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几点睡、几点起、睡多久?超详细睡眠健康指南来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2 10:01:00    

3月20日是世界睡眠日

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功能

睡眠可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良好的睡眠对于维持生理功能

促进生长发育

提高认知和记忆力

有重要作用

近日

全国爱卫办发布

《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

什么样的睡眠是高质量睡眠?

怎么样才能睡个好觉?

一起来了解


几点入睡最合适?


适宜的睡眠时长是健康睡眠的基础。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睡眠时长的需求不同,且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10—13小时;中小学生8—10小时;成年人7—8小时;老年人6—7小时。规律的睡眠时间是健康睡眠的保障。成年人推荐晚上10—11点入睡,早晨6—7点起床;老年人推荐晚上10—11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


什么样的觉才是好觉?掌握三个标准


良好的睡眠质量是健康睡眠的关键。良好睡眠质量通常表现为:入睡时间在30分钟以内(6岁以下儿童在20分钟以内);夜间醒来的次数不超过3次,且醒来后能在20分钟内再次入睡;醒来后感到精神饱满、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长期睡眠不良有哪些危害?


睡眠不良是指睡眠时长不足或过长、睡眠质量下降或睡眠规律紊乱。其常见表现有睡眠时间减少或延长、不能按时入睡、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频繁醒来、眠浅梦多、白天嗜睡等。


长期睡眠不良会导致反应迟钝,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下降,学习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增加交通和生产安全风险;会导致情绪不稳,烦躁不安,严重者会诱发焦虑、抑郁等;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癌症等患病风险。


如经常出现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6岁以下超过20分钟)、睡眠中觉醒且醒后无法再次入睡、白天频繁打瞌睡犯困、夜间鼾声响亮伴有呼吸间歇、睡眠不规律、睡眠过程中出现梦游、遗尿等,提示可能患有睡眠障碍,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帮助。


想要晚上睡得香,这几件事做起来


一项研究显示,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延长寿命,男性的预期寿命延长4.7年,女性的预期寿命延长2.4年。这些生活小技巧,有助于身体早早进入既定睡眠模式中,让你睡得早、睡得好(亲测有效哟)。


1.床只用来睡觉,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如玩手机、看书。可以先在客厅活动,等累了再上床睡觉,这样有助于培养床和睡眠之间的条件反射。


2.早上起床的时间尽量规律,哪怕是周末,也不宜太晚起床。


3.努力改掉“晚睡强迫症”,熬夜前先想清楚,玩手机、聊天是否值得你付出早衰、变丑等代价。


4.白天增加日晒和体力活动,盖厚一点的被子(通常情况下,被子重量不要超过个人体重的10%,比如体重60公斤,最好选6公斤以下的被子),戴眼罩,卧室安静、窗帘遮光等都有助进入睡眠。尤其是一天中更多接触明亮的光线,可以帮助调节身体内置的生物钟,使夜间褪黑素浓度上升,让人入睡更早、更快,深度睡眠时间延长。


5.在下午2点前喝奶茶/咖啡。不少奶茶也有咖啡因,咖啡因在身体里的半衰期平均为4小时(敏感人群会更长),也就是说下午2点喝的咖啡,晚上7点仍有一半的咖啡因留在体内影响人的睡眠。


6.尽量在晚上10点之前入睡,睡眠推迟不宜成为常态。


7.睡前尽量让神经系统镇静下来,停止剧烈运动,做做拉伸,泡泡脚,停止“我睡不着”的焦虑感,放松才能入睡。


8.洗热水澡可以让体温发生变热再迅速下降的变化,这个过程模拟了晚上体温自然下降的过程,降低了身体的核心温度,有助于入睡。


9.平躺是最推荐的睡姿,特殊人群可以选择侧睡。平躺容易保持脊椎对齐并均匀分布体重,背部所有肌肉都是放松的,脖颈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对脊柱也没有任何外力挤压。仰睡也可以缓解鼻塞(垫高上背部,畅通呼吸道),对面部皮肤也有好处。


但平躺并不适合打呼噜很严重的人,因为重力作用,平躺的时候舌头会往后坠,更容易造成通气不畅,就更容易打呼噜了。另外对于孕妇,也更建议侧睡。侧睡能避免子宫压迫大静脉影响心脏泵血,还能改善心脏、胎儿、子宫和肾脏之间的血液流动。


睡前这些动作

也可以让睡眠变好

据生命时报报道,最近《英国医学杂志》子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提出了一个改善睡眠的有效方法:


在晚上进行碎片化、短时间的“轻量型”阻力训练——深蹲、提踵、提膝展髋,可以使当晚的睡眠时间延长近30分钟。


体重抗阻锻炼包括3个动作,无需器械,仅靠自身体重完成:


1、站立提膝展髋,站立时抬高一条腿的膝盖,把抬起的腿向外侧打开(右腿向右,左腿向左),然后收回来放下;


2、深蹲,模仿坐椅子的动作,但不要真的坐上去,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


3、提踵,即踮脚。


每个动作20秒,3个动作做完是1分钟,循环3轮,一次只需3分钟,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



研究人员表示,目前的主流观点不推荐在睡前进行高强度运动,因为运动引起的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可能导致睡眠变差。而体重抗阻锻炼简单易操作,强度低,时间短,却能改善睡眠,它们很容易成为普通人睡前锻炼的一部分,你甚至看着剧就能完成。


万一熬夜晚睡,3招降低伤害!


1.先睡一会


如果必须要熬夜、晚睡,可以试着在困了的时候先去睡一会儿,同时把闹钟定好,提前把⾃⼰叫起来。之所以这么操作,是因为在睡眠后半段,深睡眠⽐例逐渐减少,快速眼动睡眠逐渐增多,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醒来相对容易,而且醒来后相对舒适,醒来后更容易进入工作状态。


2.睡个午觉


晚上熬夜,⽩天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困倦。那么可以在午饭后补个⼩觉。不过,最好20分钟即可。中午如果睡得太多,容易影响晚上睡眠。


如果想在周末多睡一会儿,建议“少量多次”地补:早上多睡1小时(不超过2小时),中午再睡20分钟,晚上提前30分钟上床。这种⽅法可能会让节律保持在稳定的框架内,避免后期出现“越补觉越睡不好”的局⾯。


3.补充营养


睡眠不足可能会刺激食欲,而且更容易无法抵抗高热量垃圾食物的“诱惑”。所以,为了摆脱“熬—胖”的恶循环,熬夜后可以多吃一些更有营养的食物,比如富含蛋白质的鸡蛋和瘦肉,多吃蔬果。


来源:河南日报微信整理自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网、中新健康、丁香医生、健康时报、生命时报

相关文章
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 同比增长18.8%

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 同比增长18.8%

【大河财立方消息】6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同比增长18.8%。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0.8亿千瓦,同比增长56.9%;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3.1%。1~5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249小时,

《时令话健康》③丨夏至养生 活力一“夏”

《时令话健康》③丨夏至养生 活力一“夏”

日极阳至,蝉鸣物盛,阴阳始转养生时。6月21日,夏至伴着蝉鸣与热浪,悄然拉开盛夏的帷幕。这一阳气最盛却阴阳转折的节气,不仅带来了炽热的阳光,更蕴含着独特的养生智慧。为帮助公众科学应对夏季养生挑战,由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长城新媒体联合主办的《时令话健康》第三期特别节目火热上线。节目邀请到河北医科大学

健康学院9月启航

健康学院9月启航

【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_图片信息】连日来,湖州健康职业学院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收尾工作,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并迎来首批学子。该校规划占地533亩,总投资30亿元,将聚焦护理、智慧养老等大健康专业,计划5年内开设16个专业,并依托太湖健康城产业资源,打造“医养教”一体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

为什么尿毒症越来越多?医生指出:多半是4个习惯害的

为什么尿毒症越来越多?医生指出:多半是4个习惯害的

【来源:各界导报】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全世界尿毒症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已经从以往的50~60岁,逐步走向30~40岁,进而发展到11~20岁,其中2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数量还在增长。究其原因,主要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性病年轻化以及健康意识薄弱密切相关。深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王圳提醒,尤其是在我们生

杭州梅雨季生存指南:驱散“湿魔”,安度黄梅天

杭州梅雨季生存指南:驱散“湿魔”,安度黄梅天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范从娟 苏慧洁 记者 杨子宸湿漉漉的街道,玻璃上的水雾,晾不干的衣物,还有那挥之不去的黏腻感……杭州的梅雨季,像一个不请自来的访客,带着满身湿气,笼罩了整座城市。这不仅是生活的小烦恼,更是健康的一场“隐形考验”——湿气悄悄钻进骨缝,缠住脾胃,甚至为病菌搭起温床。王女士带着一脸疲

新增印尼!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增至55国

新增印尼!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增至55国

国家移民管理局今天发布公告,自2025年6月12日起,印度尼西亚公民可适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捷来华,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增至55国。目前,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英国等55国人员持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确定日期及座位的联程客票,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或地区,可从北京、上海等24个省(区、市

北大回应韦东奕健康问题

北大回应韦东奕健康问题

北大回应青年教师韦东奕健康问题 呼吁保护学者让其专心治学被网友称之为“韦神”的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韦东奕近日开通个人社交账号并发布一段介绍自己的短视频,引发网民关注。截至9日,韦东奕账号粉丝量已突破2300万。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9日向新华社记者表示,

北大回应韦东奕健康问题,呼吁保护学者让其专心治学

北大回应韦东奕健康问题,呼吁保护学者让其专心治学

被网友称之为“韦神”的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韦东奕近日开通个人社交账号并发布一段介绍自己的短视频,引发网民关注。截至9日,韦东奕账号粉丝量已突破2300万。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9日向新华社记者表示,希望和网友共同保护好学者专心治学的宁静环境,让韦东奕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