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延辉 祁道鹏 通讯员马继龙
“开放了!快来逛逛吧。”5月1日一大早,站在花团锦簇的郑州世纪公园入口,郑州市民靖增香打着视频电话,迫不及待地邀约亲友一起游玩。
“五一”小长假首日,经升级改造后的世纪公园以“城市绿肺”之姿重生,对外免费开放。

时光重塑,绿意新生。世纪公园北邻陇海铁路、南邻石化路、东邻中州大道,其前身是郑州市首个大型经营性主题乐园——世纪欢乐园,再往前倒,这里是建于1958年的郑州市园林场。在时间的轴线上,这片区域承载着郑州人独特的情感记忆。
在更迭与蝶变间,世纪公园竖起还绿于民的生态地标。据郑州市公园广场事务中心党委副书记李全红介绍,改造提升后的世纪公园总面积44.6万平方米,绿化用地31万平方米,绿化率达74%,配备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是郑州市区东南部面积最大的城市公园,也是集休闲、娱乐、运动、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全龄友好型开放性综合公园。

一开园就“出圈”。人们不约而同走进世纪公园,载歌载舞、尽情游乐、拍照打卡。园内建设了滨水书屋、儿童科普展示馆、服务驿站等多种公共服务建筑,并设置各类健身场地,以及“阳光草甸”“滨水广场”“儿童活动场”等满足不同年龄层需求的休闲场地。

“盼了好几年了,终于等来了。园子大,风景好,散散步、健健身,可得劲了,政府给咱老百姓办了大好事。”家住公园附近的张景云约了三四个好姐妹来了一场家门口的“沉浸游”。
既看景,又入景。既赏绿,又享绿。世纪公园不仅林荫环绕、满目葱郁,更以“空间缝补、文化延续、生态提升、活动多元、智慧创新”的“公园+”理念拓展城市公共空间的新可能。

“公园气质和城市气质适配度拉满!”沿着3000米长的智能健身步道转上一圈后,市民张豫平不由发出感叹。
郑州,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世纪公园外,陇海铁路线上,一列列火车奔流而过。世纪公园里,火车和铁轨元素充盈其间,“宋庆龄专列火车”经翻新修复,成为展示郑州铁路文化的展廊。
一处处文化景观也是一个个打卡站点。历史上,“楚河汉界”的所在地就在郑州。世纪公园智慧棋苑站设有各种棋盘、棋子,游客可以下棋乘凉,景观柱上刻印着宋代围棋著作《棋经十三篇》。
一棵棵六七十年树龄的古梨树虬枝盘旋、枝叶繁茂,见证着世纪公园的前世今生。公园内保留了原有的盆景园、樱花园、梨花园、月季花园等专类园区和标志性的“世纪大鼎”,唤醒郑州市民昔日记忆。

游在世纪公园,张豫平看到了多样景致,也享受到了“美的历程”。开园当天,三场文化展联袂上演。承载千年窑火文化,精品陶瓷展全景展现当代中原陶瓷艺术创新成果;由郑州市插花艺术大师李文玲领衔打造的插花盆景展,以竹筒陶罐为器,营造“方寸之间”的中式美学空间;儿童绘画展则通过跨国艺术对话激发少儿想象力、创造力。

“城市公园不仅是绿意空间,更应是文化空间。比如,插花盆景展,通过现代的插花形式,以新石器时代发现的代表性容器样态为载体,让更多人了解河南灿烂文化和时代新风。”李文玲坦言。
入此公园,解锁众多新体验。从园林场到世纪欢乐园,再到世纪公园,这个见证郑州发展历程的城市地标,以“记忆可触摸、运动更智慧、生态会呼吸”的新生姿态,铺展郑州城市更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画卷。
【附】图览公园

高空俯瞰公园全貌。王延辉摄

游客在智慧棋苑站休闲玩乐。王延辉摄

与火车合张影。王延辉摄

公园保留了标志性的“世纪大鼎”。王延辉摄

人们在古梨树下乘凉。王延辉摄

插花盆景展吸引游客观赏。王延辉摄

精品陶瓷展集中展现中原陶瓷艺术。王延辉摄

从世纪欢乐园到世纪公园的蝶变。宋亚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