预约门票,顺便预订特色餐饮……当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文旅消费更加向“美”而行。
围绕假日经济,长治市将周边旅游资源与商业场所融合发展,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消费平台,推动文旅经济,释放消费活力。
走进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潞州区首届“炎帝大集”暨老顶山文化旅游美食周火热开场,活动推出特色小吃、创意文创、非遗文化展等多元化项目,呈现出不同主题的文化节目,打造“文旅+”新型消费场景,进一步激活消费新动能。
“我们在现场品尝了潞城甩饼、壶关羊汤、长子炒饼等长治特色名吃,满足了舌尖上的味蕾。”以炎帝大集为依托、美食为媒介的文旅盛会,令游客陈燕大饱口福。
在城隍庙,独具风味的美食小吃,可观可学可品的非遗展品,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文旅市场呈现出一派热闹场景。“特色美食、非遗特产等融入夜市和景区后,更好地聚集了人流,升腾起浓浓烟火气。”参展商刘华说。
从文化艺术、非遗传承到吃喝玩乐,“五一”假期,文旅消费活力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得到充分释放,长治文旅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贴心服务畅玩无忧
“请您喝碗武乡的小米粥!”5月3日,在武乡县八路军文化园入口,志愿服务站的志愿者热情地为游客们递上免费的小米粥。同时,志愿服务站还提供免费饮水、爱心绿豆汤等,让八方游客充分感受到这片红色热土的独特魅力与蓬勃活力。
在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清凉的绿豆汤为游客驱散疲惫;文艺小分队互动演出,将欢声笑语融入峡谷清风;工作人员化身“欢乐使者”,从袖口变出五彩糖果,为旅程增添惊喜……
假日期间,长治市公安、交通、文旅等部门加强服务保障,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旅游保障体系。公安交警规范指挥成为景区外流动的风景线;派出所民警穿梭于各区域,常态化巡逻让游客时刻感受到“安全在身边”;景区工作人员、志愿者耐心引导游览秩序,普及安全知识与文明规范……
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项项精细的举措,一抹抹“警察蓝”“消防橙”“志愿红”,共同以贴心的服务织就景区服务保障网,让游客玩得更加开心、舒心。

优化服务保障,护航文旅发展。太行山旅游季启动以来,长治市紧扣“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持续完善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服务品质,优化运力调配,加大重点景区志愿服务工作力度,积极回应游客诉求,提供周到细致服务,进一步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
作为太行山旅游季启动后的首个“五一”假期,长治铆足劲头、借势发力,激发文旅消费潜能,持续优化功能服务,保障文旅市场安全繁荣有序,为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注入强劲动能。(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邢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