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 >

什么都吃的中国人,为啥对肉多的河蚌难下嘴?它到底有虫还是有毒

2025-04-20 10:17:00

夏日的稻田边,70 岁的张大爷蹲在水渠旁,望着浑浊的水面出神。记忆中,三十多年前的夏天,这里的浅滩上总能看见巴掌大的河蚌半埋在泥沙里,孩子们光着脚踩上去,“咔嚓” 一声脆响,蚌壳便吐出一股清水。如今,曾经随处可见的河蚌早已踪迹难寻,只留下一代人关于 “河鲜” 的独特记忆。一、田间 “宝藏”:被误解的

提前到达!“国保”猛禽现身成都龙泉山

2025-03-18 23:03:00

“快看!草原雕!”顺着志愿者“笑笑爸”手中的望远镜方向一只翼展近两米的深褐色猛禽正借助上升气流盘旋攀升在龙泉山脉的上空展翅高飞草原雕 钟怡然 摄3月11日,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迁徙猛禽监测点迎来了今春的第一只“国保雕”——草原雕,不仅较往年监测的迁徙时间提前了1天,还成为首批过境雕,助力龙泉山迁徙

学习新语|“义务植树是全民行动”

2025-04-06 12:34:00

4月3日,首都北京春和景明、惠风和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丰台区永定河畔植树点。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13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总书记说,义务植树是全民行动,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植绿护绿,习近平总书记年年履行与春天的“绿色约定”,身体力行,带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再忙也要抽出时间,

上海长江半马:“好生态”与“好赛事”相融共生

2025-04-02 16:00:00

2025上海长江半程马拉松近日在崇明陈家镇自行车主题公园举办。赛事以“逐梦世界生态岛 保护长江母亲河”为主题,来自15个国家,超过5000名跑者展开角逐,用激情奔跑诠释生态与运动的共生之美。好空气,好风光,好成绩,一切刚刚好。三月末的崇明,春光旖旎,生意盎然。一大早,参赛人员就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起点。

向“潍”来·看未来媒体行丨绿满沂山映初心,高质量发展绘新卷

2025-04-20 15:25:00

巍巍沂山,层峦叠翠;生态画卷,绿意绵延。4月19日,“向‘潍’来·看未来”2025全国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行走进潍坊临朐沂山。来自全国近百家媒体的150余名记者登临“潍坊之巅”,探访这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如何以生态为底色、以文化为脉络、以创新为引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深圳举行第51次海葬活动,1150具骨灰回归大海

2025-03-18 21:54: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罗凯燕 通讯员 常曦文/文 罗凯燕/图2025年3月18日至21日,深圳市第51次海葬活动在大鹏湾海域举行。当天,共有1150具骨灰撒入大海。据悉,自1998年首次海葬以来,深圳已累计将41491具骨灰撒入大海,不仅节约了大量殡葬用地,也极大地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 本次活

春涌南阳丨山水生金满眼春——南阳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引领区走笔

2025-04-08 19:41:00

春日的丹江,鹭鸟翩跹、海鸥翱翔,水质监测员指尖跃动的数字,见证着江河脉动;小山村绽放的蜂糖李花香,凝结着绿色智慧……而远在伏牛山下的南召30万亩国储林,则是层峦叠翠,徜徉于花海的人群,书写着盛世华章;穿城而过的黄鸭河畔,两岸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勾勒着诗画长卷……这一幅幅动感十足的生态画卷,正是南阳大地

让“生态”走在创新前面

2025-04-02 19:53:00

4月2日,山东省科技创新推进会在济南召开,围绕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蛇年春节以来,中国科技成果的“井喷”,让科技创新的话题热度一直持续。“六小龙”何以出杭州?如何让现象级创新“横空出世”?怎样争当弄潮儿向涛头立?一系列讨论,与其说是对科技创新的关注,毋宁说是

肃南:以生态安全护航总体国家安全观

2025-04-21 10:0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肃南县是祁连山最大的资源主体,祁连山北麓75%的面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9.3%的面积、祁连山国家公园25.3%的面积在肃南县境内。作为生态安全的一线守护

2024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260.19万平方公里,减幅0.98%

2025-03-21 11:13:00

据水利部消息,开展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水土流失状况、反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近期,水利部组织完成了2024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结果显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260.19万平方公里,较2023年减少2.57万平方公里,减幅0.98%,中度及以上