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好客山东“五一”数据出炉!200家景区迎客2561.6万人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6:34:00    

5月6日,记者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25年五一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561.6万人次,同比增长8.2%;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8.3%。

政策惠民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全省各级文旅部门持续发挥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后续效应,通过发放惠民消费券、景区门票减免促销、开通旅游直通车等推出一系列惠民政策举措,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有关金融机构、能源和文旅企业、线上OTA平台等,面向全国游客推出“好客山东”文旅优惠大礼包、“好客山东文旅信用卡”、“游油齐鲁卡”等,政银企多方联动激发市场活力。“好客山东·齐鲁1号”假日期间运送旅客万余人次,平均上座率200%以上,平均客座率80%以上。“票根”经济成为山东文旅“长消费”有力杠杆,潍坊风筝嘉年华演唱会门票,可享70家景区免票或半价优惠;聊城半程马拉松选手可凭号牌,半价或免票游该市20余家A级景区。东营“五一”期间推出乐游东营文旅卡,一卡畅享全域文旅资源,让市民游客解锁“景区自由”新体验。淄博马鞍山、梓潼山景区推出初中生以下学生免费入园;鲁山国家森林公园推出基础版、升级版、深度版不同版本优惠套票;沂源鲁山溶洞群风景区推出38元/人特惠年票。济南开通15条景区直通车线路,直达济南野生动物世界、灵岩寺灵岩大佛景区、莱芜房干景区、九如山瀑布群风景区等热门旅游目的地,让市民及游客免除假日停车难烦恼。

活动纷呈引领文旅消费新热点

全省各地深挖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推动本土节庆活动品牌化,激发文旅消费“热效应”。临沂沂水“红色沂蒙·青春野趣”露营节、沂南朱家林旅游区“柿子岭烧烤音乐节”、莒南石泉湖草原烧烤音乐节、罗庄宝泉胜境“露营嘉年华活动”,以音乐会为亮点,融合星空帐篷、亲子露营、烟花秀等元素,成为亲子游玩好去处。青岛城阳区举办第二十届青岛红岛蛤蜊节,推出“非遗焕新日”,在非遗美学市集展示红陶榼子、布老虎、渔网编织等非遗手作,接待游客近万人次。威海聚焦国潮与二次元体验,举办春日狂欢季、书香交响游园会、古风游园会、街头剧场等特色活动;结合春日主题,开展踏青赏花季、风筝艺术节、沙雕文化节、“追着樱花看大海”等主题活动;丰富沉浸式音乐体验,开展街角音乐会、露营音乐会,推出美食市集、网红打卡、礼品互动等新颖丰富的特色活动。

科技加持打造文旅消费新产品

全省各地将科技元素深度融入文旅项目,灯光秀、无人机、元宇宙等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齐鲁文化深厚与鲜活。泰安对《中华泰山·封禅大典》演艺项目进行升级改版,五一假期正式首演,通过剧本焕新、科技赋能、演员升级、舞美创新等,丰富泰山文化新元素,构建“时空穿越”沉浸式文化新体验。济宁曲阜市尼山圣境上演五一超级烟火秀、无人机秀、水幕光影秀,特色烟花与数百架无人机以夜空为幕,以绚烂的现代科技水幕光影演绎恢宏的历史画卷,为游客带来古今交融、声光立体的感官飨宴。潍坊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一天零一夜”精灵丛林艺术馆凭借声光影技术打造的虚实交织奇幻空间,以及“蔬菜长城”“雪域梵音”等独具匠心的农作物拼接展示和“蔬菜雕塑”,吸引着众多游客惊叹的目光。德州乐陵影视城推出的“一秒入戏”活动,开放《国色芳华》取景地“锦绣唐园”以及电影《唐探1900》取景地“唐人街主题园区”两个园区,通过近百场演艺、NPC互动等产品的植入,使广大游客置身片场,感受花灯璀璨、光影盛宴。

丰富供给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

全省各县(市、区)加大产品供给力度,创新文旅业态,“奔县游”成为今年五一新热点。聊城各县(市、区)结合各自资源优势,倾心打造了露营季、电音节、美食节等18项精彩纷呈的重点活动。东阿阿胶城、景阳冈酒文化旅游景区等各大景区,推出景区游览活动38项,涵盖露营赏花、戏曲快闪、古风巡游、趣味采摘、亲子游园、沉浸演出、美食盛宴、萌宠互动等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枣庄薛城区以“乐享薛城·音你精彩”为主题,策划“5·2吾爱枣庄音乐盛典”、枣庄双子星首届摇滚节、月下音乐季等大型主题活动22场次,推出精品旅游路线5条,串联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等12个网红打卡地;同步在恒太城、万达等商圈推出沉浸式实景演出,融合红色文化、非遗体验与夜间消费场景,形成全域文旅热点。滨州滨城区黄河楼假日期间举办非遗文化节,渔灯巡游以千盏渔火点亮黄河夜色,震撼人心的“黑神话悟空”主题灯展让游客沉浸神话世界,1600℃的非遗打铁花演绎炽热的浪漫。

文化赋能塑造文旅消费新优势

全省各级公共文化场馆结合实际延长开放时间,精心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展览和文化活动,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参与体验。烟台市博物馆年度力作《虫・逢——世界珍稀昆虫标本展》持续火热,入围全国100个热门展览,900余件珍稀标本配合趣味科普,吸引亲子家庭互动打卡。“嗨购山东”文旅大集淄博文化馆现场,成为全省各地旅游商品集中展销的新平台。日照市文化馆非遗购物市集、市图书馆2025齐鲁阅读季暨日照阅读节、市博物馆“文物色彩之谜”社教课活动、市美术馆“锦绣五莲”百米长卷暨郑元吉中国画作品展等活动,丰富了市民游客假日文化生活。菏泽市美术馆“与花传神—当代名家绘牡丹展”、巨野县博物馆“墨韵巨野·书香五一”活动,通过菏泽牡丹文化、乡土艺术等特色元素展示传统文化魅力。

深化服务满足文旅消费新体验

“好客山东”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供更多舒心暖心贴心举措,以服务增量拉动文旅消费流量。各地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参与交通引导、景区服务等工作护航假日文旅市场。济宁千余名志愿者进驻三孔景区、尼山圣境等40余个服务点位,为游客提供旅游引导、应急救援等暖心服务。多部门全面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举措,为入境游“添了把火”。日照刘家湾赶海园在海边滩涂抛洒3000斤蛤蜊,让游客轻松体验赶海乐趣。临沂兰山区组织5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免费开放内部1500个车位,有效缓解周边景区停车难问题。

(大众新闻记者 唐晓宁)

责任编辑:赵成玉

相关文章
东皋“沂”评丨“五一”临沂:当“网红城市”遇见劳动节,流量与温度的双向奔赴

东皋“沂”评丨“五一”临沂:当“网红城市”遇见劳动节,流量与温度的双向奔赴

这个“五一”,临沂彻底“出圈”了。从“红色沂蒙”到“时尚临沂”,这座曾以革命老区和商贸物流闻名的城市,如今凭借文旅融合的新姿态,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的旅游热门IP。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长尾效应”在假期持续释放,各大景区人头攒动,外地游客占比显著提升,甚至出现“#五一临沂来了一亿人吧”的网络热梗。但

贵州清镇:“五一”假日共接待游客86万人次

贵州清镇:“五一”假日共接待游客86万人次

假期第一天,杉杉奥莱人流量达5万人次,创下今年之最;四季贵州隆重回归,依然人潮涌动;位于站街镇小河村的星河碧波营地接待游客5000人;在政策东风+商家诚意的助推下,清镇汽车消费市场迎来一个小高峰。……四季贵州温泉度假区。陆劲松摄来自清镇市文旅部门的消息,据初步测算,5月1日-5日,清镇市共接待游客8

好客山东“五一”数据出炉!200家景区迎客2561.6万人次

好客山东“五一”数据出炉!200家景区迎客2561.6万人次

5月6日,记者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25年五一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561.6万人次,同比增长8.2%;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8.3%。政策惠民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全省各级文旅部门持续发挥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后续效应,通过发放惠民消费券、景区门票减免促销、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5月6日公布2025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假期中,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加强文旅融合和科技赋能,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

早安丨每天认识一件文物:铜指环

早安丨每天认识一件文物:铜指环

铜指环赫章可乐遗址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可乐乡,是一处战国至汉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220年)以夜郎文化为主的古墓葬和古遗址。出土文物涵盖战国至秦汉时期,总数达3100多件 。包括石器、铜器、陶器、钱币等 ,如干栏建筑模型、“同劳澡盘”、摇钱树、武阳传舍铁炉、铜柄铁剑等 。贵州出土的镶嵌型戒指

火爆收官!这个“五一”长治交出“现象级”文旅答卷

火爆收官!这个“五一”长治交出“现象级”文旅答卷

民俗展演、非遗体验、AI互动……今年“五一”假期,太行山旅游季火热来袭,长治市景区景点人气爆棚,文旅市场供需两旺、持续升温。围绕“壮美太行 久安长治”主题,全市各地不断丰富文旅供给,强化服务保障,推出主题多样、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假日经济活力释放,文旅市场呈现出全域联动、全景体

“五一”出游人气旺  文旅竞相展芳菲——招远“五一”假期文化旅游市场综述

“五一”出游人气旺 文旅竞相展芳菲——招远“五一”假期文化旅游市场综述

大众网记者 孙国宁 通讯员 孙鸽 烟台报道金都五月,风光无限。五月正是出游好时节,为营造“五一”假期安全有序的文化旅游市场环境,招远市文化和旅游局周密部署,全域统筹,强化市场执法监管,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创新多元消费场景,多端发力宣传预热,文化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运动休闲游、乡村游、亲子游、美食游等

“五一”假期北京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消费创历史新高

“五一”假期北京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消费创历史新高

“五一”假期北京旅游市场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5月5日,北京市文旅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北京文旅市场热度全面升温,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消费实现双增长,创历史新高,人均花费达到1171.4元,同比增长1.3%。同时,多项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来京开启“旅游+购物”的旅购模式,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